深度分析|不读书不可怕,可怕的是读后的顿悟

现在的社会,很浮躁,能静下来读书的人已经不多了。

而能抽出时间读书的人,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追求顿悟的。

有些人之所以看书,是为了追求书中能让自己顿悟的观点,这是他们读书的动力。

顿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迅速地解释生活中令他们为之苦恼或者困惑的事情,当一本书刚好提到了与之相关的事情或者某些提及让他们联想到了这些苦恼,那种有如神助的感觉更是让他们觉得骄傲和自豪,甚至会觉得高人一等。

顿悟之人往往有什么特征,顿悟后,会觉得现实中的一切都可以归因,生活中的好多困惑都有了理性、逻辑缜密的阶段。

想想看,那些人看完一本关于家庭和父母的书,自己的一切缺点都可以归因给父母;看了一本恋爱的书,恋爱中的所有过错都是来源于对方;看了一本心灵鸡汤,感觉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可现实是,无论多么简单的问题,无论多小的事情归因,都不是一本书能解决的,更不是一个观点可以解决的。一本书,一个观点,往往都是有单向偏颇性的,也就说是点不是面,是单纯阐述,不是批判性论证。

真正的读书,得是个细活儿、慢活儿。

比如说,研究性学,弗洛伊德和金赛两种学说,两种研究方法,甚至许多观点相悖,那谁更胜一筹?当然都不。二者都是历史留名的心理学大师、性学大师,他们的观点都有对有错,需要历史和世人的试验性验证,而不是谁是绝对的理论主导者。

往往顿悟者只会二者选其一,并自信地认为这就是性学和心理学的全部,这不是可悲这是什么?

关于顿悟,我认为,二十岁之前没怎么读过书的人,在二十岁之后开始读书,70%的人要经历“频繁顿悟”阶段,因为他们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而这些阅历在之前的人生中并未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当他们看到一些书上写的,会觉得,哦,原来是这样。

(其实我个人就是这样,只不过现在开始慢慢步入了追求批判性的阶段,写这篇文章很想也给之前自己一个定义,给之后的自己一个警示)

而这70%的人至少有一半会永远停留在“频繁顿悟”的阶段,也就是说,他们其实在一直都在一知半解,却以为自己明白了这个世界,用几本书就将自己的曾经做好了归因。

而剩下的一半初期顿悟者,会读更多的书,不满于之前的观点或想了解更多,通过更多辩证的书中获取更多的复杂多变的观点,从而和之前使其顿悟的观点形成对冲,进而不断完善个人的归因机制,更系统,更批判,也更精准。

这才是读书的正确食用方法。

浮躁和焦虑的人。这些人读书是为了寻找答案的,而且往往为了寻找一个确定的、唯一的答案。他们不需要论证,只需要一个观点,只需要一个理论,你们需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之前读书少的人。这一点我在上面已经论证过了,不做过多解释。

喜欢喝心灵鸡汤的人。我认为,心灵鸡汤是这个社会上最广泛的顿悟来源。一个人不可能靠心灵鸡汤成长到最后的,绝大多数心灵鸡汤没有理论支撑,凭空想象出来的软文罢了。而奇怪的是,很多心灵鸡汤甚至被视为圭臬,知乎的心灵鸡汤收藏、点赞很多很多很多。我有时候在想,是不是心灵鸡汤把我们搞浮躁的?

因为懒,懒得动脑子去想,大道至简,什么样的问题最简单?当然是有唯一固定答案的,背过就能考高分。

我们为什么懒,我们本质就是懒的吗?虽然我承认懒惰是人的本性,但是我还是愿意把本质归因给已经被批判无数遍的学校教育。我认为中国的教育最大的缺失在于,对于一道题目,唯一的、固定的答案太多了。

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这道题应该这样做,实在不明白背过就行了。所以,在我们思维中,认为所有题目都有答案,而有固定答案的是最简单的。所以上了大学,老师们还是很迎合学生们的需求,给大家划重点备考。所以,直到大学毕业,我们都活在唯一答案的世界,似乎所有都可以归因到唯一的正确答案或原因上面。(如果有机会,建议体验一下国外的教育模式,不一样的模式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因此,搭建批判性思维模式,是现在教育的当务之急,但不得不说现在中国的家长都被“高考决定一生”的思维判断过分影响了。

