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福利 13级史论部硕士生论文题目&摘要推送(三)

开栏语


我们坐在高嗷高嗷的文献旁边,听师兄师姐讲毕业论文的故事~

史论部微信公众号推出的开题福利已经到第三期啦。这是初雪后的心灵棉衣,天冷了,关怀也升级了,史论部微信公众号继续关爱你你你你。

开题福利共分六期,每期5-6篇,将推送2013级史论部硕士生共35篇毕业论文题目与摘要。希望师兄师姐们的文章能给同学们,尤其是面临开题大关的14级新闻学院研究生们,些许启发。

题目、作者和摘要

1
弹幕视频的受众研究 ——以 bilibili 弹幕网为例
张阿凤


2014年,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等国内主流视频网站的尝试引入弹幕,将“弹幕”这一小众现象带入大众视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并关注弹幕。但相对于主流视频网站的“试水”,弹幕真正的来源和主要生存土壤其实是专门的弹幕视频网站。并且,真正了解弹幕、并谙熟其各种使用情景的人,也就是弹幕最主要的使用人群,不是来自主流视频网站,而是那些专业弹幕视频网站的用户。


这些用户虽然相对小众,但数量却蔚为壮观,且年龄普遍偏小,以95后和00后为主。了解这一群体的基本信息,并研究其在弹幕使用方面的习惯和倾向,不仅对于我们了解弹幕文化、引导弹幕视频网站及主流视频网站更好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还有利于社会更准确的了解青少年的媒介使用行为,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

本文以目前国内最受欢迎的弹幕视频网站bilibil弹幕网为例,综合采用内容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从受众研究的视角对弹幕这一新颖的媒介形式展开探讨。

文章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的概念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并梳理相关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为弹幕视频受众的基本情况概述,包括受众的基本信息和相关变量的交叉分析。第三章到第五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过对抽样视频的内容分析,以及面向bilibili弹幕网受众的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弹幕视频的受众在使用弹幕时有怎样的特点,存在着怎样的倾向。第六章是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本着弹幕的良性发展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出一定的展望和建议。




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弹幕视频的受众以15-20岁之间的青少年为主,且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他们的职业多为学生,且主要是中学生,同时也很少有独立收入。从性别上来看,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登录弹幕视频网站的频率要更高,但女性停留时间却更长,发送弹幕的频率也更高。从学历上来看,专科和高中的登录频率和停留时间都较长,但观看弹幕和发送弹幕较频繁的却是硕士。

(2)弹幕视频的受众往往是深度用户,每天多次登录弹幕视频网站,且每天停留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深度用户比例都很高。相对于分散异质的大众,他们是有着清晰的自我身份认同、带有一定群体性质的小众,严格遵守约定俗成的语言体系。

(3)弹幕视频的受众在观看弹幕视频时,相对于原视频内容,他们更为关注弹幕。受众的弹幕发送行为是一种二次创作,且弹幕这一形式将受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到了一个顶峰。

(4)弹幕视频的受众在观看和发送弹幕时,存在着一定的狂欢、恶搞和趋同心理的倾向,甚至有滑向娱乐至死的危险性。这一方面体现了弹幕视频网站的受众们追求平等、自由的反抗精神,另一方面又有着消解理性、集体失范的危险。

2
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媒体建构——转基因议题的新闻框架分析
焦以璇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指因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社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和影响的议题,科学和社会是其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面向。社会性科学议题涵盖的领域广泛,除了科学和技术外,更可扩大至伦理道德、法律、、经济等多维面向。相关研究表明,民众对于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转基因等社会性科学议题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大众媒介,因此,大众媒介在一定程度充当了民众与科学之间的中介,同时也在形塑科学的讯息。

转基因议题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在该议题的报道过程中,媒体一方面为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发言的平台,另一方面媒体自身也是具备强大发言能力的主体,媒体在报道中凸显了哪些面向,弱化或忽略了哪些面向都决定了转基因议题以何种面貌呈现在读者眼前。因此,本研究从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切入,采用Gamson和Van Gorp的框架包裹分析法,以转基因议题为案例来探讨媒体如何报道社会性科学议题以及在这一建构过程中新闻生产的特点。在样本的选择上,以报纸新闻为分析对象,、《科技日报》、《南方都市报》这三家不同属性的报纸五年间(2010——2014)有关转基因的报道作为分析范围,从框架化装置和推理装置入手来分析框架建构的过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剖析框架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




