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画人儿论文,也可以是立体的——毕业展之策展人采访


人文毕业展览

展厅

美术馆一层公共教育区




看了吗
我先为大家展示一部分吧

   是不是觉得今年特别与众不同,美院人文学院的毕业展示也改为观览式。既可读毕业论文,也可以看其论述的图像指示。

  因为,论文也可以是立体的。
  下面,我们就向大家隆重介绍今年人文学院毕业展厅的学生策展人~

左二:王安伦 右一:冯瀚林
  Q1:在央美学习的这几年中,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时刻是什么事情呢?
王安伦:要是这个问题要是早一点问我的我或许会回答某一节课或者跟我的导师贺西林老师第一见面的场景,但是现在我会说昨晚吧(毕业季的开幕式)。
冯翰林:其实我也想说昨晚,但是王安伦说了,还要说一个的话就是我第一次做海报的时候吧,因为我现在通常负责的也是海报这一块,所以回想起第一次做的海报,记得是一场show的海报,就特别有感触

  Q2:如果重头再过一个在央美的四年,想怎么过?
王:我想可能会多去蹭一些设计学院首饰设计的课程吧,因为我大三选修的首饰设计,真的是非常喜欢一下子就爱上了,回想过去的四年学习生活可能就真的是局限在人文学院这一块儿,其实我自己是很喜欢跨界做事情,但是常被学业牵绊着,所以再给我一次机会一定会早点去首饰。
冯:我想说我会多逃几节课吧,真的大学四年我都没有逃过几节课,(王:我也基本一节都没逃过),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选择性逃几节课去做一些更喜欢的事情。

  Q3:对于美术史专业的同学来说,我们很难将论文成果直接通过视觉形式展现出来,那么这次展览你怎么怎么解决这样的难点,做到视觉和文字的协调?

王,冯:由于人文学院所授学科的特殊性,即着重于文字写作、管理策划以及图像研究而在图像创作成果上相对欠缺,人文学院的研究成果,无论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美院其他创作型的二级学院有着较大的区别,因而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毕业成果展中都难以看到人文学院学生的作品,抑或仅是以堆砌论文的形式进行“展示”, 然而,正如王宏建先生所言,艺术的认识与理论的认识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不同,前者侧重形象思维,而后者偏重抽象思维,但二者都是认识,都同时涉及感性与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因此,我们认为理论性更强的美术史、文化遗产学与艺术管理学学科,都有着被形象地表达的可能性,而实现这一可能性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将其研究内容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再者,由于上述三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与艺术直接相关,因而对于形象地展示其学术成果的探索显得更为可行所以,我们讨论并制定出了这样一套展览方案,力求在维持论文的完整呈现的同时,展示人文学院学科的研究方式、思路与过程,通过大家更为熟悉与敏感的方式——图像生动地呈现出来,并在展区内进行了互动性较强的设计,以提升观众的参与度,深化其对展览与展览内容的理解,改变观众对人文学科遥不可及、沉闷无趣的印象。我们希望,本次展览能够在保证展示的逻辑性与作品的整体性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形式吸引观众的注意,推动人文学科与各造型专业的融合与交流。

  Q4:作为毕业在即的学长学姐,有什么想对学弟学妹讲的么?
王:一定要好好享受,珍惜,利用美院这么一个开放自由的平台。很多综合性大学给你的感觉都是很单调,穿的一本正经,抱一大摞书赶功课,这样的生活我是很不喜欢,而美院呢,大家都很自在很乐呵,有很有意思的同学,从来不会感觉单调。一个单调的环境其实是很不利于学习,只有在一个自由开放的学院,才能更好的做学术。对了,还要补充强调的一点就是,等大大四一定要好好利用人文学院的资料室,那个地方就是一个宝库,每次去都有“看我找到了什么!”的激动心情。
冯:真的就是享受 享受美院的一切。


人文学院学习部、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