这也可以反映出来,家长们不去论证给孩子报补习班的优缺点,因为他们也懒,跟别人一样是他们所追求的唯一固定的答案。

别以为拼命挣钱给孩子报补习班就是正确的,真正令人信服的做法是仔细论证补习班的优缺点,从而做出个性化决断才是对孩子、对家庭最好的选择。

所以,国家叫停教育培训是绝对正确的壮举,无论关注点是不是在批判性思维上面。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我的理解是,有强弱,无对错。拿读书举例子,我认为书中所有的观点我们都应该想一想:”它真的合理吗?“无论它看起来多合理,无论多少人表示他是对的,我们都应该对”对和错“有严谨的态度。

其次,合理性的强弱之分是辩证的关键所在。每一个观点,我们都要论证其正确和错误部分所占比例,比方说一个观点可能前提是对的、理论是对的,但是结果是错的。多比较合理性的强弱,就能多一分批判性思维。

有些人会觉得麻烦,不就是看个书,用得着这样吗?我觉得没必要时时刻刻这样,但是那些对你有极大影响的观点,理应这样。个人对重量级观点的对待方式,甚至会影响人生历程,不可忽视。

上面数次提到归因,因为文章本来想以归因理论(属于社会心理学中认知理论范畴,定义是:在日常的社会交往中,人们为了有效地控制和适应环境,往往对发生于周围环境中的各种社会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做出一定的解释)作为基础进行分析,但后来我发现调节定向理论(REGULAR FOCUS THEORY)似乎更有指导性和启迪性。

针对上面的分析,归因理论可以告诉我们为什么会顿悟,因为人性要求我们时时刻刻在做事实归因,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所有接触到的东西,经过思维的加工,很多都变成了我们的经验,而经验就是对过去的自己的和他人的事情,进行原因分析,并指导个体未来要怎么做或者不要怎么做。

所以说,归因的特性导致了我们在读书中也会去寻找原因,而找到了原因就会触发顿悟。

关于调节定向理论,可以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调节定向就是个体在实现目标的自我调节过程中表现出特定的方式和倾向。

其中对调节定向分为促进定向和预防定向,促进定向往往是出于提高需要,也就是说,为了提升自我愿意承担风险;而预防定向则是出于安全需要,无论提高与否,安全是第一位的。

此处可以衍生到消费者心理学领域,具有促进定向的人,往往更愿意在第一时间尝试新产品(比如最新款手机、刚上映的电影等),往往能够少有人选择的产品,甚至能够接受产品带来的不好的体验;而预防定向的人,则更关注他人的反馈,只愿意购买好评多的产品,不会买新产品,会等到有反馈的时候再去购买,这样能让他们买得安心,将产品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研究发现,中国人大多为预防定向的消费者。

在读书中,国人的倾向和购物的倾向也是一致的。追求唯一观点,追求迅速的顿悟,本身就是一种风险规避的方式,这种方式规避了更多的选择和投入更多的时间的风险,愿意接受一家之言和心灵鸡汤,本质上是出于安全考虑。

而那些愿意沉下心来多比较,多研究,多批判的人,则是更有个性的群体,他们可以接受一本书无意义,也可以接受新书或者没人去读的书,不愿意随波逐流,为了自我提升愿意舍弃一些东西,比如买书的钱,找书、读书和思考的时间等。

至少在读书领域,还是要做一个促进定向的人,不然只追求顿悟仅仅是逞一时之快而已。

培养批判性思维是一生的事情。你现在可以想想,我的这篇文章的观点也不一定对,哪里有逻辑漏洞呢?该怎么弥补漏洞呢?

批判和认可并存是接受教育(读文章、读书、看报、听讲座、上课等等一切输入相关的行为)的关键所在。只认可无批判,真是可怕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