根据对 268篇有效新闻文本的分析结果,本文辨识了九大转基因议题的新闻框架,分别是属于正面报道基调的科技进步、经济挂帅、安全无害框架,属于中立报道基调的妥善管理、风险争议与风险沟通框架,以及属于负面报道基调的安全疑虑、经济威胁、伦理失范框架。从数量上看新闻报道多采用妥善管理框架(25%)和科技进步框架(19%),这两大框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论述程度上都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框架。从三家报纸的比较上看,,使用负面报道框架的比例明显偏低,报道总体上体现的是“官方立场”和“专家立场”。而《南方都市报》作为市场化报纸的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多元化的声音并且偏向市民立场,对转基因表现出了一定的质疑和忧虑。

在对转基因议题的新闻框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媒体建构策略,认为媒体主要通过过分倚重专家和官方消息来源以及使用隐喻来实现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报道。文章最后对转基因议题这个典型的社会性科学议题在建构过程中的特色、问题以及媒体在科学传播中的角色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反思,指出了建构过程的论述断裂与简化、不平衡的多元报道方式、对公众话语权的忽视、科学话语缺乏专业性和严谨性等问题。

3
试论西藏党报媒体的新闻话语——以《西藏日报》为例
仁增卓玛

《西藏日报》作为西藏自治区党委机关报,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喉舌。它承担着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西藏日报》从管理层到一线编辑记者付出了太多的心力,同时也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反观成效,却不甚明显。其中,该报所使用的时政新闻话语还显得陈旧和滞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播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采用费尔克拉夫“三向度话语分析框架”的文本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来对《西藏日报》时政新闻话语进行分析,旨在学术层面对《西藏日报》话语特点与发展走向及趋势进行一些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对《西藏日报》提升整体新闻话语表达能力及水平起到一定作用。




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详细梳理了话语分析以及新闻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同时对国内外新闻话语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归纳。第二章到第四章为论文主体部分,分别从文本分析、话语的实践分析以及社会实践分析角度详细研究了《西藏日报》的时政新闻话语。第五章为本论文的结论和研究不足部分。

文本分析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探讨话语,包括词汇选择、句法运用以及修辞运用。通过数据统计来说明2000年至2014年之间《西藏日报》时政新闻话语的变化特点。话语的实践分析主要是研究文本的生产过程,主要分析意识形态如何在新闻话语中分配,。社会实践分析是对前两章的升华,主要探讨为什么《西藏日报》的话语形态会是如此,在话语生产中,到底哪些因素在发挥着作用,或者制约着话语形态的变化。

15 年来,、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通过对《西藏日报》时政新闻话语的分析,笔者发现该报新闻话语在15 年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词汇选择、语法运用、修辞表达、文本结构都呈现出千篇一律的状态。笔者认为,党报的新闻改革须从改革最微观的新闻话语表达开始。尽管改革不易,但笔者在跟《西藏日报》相关领导、一线编辑记者的交谈中,感受到了他们对改变目前党报新闻话语现状的迫切愿望。这一愿望必将成为《西藏日报》脱胎换骨的原动力。同时笔者也相信,、“走转改”等政策以及媒介融合等新技术手段不断出现,《西藏日报》一定能排除种种阻力,克服重重困难,使其话语形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成为权威发布西藏党政信息的媒体。

4
符号组合与意义表达:移动社交媒体的可视化新闻研究
王海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普及,在现代社会的大众传播媒介中,新闻的生产、传播、阅读开始逐渐被收编进一种全新的“数字生态系统”之中。这种全新的模式之下,新闻传播从单向机械转向对话互动、移动互联,新闻体裁从传统图文转向更富表现力的可视化新闻,随之而来的,是表达手段的优化,文本意义的丰富,更是融合时代新闻采编理念革新的迫在眉睫。

具体来说,随着信息制图模式的兴起、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的普及以及基于下一代互联网标准 HTML5 编程语言的HTML5动态新闻的出现,移动社交平台的新闻报道出现了形式丰富的可视化手段,这些手段不仅在业界取得了一定范围的共识,更是引起了新闻受众的积极反馈,国内外的主流媒体开始重视移动社交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更转而开始重对视可视化新闻的探索与创新。




