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德儒商林其才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远方的光德人」

家乡人,家乡事,家乡的人文精神


光德儒商林其才

◎文/德人


旅居加拿大的林其才先生是光德人,他在国内外创建公司、开办工厂,经营国际贸易业务,是光德商界翘楚,誉满桑梓;同时,他本人又是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大慈善家。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他很多优良的品质、高尚的情操,以及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和坚忍不拔的吃苦耐劳精神,浑身上下还散发着浓浓的书卷气。特别是他儒雅的品质和言谈举止,也是特别贴合客家人所特有的本色和精神,熟悉他的生意伙伴,都称他为“儒商”,实乃实至名归。 



天时、地利、人和


▲▲▲▲▲


2017元旦后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光德海外客属联谊会会长郭乾发一行五人驱车从广州出发专程前往深圳拜访他,在深圳中国有色大厦相聚见面。热情洋溢富有绅士风度的林其才先生把郭会长等五人迎进会客厅。坐下简单寒暄了几句客套话以后,他就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几个方面,滔滔不绝地和大家谈起了他几十年来为人处世和创业过程中的种种感悟。




他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而今转眼已进入耳顺之年。正如李白诗所说,‘明镜高堂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但心态一定要永远保持年轻时的心态,才能拥有一种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和永远向前的激情动力。我现在虽已年过六十,但我的心态还是处于三十多岁时的心态”。


在谈到事业时,他说:“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因素都很重要,缺一不可。天时离不开地利,地利又离不开人和。就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原来在大埔工作,刚好碰上改革开放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遇,,需要大量的人才去开发和拓展。所以,我就从大埔调往深圳工作,成为最早来深圳创业的开荒牛之一,深圳就成了我演绎精彩人生的大舞台,这就是天时。


其次,我一直在外贸部门工作,在大埔做外贸,到深圳还是在外贸部门工作,这就与做生意搭上了线,很早就成为生意人之一,这就是地利。


再则,到了深圳以后,我遇到了第一个贵人,那就是我的老总何耀先生。何耀先生这位东江纵队老战士,寒门出身,为人和善,善于为他的部下着想。他既是我的老板又是我的同乡,对我非常了解,知道我是一个可用之才,做事踏实肯干,凡事能吃苦耐劳,又聪明好学。他知人善任,非常重用我。为了发挥我的聪明才智,要我既做他的司机,又兼职外贸业务员,让我充分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我则如鱼得水,在商海中搏击遨游,生意场上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善于与人打交道、善于经商的真本领。几十年来,自已一直对人热情诚恳,处处以人为善,不与人争权争利,低调做人,踏实做事,与其他同事更是能和睦相处,这就是人和”。



▲▲▲▲▲

短短个把钟头的会谈中,笔者一行可以感受到,林先生其本人好学上进,知识面广博,“儒、释、道”传统文化样样精通,才华横溢,才智过人,记忆力惊人。与他坐在一起谈古论今,仿佛是在享受一次文化盛宴,不愧为当今一代儒商。难怪他事业稳扎、稳打、稳步前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求学之路

▲▲▲▲▲


说起林先生早年求学之路也可谓是坎坷艰辛。少年时期,由于他家庭贫困,小学毕业后被迫辍学。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早早踏入社会务工、务农,终日为三餐奔波,每天干些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力活。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从来没有放弃过,平时在家中或在外面,总是手不释卷。


看书、学习是他养成的一种好习惯,尤其是文、史、哲之类的书。在村里,在朋友亲戚家里只要能借到的书,他就千方百计借来并通宵达旦地学习,甚至有的书是反复看了一遍又一遍,以致于几十年后还记忆犹新。如中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讲起其中故事情节,至今他还如数家珍般倒背如流。对这些名著,他不但精通熟读,还学以致用,常采用“三国”里的谋略运用到做人处事或生意场中去,真可谓是立竿见影、活学活用。


