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觉得自己对化学有着丰富的知识,并且很难记住它。然而,如果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形成语境系统、综合记忆,就会容易得多。本文综述了化学冲刺、电离平衡常数的知识及其在高考中的应用。
2.特点
主要结果如下:(1)电离常数仅与温度有关,K值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2)多种弱酸的电离常数关系为K_1≤K_2≤K_3,其酸度取决于电离的第一步。
3.意义
根据酸碱的电离常数,可作出以下判断:
主要结果如下:(1)判断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度时,电离常数越大,酸性(或碱度)越强。
例如,在相同的温度下,三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根据表中电离常数与电离常数的关系,酸度的大小顺序为HZ>HY>HX。
(2)判断盐溶液的酸度(或碱度)时,电离常数越大,卤水水解的相应程度越小,碱度(或酸度)越弱。
(3)判断配合物分解反应是否发生,一般符合“强酸-弱酸”的规律。
(4)判断颗粒浓度比的变化。
当弱电解质被水稀释时,可以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使溶液中的离子和分子浓度发生相应的变化,但电离常数保持不变。电离常数常用来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比的变化。
文章来源于网络,由编辑组织,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