笔者以移动社交平台的新兴可视化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借助符号学的基本理论,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报道作品个案进行文本分析,结合对一线新闻工作者的深访,从符号学的解构视野中,探讨了此类新兴可视化新闻的符号组合新规律、挖掘了新的能指性符号,并阐释了这种新的符号学规律如何丰富新闻报道的意义表达空间。就具体的研究发现而言:

第一,通过分析现有的信息制图(特别是信息长图)案例发现,移动社交平台的可视化新闻革新了传统图像作品中的构图规则,主要体现在三点:出现了边框的虚拟化与延展;出现了淡化景深概念的扁平化构图趋势;出现了绝对主体概念的淡化。

第二,通过分析现有的HTML5动态新闻等案例发现,移动社交平台的可视化新闻革新了传统视听语言理论中视听符号的组合规则,具体而言:文字符号与非文字符号的主客体关系发生不规则变化,开始共同承担叙事;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的编排规则随着HTML5技术而被赋予更多的用户自主性;视觉文本中的图像符号开始具备指索符号的表征。

第三,通过分析现有的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中的短视频新闻等新兴案例发现,移动社交平台的可视化新闻为新闻题材带来了新的“交互性”符号,包括动态社交语言、移动视点等多种符号能够突破传统新闻的传受关系,为新闻融入互动性、拟人化和交互性,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手段。

最后,综合分析案例、采访素材与二手资料,笔者通过探讨认为,移动社交媒体平台的新兴的可视化新闻的价值与意义在于两个层面:

从作品表意层来讲,这些手段呈现出的符号组合规则,极大地丰富了新闻的意义表达空间,文字符号、图像符号、互动性符号相互交融,传统新闻中的叙事方式、视觉表达特征、视听编辑规律随着互动性的、指索性的符号的涌现而出现了多种变化,总的方向都是表意空间的充实与表意手段的革新发展;从融合时代新闻编辑理的理念层来讲,这些新的规则与表达空间为新闻编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新闻编辑与视觉文本、听觉文本的甚至技术层面的界限已经随着新的数字生态系统的到来而被消弭,融合时代下,新闻编辑对于无形壁垒的重新认知以及其对新闻可视化表达的深入理解是迫在眉睫的议题。

5
媒介融合下《澳门日报》的新媒体新闻生产研究
盧倩雯

随着网络科技的快速发展,传媒发展也迈进新里程。媒介融合成为业界近年积极实践和摸索的一个重点,也是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个关注热点。在澳门,,早在20世纪 90年代就引入互联网技术;至2014年,澳门居民的上网率已达至76%,居民也会使用网络阅取新闻信息。不过,澳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步伐,比内地和港台等邻近地区慢,最近一两年才逐渐有传统媒体开始走上媒,介融合之路。

澳门第一大中文报纸《澳门日报》于2012年3月推出手机客户端,至今已建立了包括电子版(网站)、手机客户端、银行电子屏和纸质作为终端的全媒体系统。然而,对于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澳门传统报纸向新媒体转型的研究议题,学术界目前还缺乏深入的探讨。




故此,本研究运用新闻生产社会学视角,结合质化研究方法,考察《澳门日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如何进行新媒体新闻生产,以及这种新闻生产模式对《澳门日报》的影响,为澳门中文报业如何进一步发展媒介融合提供借鉴作用。澳门的历史、,这些特点一直影响澳门的媒体发展,使得澳门的媒介融合发展状况也有其独特性,是学术界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以新闻生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比运用媒介融合理论本身能更细致剖析《澳门日报》发展媒介融合的特点。新闻生产社会学强调以考察社会组织与媒体之间的制约来剖析新闻生产,而澳门的媒体生态正好与历史、,新闻生产社会学非常适合用于研究澳门媒体的新闻生产。

本文从梳理《澳门日报》发展历程、澳门的科技发展和传媒生态等相关文献入手,并且结合第一手访谈资料,归纳出《澳门日报》向媒介融合发展的动因。《澳门日报》在市场上已属于成熟发展,长期占有市场优势,收入稳定,,目前没有为了解决财政困境而需要转型的危机。故此,它与内地媒体相比,其媒介融合发展的步伐较慢。但澳门的网络技术发展日趋成熟,间接影响澳门读者的媒体使用的习惯,从而减弱《澳门日报》的市场占有率,以及其对澳门的影响力。开拓媒体的经济收益来源和增强媒体的市场影响力是《澳门日报》转型的主要目的。