1985年,他考上了深圳大学成人教育学院,主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同时还赢得了单位领导的支持,半工半读。每天上午到深圳大学上课,下午回单位上班,晚上自修英语、做作业,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他说:“要做好生意就要有像狗一样的嗅觉到处去捕捉商机;要读好书就要有一种‘悬梁刺股’的刻苦精神,像公鸡一样早起打鸣,习惯早起读书,正如古人说的“闻鸡起舞”;要做好功课、完成作业,就要有像牛一样的能吃苦耐劳”。毋庸置疑,半工半读是辛苦劳累的,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三年的刻苦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他的学业,拿到了第一张大学文凭。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林先生移居香港后,在港创建兆荣国际贸易公司。九十年代中后期,林先生的公司和事业步入了高峰成长期。但他投资揭阳的广东加丹啤酒有限公司生产的加丹啤酒市场滞销,企业大受影响,面临经营困难。


在一次飞往新加坡的飞机上,林先生偶然从广告杂志上看到一则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广告语:“在困境中找到道,在成功中把住势,在经营中掌握术”。林先生突然眼前一亮,这则广告语仿佛就是他的指路明灯、破解他企业难题的金点子。于是,他决定报读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研究生班,当时新加坡国立大学在亚太地区招收第一批EMBA企业家研究生班,招生的条件比一般的EMBA严格得多。报读的学生必须在企业担任十五年以上的主管工作,企业年产值或营销业绩在三亿人民币以上,具有掌管五百人以上的工作经验,报名时附带一份1.2万字的企业管理报告书。最终,从众多的报名者中筛选出23名符合条件的学员就读,他就是其中入选者之一。


就这样,43岁的林先生,再次重返学校读书,他感慨万千。超龄读书既是快乐幸福的,又是艰苦卓绝的。人到中年既要管理庞大的企业,还要不负享有国际盛名的顶级学府,无形中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但机遇和挑战是并存的,两年的半脱产学习过程中,他熟读了49本企管专业课程,完成60多篇东西方企业管理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分析。在国际顶级老师的教导下,他系统掌握了经济学理论和丰富的国际企业管理知识,以及各种应对困境解决的方法和策略,对国际经济发展态势也有了自已独特见解。九十年代末,林先生完成了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专业课程,获得了工商管理硕士毕业证和学位证书。


为报答母校的培育之恩,他和他的同班同学共同捐资65万新币给新加坡国立大学。


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后,2005年,林先生又到台湾国立中兴大学报读了美国西太平洋大学DBA工商管理博士课程。历经四年的刻苦努力,学完了该学科的全部课程,撰写了《中国啤酒品牌发展方向的研究》博士毕业论文,并通过了论文答辩,于2009年获得了最高的学历证书——DBA工商管理博士文凭。



林其才先生在苦难中能超越自已自我成长,在高贵中追求平凡。

他成功的人生之路与其他成功者不同之处是:他能在顺境时不急功近利、贪大求成;遇到挫折时能持之以恒,在挫败中能永不言败、永不气馁,从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失败教训。


有心人,天不负,这种艰苦付出,终于有了收获,这种坚持,也为他自己的事业打开了另外一番天地,生意也是越做越大。而他这种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不仅仅是客家人特有的本色,也应该与他平时刻苦好学有关。

 

在功成名就时,林其才先生并没有骄傲自满,他说,精神追求才是他不断前行的动力,为此,只要有时间,他就会拿起书本,从书本中,不仅学到知识,也陶冶自己的情操。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让自己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发展,成为他成功路上一个又一个阶梯。

 

客家人爱读书,是骨子里的一种坚持。林其才在读书有感时,总是会萌发出著书立说的念头,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把自己的奋斗故事好好梳理总结,不仅仅是为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回顾,还可以让自己的成功经验,为正奋斗在创业路上的后辈提供哪怕不多的借鉴,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就足矣。

 





儒商林其才,既有成功商人特有的精明睿智特征,更有客家人善读书愿读书而自小熏陶出来的儒人品质,这些激励人心的品质,值得正在奋斗的年轻人细细品味。

最后以一首打油诗来作这篇文章的结语:

林总浑身翰墨香,其人其德远近扬。

才华横溢众人赞,好学上进善经商。


▲▲▲▲▲

-完-

HAPPY NEW YEAR

希望新的一年诸事都能顺顺利利


编辑:闲话、猫耳朵


◀◀◀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