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气候特点及成因的简答题考点,2019高考生必看!(二)

今天,编辑给大家介绍了高考的地理气候特点和原因。参加2019年高考的考生一定要看!简单问题的一般分数较高,以下是给出的常见问题和标准答案,请同学们收集,背诵哦!
 

四十五。澳大利亚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地处热带,冬季受东南贸易风带控制,炎热干燥,夏季降水较多,中纬度受西风影响。

四十六。澳大利亚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5 oS~35 oS大流域东风坡受海陆热性质的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降水较多,冬季为西北季风,降水较少。太平洋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温度升高、增湿和降水增加。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形成。

47.澳大利亚东南部温带海洋气候的成因?

地处中纬度地区,全年都受西风的影响,受海洋的影响,全年都是温和湿润的。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位于亚热带流域逆风坡上,热带雨林气候常年高雨。澳大利亚中西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南退线贯穿大陆中部,中西部地区为平原、高原地形,西岸存在冷流,决定了中西部地区为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四十八。澳大利亚西南部地中海气候的成因?

它位于30°S以南的大陆西海岸,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四十九。澳大利亚南方回归线东西两侧气候差异的原因?

西:受西澳大利亚热带高压和冷流的影响,降水稀少。东部:受季风、东南风和澳大利亚东部暖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五十。为什么欧亚冷带和北美的针叶林纬度西部高,东部低?

西部:受强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气候带北分布;东部:受季风影响,冬季极地大陆空气质量影响,温度低,气候带分布南。

51 . 古巴热带草原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古巴岛年降水量约为1000×1500 mm。(东部和北部受东北风影响,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和南部为背风区,降水较少热带草原气候)。

五十二。墨西哥大草原形成的原因?

墨西哥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常年受亚热带高压和贸易风带控制,局部地形高原,地形高。来自东太平洋沿岸的墨西哥湾暖流的温湿度很难进入内陆影响墨西哥。结果,大草原形成了。

五十三。为什么欧亚大陆和北美的亚寒区针叶树的纬度高,而在东方是低的?

西部:受强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气候带北分布;东部:受季风影响,冬季极地大陆空气质量影响,温度低,气候带分布南。

54 . 古巴热带草原形成的原因?

古巴岛年降水量约为1000×1500 mm。(东部和北部受东北风影响,降水较多,为热带雨林气候,西部和南部为背风区,降水较少热带草原气候)。

墨西哥形成大草原的原因?

墨西哥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常年受亚热带高压和贸易风带控制,局部地形高原,地形高。东太平洋沿岸墨西哥湾暖流的温湿度很难进入内陆影响墨西哥。结果,大草原形成了。

56.墨西哥南部热带雨林的成因是什么?

墨西哥南部位于热带,受东北风的控制,通过海洋,带来大量降水,东部受强圭亚那暖流的影响,雨量充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五十七。南美北部大草原形成的原因?

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受赤道低压控制,形成雨季。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受东北贸易风带控制,高原地形难以进入,形成干旱、雨季明显的热带稀树气候。

五十八。南美洲西海岸赤道以北的热带雨林气候和南方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主要结果如下:(1)南美洲西海岸赤道以北全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上升气流占优势,降水充沛,加上沿岸赤道逆流的影响,增温增湿,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2) 赤道以南受秘鲁寒流影响,冬季降水较少,夏季赤道低压带南移较多,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五十九。南美洲南部温带大陆气候的成因?(北方和南方的不同原因)

安第斯山脉南部大陆性气候的成因:位于安第斯山脉的背风斜坡上,山脉阻挡了西风带水汽的进入。这里的西风是近岸风,而且相对干燥。东部沿海地区为冷流,水汽含量低。

北段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大陆面积小,海陆差异小,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形成温带大陆气候。

巴塔哥尼亚沙漠成因:中纬度潮湿的西风被安第斯山脉阻挡,使背风坡区出现燃烧风效应,降水稀少,形成了一个离海很近的温带沙漠地区。

六十。为什么南半球没有针叶林?

在这个自然地带,南半球没有大陆。

六十一。为什么南极洲比北冰洋还要冷?

南极洲位于南极洲的寒冷地带,是最高的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南极洲表面覆盖着冰雪,反射率大,太阳辐射小。北冰洋是一个热容量大的海洋,所以南极洲比北冰洋冷。

六十二。为什么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不是赤道,而是撒哈拉沙漠,北纬20度,北纬30度?

赤道地区虽然地处热带,终年高温,但终年受赤道低压的影响,云层厚度大,降水丰富,对太阳辐射有很强的减弱作用。撒哈拉沙漠位于热带,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降水普遍,天气晴朗,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较弱,温度高于赤道地区。

六十三。印度Kira Pengqi大降水的原因是什么?