再者,笔者透过整理访谈内容和观察《澳门日报》新媒体的内容,剖析了《澳门日报》新媒体新闻生产的理念、模式、特点和影响。研究发现,《澳门日报》的新媒体发展理念,正由把新媒体作为延伸传播的渠道,逐渐迈向全媒体发展,不过,由于《澳门日报》对于新媒体的发展前景相对保守,《澳门日报》在新媒体的投资源投放上也有一定考虑。此外,基于《澳门日报》主要服务澳门读者,《澳门日报》的新媒体编辑方针跟随纸媒“立足澳门”的办报方针。笔者认为,这一编辑方针导致《澳门日报》在发展新媒体业务时非常注重用户体验。《澳门日报》新媒体新闻生产模式具有三大特点:一是重视即时新闻、打造专题报道;二是采编人员在参与新媒体新闻生产时仍偏爱选取权威性的新闻来源,以及重视求证新闻线索;三是新媒体新闻的发布“规律”是受到权威性新闻来源提供信息的主要时间段影响。上述的第二和第三个特点均反映出,《澳门日报》新媒体新闻生产模式有较强烈的传统新闻生产模式的痕迹。研究还指出,一线采编人员为适应新的新闻生产模式,需要调整工作方式,可是在没有系统性的培训下,调整过程中仍有困难。这种新媒体新闻生产模式也可让受众有机会参与新媒体新闻生产,不过这种情况还未普及。本文建议,通过系统培训以提升一线采编人员的新媒体新闻生产素养,以及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全民多参与《澳门日报》新媒体新闻生产,都有助《澳门日报》保持和扩大自身对澳门人的正面影响力,达致向媒介融合转型的目的。

6
环境传播中的新媒介赋权研究——以启东事件为例
鹿方宁

环境问题是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中的全球性问题。自媒体已然成为新媒体时代民众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环境问题与新闻传播相交叉的“环境传播”是近年来学界的研究热点,但研究多从环境事件本身入手,忽略了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即使考虑到民众的主动性,也陷入“技术乌托邦”的幻想中,认为新型互联网技术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带来全新视角和途径。本文从环境传播中的新媒介使用者这一主体出发,选取启动市民使用新媒体成功抵制日本王子制纸的排海工程项目为案例,通过文献分析法、案例的定性分析法、文本分析法,在分析媒介动员的基础上,研究新媒体的赋权效果:新媒体是否真的赋予普通民众更多权力?它是民主社会的救星、还是个别利益团体的工具?由互联网使用者作为信息富有者优势造成的数字鸿沟是否已经打破?

通过对新媒介赋权机制的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就环境传播议题而言,新媒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信息获知渠道,,使得以弱关系为基础的成员动员方式成为可能,进而重新分配了被垄断的传播资源,形成以新媒介为基础的新话语场域。消极影响同样存在,赋权使得网络新媒体上公众意见的表达存在明显的“群体极化”现象,在群体的掩盖下意见表达者言辞的情绪化倾向严重。




赋权发挥作用的环境并不是真空的,它的机制的发挥必然要涉及到其他的社会权力,正是由于这些社会权力的存在,赋权并不能完全发挥其作用,主要表现为新媒介场域与传统媒介场域在结构和内容上的同构,以及传统的权力机构在新媒介场域内所实现的“霸权再造”。这种过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新媒介场域内传播的有序和规范,却也限制了公众在新媒介平台上的话语表达。启东事件的成功解决不仅得益于市民对新媒介的合理使用,更得益于他们与权力精英的有效互动和大的社会背景。


赋权与不完全赋权二者之间辩证性存在的主要原因在于成因的不同。赋权源于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传播的平权化,同样从技术角度来看,由于技术中性,新媒介技术也对传统的有权群体实现了赋权,从而实质上对无权群体是一种去权。另外,从过程的复杂性来看,赋权是各种力量之间的博弈。即使忽略这一因素,仅仅从使用新媒体的群体特征上来看,他们具有高收入、高学历等信息富有者的优势,这不但证实了传统的知沟理论,也将加大新媒介用户与非用户之间的数字鸿沟。

(本期执编: 佳佳)


欢迎关注“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史论”
微信号(shilunbu)
本文版权归本公众号所有 转载请获得授权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自动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