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毕业论文】探析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往期论文案例】

1、【毕业论文范例】广播电视与网络电视的融合发展探究

2、从“使用与满足”角度看文化综艺节目的受众接受心理 —以《朗读者》为例

3、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策略研究 ——以湖南卫视芒果TV 为例

4、【论文范例】浅析“5w”视角下网络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的火爆现象

5、【毕业论文范例】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电影互动传播

6、传播学有哪些著名的理论?

、、、、了解更多可以单击‘历史消息’


摘要:从1958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开始,纪录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从题材、风格、理念、制作方式等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作为以精英文化为代表的纪录片受到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的喜爱。本文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题材、类型和发展阶段切入,主要探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未来的中国电视纪录片将向大众化、工业化、国际化、制播分离、娱乐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大众化;发展趋势

      1958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反映了河南省信阳人民抗旱坚持生产的事迹。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题材多样化、视角多元化、制作方式向制播分离迈进,国际化趋势突显、大众化、娱乐化成为明显需求。

一、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史

      我国学者钟大年认为:“纪录片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像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创作者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是法国的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1922年,被称为“纪录片之父”的美国导演弗洛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公认为是纪录片的开山之作。而1958年拍摄的《英雄的信阳人民》被认为是我国第一部电视纪录片。从发展历程上来看,我国电视纪录片可以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1.     第一阶段:探索期(1958~1978)

      这一时期拍摄的纪录片多是宣教型,,、。以1956年拍摄的《收租院》为例,时长仅仅6分钟,内容讲述了生活在新社会里的劳动人民回忆起了旧社会里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除此以外,《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也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2.     第二阶段:蓬勃发展期(1978~1990)

      改革开放后,。纪录片的题材,作品风格、表现手法都有了新的发展。纪录片走向大众视野,出现了系列化、长篇化的创作倾向。这期间的代表作品有《丝绸之路》、《话说长江》、《望长城》等。理论界公认的《望长城》被认为是电视纪录片实现突破的标志性作品。无论是题材、风格、视角、叙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创新和突破。在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纪念意义。

3.     第三阶段:(1990~2000)新纪录片的出现

      从90年代开始,电视纪录片中出现了边缘化创作,视角转向关注平民百姓、弱势群体和边缘人物。代表作品有《沙与海》、《空山》、吴文光的《流浪北京》和《四海为家》。以这些作品和导演为代表的纪录片也被称作是“新纪录片”。

4.     第四阶段:(2000至今)多元化发展

      进入新世纪,纪录片的文化生态开始呈现多元共生的情形。大众文化开始占领市场、主流文化在扩充内涵、精英文化开始缓慢复苏。在多种文化孕育下,出现了《深山船家》《船工》《故宫》《大国崛起》《圆明园》《郑和下西洋》等代表性作品。像近几年拍摄的《舌尖上的中国》掀起了人们美食文化热潮的同时,给中国电视纪录片带来了新的契机,为中国电视纪录片注入了一股新的血液。

二、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纵观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历史,考察发展现状,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纪录片在制作、传播和营销上都取得了创新,注重艺术和市场双重发展的规律。很多纪录片取得了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丰收。在获得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弘扬了主流价值文化。未来的电视纪录片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    制作主体:企业化

      制作主体的企业化也就是我国媒体产业改革提出的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是我国电视媒体产业化进程中的必然选择,也将成为未来纪录片的发展趋势。通过委托制作的方式可以在众多优秀纪录片中获得质量好、价格又便宜的节目。同时也解决了电视台在资金、市场和播出平台上的诸多难题。2011年,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标志着纪录片产业化的开始,开播以来,大力采取制播分离的生产模式,实现资源和利益的最大化。2012年,以《活力中国》《传奇中国》两个栏目向社会公开招标,不断扩大以委托制作为主的节目生产模式,推动中国电视纪录片向制播分离的方向跨越。

2. 制作团队:国际化

      国际化是指与国际知名制作机构合作,邀请国际团队参与纪录片的创作。像3D纪录片《中华功夫》就是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新加坡beachhouse、美国电视网联合摄制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美国的discovery、英国独立电视台联合摄制了《北京地铁系统》。这些作品都标志着中国开始尝试用国际化的眼光打造中国式纪录片。国际化的步伐将成为电视纪录片发展的突出趋势。

3.传播受众:大众化

      纪录片一直被认为是小众型节目,它的观众通常被描述为有受过高等教育、收入与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群体。从全球视野看,与其他类型节目相比,纪录片也并不是大众节目类型。而在中国,纪录片更一度变成一群精英拍给另一群精英看的圈子艺术。纪录片与大众之间交换的仅仅是擦肩而过。作为以大众传播媒体为传播媒介的电视纪录片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要辐射社会的广大受众。既要面向精英群体,也要面向普通大众。未来的电视纪录片也关照普通大众,进入他们的视野。以近年取得收视奇迹的《舌尖上的中国》把纪录片从小众带进大众的视野,成功地为社会设置了话题议程,最近播放的第二季又掀起了大家对美食文化的讨论。

4. 制作方式:工业化

        工业化的生产模式是指生产程序化、规模化、批量化和标准化。纪录片的工业化旨在传播绝大多数受众可接受的主流价值观念,采用国际化的视听语言表达,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实行细化和严格分工。有一套标准化的运作程序。这是工业化生产模式的核心特征。《舌尖上的中国》就呈现了一种工业化的制作模式:“密集的故事情节、密集的镜头、大跨度的结构方式与快速剪辑构成的叙事速度感,饱满地展示了视听语言的力度”。这种工业化的制作方式在美国Discovery、英国BBC的纪录片制作中早已成为制作模式,而在中国纪录片发展中,正在悄然成型。

5. 表现手法:娱乐化

      从20世纪90开始,大众文化开始颠覆精英文化成为至今最大的文化事件。代表大众文化精神的娱乐化充斥着电视的每一个角落。纪录片是否也需要娱乐呢?关于这一问题,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以第五代导演田壮壮拍摄的纪录片《茶马古道——德拉姆》为例,院线反响强烈,国际上也获得了大奖。但是票房表现却差强人意。对于电视而言,纪录片要保证收视率,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也需要引入娱乐的概念,通过娱乐概念的导入,增强纪录片的可观赏性,当然不是用做娱乐节目的方式去做纪录片。纪录片之父弗拉哈迪拍摄的世界上最早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中就有娱乐化的表现手法。纳努克凿冰钓鱼就给我们上演了一场轻松幽默的轻喜剧。纳努克在冰上凿一个洞,然后将钩子放下去,最后开始奋力的往外拽,由于冰面滑导致不停的滑到,动作十分搞笑。从中可以看出娱乐化在早期是有所尝试的。但是,对于中国电视纪录片来说,是一把双刃剑,运用不好会造成娱乐和纪实的错位。合理的运用能增加纪录片的观赏性。

     通过以上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的纪录片在发展中壮大,经历了最初的探索到如今的多元化发展。今后,纪录片将朝着大众化、工业化、国际化等方向进行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源. 纪录片“娱乐化”与“情景再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11).

[2] 单万里. 纪录电影文献[M]. 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 方方. 中国纪录片发展[J].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版.


我工作室提供以下方向的本科硕士论文指导: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影视戏剧表演、市场营销学、服装与服饰表演、电影、英文英语毕业论文、汉语言文学等专业的毕业论文、学年论文、期末考察作业、职称论文、期刊发表论文。

      如有需要,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回复即可与客服取得联系!!

长按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