Kapenzie之所以成为这里的雨极,是因为东、西、北都有高山屏障,特别是在喜马拉雅山北部,阻止了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的潮湿空气,迫使充满水汽的气流上升并凝结成大量的地形雨。基拉蓬子位于该地区卡西山脉的南坡,海拔1313米,东、西两面都有山脉,南面只向孟加拉湾开放,地形就像一个漏斗状的山谷,夏季季风倾泻到南部,在山坡上形成一场倾盆大雨。

64.为什么温带海洋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

主要结果如下:(1)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并受沿岸北大西洋暖流的强烈影响。

(2)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轮廓破碎,半岛多,暖湿气流可深入欧洲内陆,使温带海洋气候分布更加广泛。

六十五。非洲干旱地区广泛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原因是非洲大陆北部宽,南部窄,通过回归线的面积特别大。北非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受干热带大陆气团的影响。来自亚洲大陆的干燥的东北风,靠近西亚,加剧了北非气候的干燥和炎热。南非高原广大地区受到高压的控制。虽然在夏季印度洋东南风的影响下,高原东南缘降水较多,但高原内雨阴降水较少,形成了喀拉哈里沙漠。在同一纬度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受本格拉冷流的影响,降水稀少且多雾。非洲海岸线平坦,缺乏内陆海湾,受海洋影响较小,这也是非洲干旱地区广泛存在的原因。

66.中国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1)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中国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凉爽的地区,夏季,除沙漠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是同纬度地区最温暖的地区。因此,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都比世界差。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也很大。这些结果表明,我国季风温度具有明显的大陆特征。

(2)在同一时期的雨和热:夏季,除高原和高山外,中国南北气温一般较高,温度高于世界许多地区的温度。夏季,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巨大差异,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在同一时期具有更多的降水和降水和热。

(3)气候复杂多样:我国不仅有多种温带,而且还有各种干湿地带。另外,我国地形迥异,地形多样,增加了我国复杂的气候多样性。

六十七。东北和华北春季干旱的成因?

春季气温开始升高,地温上升,蒸发量旺盛,但雨季尚未到来。

六十八。东北地区气候特征及成因?

(1)冬季冷长,夏季暖、湿、短,降水适中,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2)理由:在纬度位置的影响下,冬季半年的纬度较高,白天较短,夜间较长,获得的热量较少。

靠近冬季风的源头;北冰洋冷空气流以南的通道受冷空气流的影响很大。

地势在西部高,东部较低,冬季寒冷的空气来自西北,冷空气从高到低的方向加强。

六十九。长江中下游梅雨干旱成因?(江淮准静态锋)

造成梅雨的原因:6月初至7月初,副高脊首次向北跃迁,脊线为20~25°N,雨带停留在江淮地区。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为该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汽。干旱原因:在三伏期间,长江中下游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

七十。台风的原因?

台风产生的主要条件有三种:一是温度偏高,二是水汽丰富,三是南北半球的贸易风交汇。当下层的空气被加热时,空气就会上升。由于低纬度海洋中的空气温度和湿度很高,如果某一地区的贸易风在南北半球相遇和激发,那么这个激发区就会引起大量的空气上升。在地球自转引起的偏转力作用下,北半球的风向逆时针旋转,即台风形成前的台风预警。当上升气流中的水蒸气凝结成液滴时,它会释放热量,这就会促使较低的空气上升,使空气更剧烈地旋转,从而形成台风。

在哪里可以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只在热带海洋。温度很高,地球上最丰富的地方是水汽。据统计,造成台风的海域主要包括菲律宾以东海域、南海、西印度群岛和澳大利亚东海岸。这些地方的海温相对较高,也是北半球和南半球交汇的地区,因此台风很容易产生。

七十一。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风带向北移动,然后在东南风区向北移动后向西南季风偏北,影响了我国西南地区。

七十二。江淮准静锋,华南准静锋,昆明准静锋成因?

准静态锋天气一般分为两类:一是云系在前缘发育,降水明显。例如,华南地区和江淮地区的准静态锋大多是冷锋减弱形成的,天气与冷锋相似,但前斜率较小,云区和落水区较宽,降水面积不局限于锋区,可延伸到锋后较大范围,降水强度相对较小,为连续降水。由于准静态锋移动缓慢,经常来回摆动,因此雨天长达10天至半个月,甚至超过一个月。“在清明赶上小雨”是长江以南这种天气的写照。这种多雨的天气将不会改变天气,直到准静态锋转变为冷锋或暖锋移出该地区或消失。初夏暖气团的湿度增加,低层升温,气层可能不稳定,前部也可能形成积云和雷阵雨天气。

二是主云系统在前缘下发育,没有明显的准静态锋,如昆明准静态锋,是被山体阻挡的南方冷空气和静止状态,前部暖气干燥滑动缓慢,不能产生大尺度云系和降水,而锋下冷空气在锋下形成不太厚的雨层云,常伴有连续降水。中国的准静态锋主要发生在华南、西南和天山北侧,其发生时间以冬季半年为主,对这些地区及其周围地区的天气有很大的影响。

七十三。海南岛东西气候差异的原因?

主要受地形影响。东侧位于山区迎风坡面,西侧位于山区背风坡侧,由于地形隆升,气流下沉,降雨量较少。

七十四。为什么长白山、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已经变成潮湿的地区?

纬度高,蒸发量小,冬天有雪,融化可以补充水分,所以比较潮湿..

