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发表论文捆绑顺利毕业?这不是中国特色!


 来源:科学网 | 王善勇 


刚才读了王德华教授的博文 “为什么唯论文导向会降低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


坦率地讲,王老师的观点并没有问题,因为他有强调“唯论文”这样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其实很重要,但也是很容易让人模糊的定义。


什么是“唯论文导向”?


我的理解,所谓“唯论文导向”无非是指一个研究生或博士生要想毕业获得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的,一定级别的论文。


只要这个要求能满足,哪怕你发的论文与你研究生阶段具体搞得研就毫不相干,也没关系,这就是“唯论文”的致命之处,其实是部分科研管理者的教条化,弱智化的表现,仅此而已。


然而,很多人在理解,尤其是应用“唯论文”这个概念的时候,其实很容易走极端,甚至会偷偷地把那个“唯”子去掉,于是就导致了这样一个很容易误导年轻人的论调,那就是“论文发表会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降低”。


我今天想谈的是:


如何正确理解这个所谓的“唯论文”


首先,把论文发表的数量和质量与研究生(包括博士生)获得学位结合起来,这不是中国特有的东西。


据我所知在十几年前的香港和欧洲,包括最近些年的澳大利亚,很多大学对博士论文的格式早就有两种选择。


第一种就是我们常见的要把学位论文写成像一本书一样。


第二种是可以将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集结在一起,然后在前面要有一个详细的Introduction(引言部分),这部分通常也有几十页。这两种方式其实是各有优缺点的。


先说第一种,把博士论文写成一本书,相对第二种优点很多。比如作者能从宏观上把控和总结自己几年博士科研的成果,内容更系统,章节之间的逻辑性更强。


第二种,其实是把每一章节都作为一篇独立的论文发表了。但这种小论文的发表很难避免内容的重复性,尤其是每篇文章的引言部分。当你读起这样装订在一起的博士论文的时候,这些章节之间的重复性经常让人感觉不舒服。但这第二种完成博士论文的方式也是有其明显的优点的。那就是作为每一章节的小论文因为都在高水平期刊发表过了(包括接收),这就意味着已经经过了高水平审稿人的审查,再加上作者针对审稿意见反复修改,其水平一定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通常这种方式完成的博士论文,以我们澳洲为例,当学校送审到欧美著名高校的教授那里时候,评审意见通常不会差。


另外,很多人选择不同的博士论文完成的方式,跟学科也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有的学科,杂志审稿周期很长,审稿一两年是经常的事。这样的情况是很难选择第二种模式的。


但无论哪种方式,这里有个问题一定要重视。那就是你在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的质量一定要高,而且要与博士期间的研究密切相关,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也只有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德华教授博文中提到的“培养内容包含很多方面,文献阅读和综合能力、实验设计和实施能力、数据分析和提炼能力、发现新问题和重要问题的能力等等,培养过程也是多个方面,多个细节。”这些能力的培养与研究生发表论文是丝毫也不矛盾的,而且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另外,对于德华教授这个观点“学术论文不是一个人的创造,也许数据收集和分析是研究生一个人完成的,但写作过程、修改过程等等,很多时候是一个集体共同完成的。也就是说,学术论文不是研究生一个人的贡献,越是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一个研究生的贡献就越小。”我也有不同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第一篇学术文章,因为经验问题,事实上都是导师帮忙完成的。这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其实是很正常的。学生必须要经历这个阶段,这也是导师的责任。然而,之后的论文,虽然导师也会认真把关,但学生要学会别再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否者就很难真正的成长和独立。


说一千,道一万,即使是硬性规定研究生获得学位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长远看对于研究生质量的培养也是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的。


这里面的关键是这个“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生论文”到底是个怎样的水准?这个水准浸透了学生成长的艰辛以及导师的水平和责任,最终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生物易构 | 更人性的生物化学试剂采购平台 -bioeg.cn-)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Science、TIME等国际杂志合刊,也可通过公众平台自定义菜单“杂志订购”即可购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