七十五。天山北坡,阿尔泰山南坡,是半干旱地区。

在海槽地形中,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水汽到达天山北坡和阿拉泰山南坡,由于地形抬升和多地形降雨,成为半干旱区。

七十六。西藏东南部降水大的原因是什么?

它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上,降水较多。

七十七。台湾大降水的原因是什么?

台湾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火棚户区位于台湾岛南北段南部,基隆河发源地逆风高度受地形影响,已成为中国降雨量最多的地区。

七十八。青藏高原气候特征及成因?

青藏高原以高寒气候为特征,形成了高山气候.

原因: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受气温直接降低率的影响,所以气温偏低。地形较高,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较少。

79 . 东部季风区雨带运动的时间和影响?

4~5月份为华南地区,5月底至7月初为长江中下游,7~8月为华北和东北地区。

八十。西北地区已经成为一个干旱地区的原因吗?

我国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水蒸气难以到达。

八十一。四川盆地冬季温暖、夏季凉爽、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原因?

受盆地地形的影响。四川盆地北部、秦岭和大巴山北部都有高山,阻碍了冷空气的南下,因此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

82 . 中国三大火炉的形成原因?

在夏季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下游气流普遍存在,盆地地形不利于散热,已成为我国三大火炉。

八十三。为什么海南不是夏季全国最热的地区?

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云层厚,夏季降水多,太阳辐射减弱,温度不高。

夏季风带北移,亚热带高区控制在30oN左右,气流下沉,气温升高,降水量较小,该地区气温较高。

八十四。吐鲁番盆地夏天最热的原因是什么?

这主要是由于吐鲁番盆地内陆空深、地形低、地形屏障强、气流沉降和变暖所致。主要原因是吐鲁番盆地内陆深,地形低,地形屏障强,气流下沉和变暖。

85.莫厄最寒冷的冬天的原因是什么?

位于中国53 oN最北端,冬季白天最短,夜间最长,太阳辐射最小,处于西北西伯利亚季风冷气团的第一位,已成为我国冬季最冷的地区。

八十六。夏季青藏高原最冷的原因是什么?

地形高,平均海拔4000多米,地面辐射低,成为我国夏季最低气温。

87 . 中国梅雨原因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从6月中旬到7月上旬,都是梅雨期。天一天多云,降水连续,时间又大又小。因此,我国南方有一句俗语:“雨打黄梅头,45天没有太阳。”连续降雨、高温高湿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与同纬度的气候不同,梅雨是指某些地区和季节发生的天气和气候现象。 发现欧亚大陆在 20N 和 40 N 之间,由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南压东侧的下泄控制,天气晴朗少云,气候炎热干燥.. 在西风带的影响下,冬季从大西洋带来暖湿空气,形成较多降水,使气候温和多雨.. 也就是说,它在亚热带地区表现为干燥的夏季和潮湿的冬季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大陆东海岸受副热带高压西侧的控制,下沉的空气也是干燥的,但大量的水汽从温暖潮湿的海面吸收,带来了丰富的降水,在亚热带地区产生了湿润的气候。由于海陆对比强烈,这里形成了独特的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夏季降雨和冬季干燥,降水集中在夏季,与地中海气候相反。

如果与同纬度的英国东海岸相比,这也是非常不同的。在美国东海岸的中纬度地区,夏季风前后不会有长期的雨天。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从来没有感到过闷热,发霉的现象很难出现。可以看出,同一纬度的降水季节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世界上,只有长江中下游,大致从宜昌以东,北纬29到33度,以及日本东南部和朝鲜半岛最南端。也就是说,梅雨是东亚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也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梅雨虽然是长江中下游特有的气候,但其出现并不是孤立的,与大尺度雨带的南北位移密切相关。

在110 E以东的中国东部,从5月中旬到6月上旬,南岭山脉和南岭南部的主要雨带摇摆。在个别年份,虽然它向南岭以北移动了一段时间,但从一次等待(一次等待5天)或多年平均10天来看,它倾向于保持在28N和29N以南。这一时期被称为长江以南的雨季或华南的第一个汛期。6月中旬,主雨带向北移动至29N-33N(即,从中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跨海到日本,在南部,中国的两湖盆地向北移动至淮河南岸)。这时南岭以南已经在雨带的外面,多雨的天气已经结束了;长江中下游说再见了风的初夏,迎来了雨季,大雨,不时的暴雨,到7月上旬,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从7月中旬开始,雨带又向北移动至北纬33度。它在黄河、淮河流域、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的暴雨过程,被称为“黄淮雨季”。这时,长江中下游的梅雨结束了,太阳高高升起,进入了炎热和仲夏的季节。天气持续到八月底,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动,雨带迅速向南退去,使雨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退却到华南沿海地区。这一雨带变化规律表明,长江中下游梅雨不是孤立的,而是中国东部主要雨季活动的一部分,反映了长江中下游主雨带在主雨带北移过程中的停滞。
 
  相关阅读:

高考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及原因简短的答案点,2019年高考考生必须看到!(I)
 
 
 本文来源、网络、再版请注明来源、教育标题尊重原文章,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感谢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