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侧记|张青老师: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撰写

张青老师: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撰写


2017年12月11日19点,法学院学术训练和写作规范课程第七讲在文汇楼3408教室正式开讲。法学院张青副教授为同学们讲授“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撰写”。

“新手上路不能找老司机辅导,老司机体会不到做新手的感受。”讲座一开始,张青老师便以“新手”谦虚自居,带领大家进入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撰写的思辨。

讲座共分为两部份:

1.如何选择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

        2.开题报告的撰写



如何选择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确定及实证研究与阅读关系     

 第一部分开始,老师就为大家明确了硕士论文和期刊论文的共性和差异性。期刊论文选题,越小越好,越具体越佳;而硕士论文,相对期刊论文选题来说,可以稍大,但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关于研究对象的确定,老师指出很多同学满脑子灵感想法,却无从下笔,其实是缺少阅读和经验的积累。老师很赞同赵春玉老师所说的:围绕一点去阅读与其相关的十篇文章,一定会有所收获,期望同学们去大量阅读。另一方面,老师也指出,同学们应在某个领域大量的阅读,但书籍却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本专业。如果同学们永远局限于本专业,看的书和别人一样,灵感也和别人相同,闻道有先后,同学们会永远比别的学者慢半步。建议学生们去大量阅读,包括交叉学科,甚至与专业无关的书籍。老师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书籍,不是法学著作,而是一位美国记者写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美]简·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对于实证研究,有的同学可能忽视阅读,认为只需要一些信息材料,不需要理论做铺垫,就能做好实证调研。实际上,理论积累的深度决定了调研的质量。专业的领域需要专业去研究,实证调研就是要抓住在有限的机会时间里,去询问更深入的问题,而不是随口问一些不需要调研就可以回答的问题,写千篇一律的陈词老调,做老生常谈的学问,这实际上是调研资源的极大浪费。实证调研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要有起码的阅读量,空有调研而否定知识量,就只会剩下一堆毫无意义的数据。实证研究是对理论知识掌握的超越,真正将实证研究做得好的,必定是以扎实的规范法学基础为前提的。

(二)从理论文献中发现问题,从实践中发现问题

针对如何从理论中发现问题,老师认为,首先确定同学们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再进行大量的阅读。平时持续保持阅读与实践调研,就能逐渐发现问题。推荐大家从中国知网中搜集正规的大学学报与核心期刊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把知名学者、权威期刊的文献找出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理论流派中的问题,就有可能“灵光一现”。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不是说完全一头扎进,而是进田野调研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要梳理清楚提出的观点和问题,思考能不能从学界之前的研究夹缝中有可创新的空间。针对如何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老师认为,灵感来源于实践,并推荐大家去阅读《崖边报告》。

阎海军:《崖边报告:乡土中国的裂变记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三)  检验研究价值

当同学们确定一个大致方向,去阅读和调研时,问题来了——是不是阅读和调研之后一定能写呢?这个答案并不必然。同学们所发现的问题并不一定具备研究的价值。因此,应从四个方面去注意:

1

理论创新的空间

思考从理论上发现的问题是否具有理论创新的空间。选题需要在理论上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和创新空间,敢于挑战和推翻。典型的例子,如苏力老师的著作,当众人忙于移植西方法律制度建设中国大陆的法制社会时,苏力老师的真知灼见如当头棒喝,提出法治的本土资源论,挑战了当时法学界认可的主流理论。所以,在学问上,同学们不应做“乖乖女”“乖乖男”,而应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苏力:《送法下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实践中的困境

同学们需要对实践有所了解。并不是所有实践中的问题都值得同学们去探索与写作,很多比较“大”“空”“泛”的问题不需要用一篇硕士论文来研究,纯技术操作层面的问题,也不具备理论意义和研究价值。


3

系统梳理既有的法律规范

在规范研究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包括规范的分析与理论的梳理。静下心来认真阅读经典著作。老师还提到梁启超书信中的摘录: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对于喜欢法社会学研究的同学,老师有些特别的建议:

法社会学的同学也要有系统的规范梳理。疏于对法律规范做系统的分析是法社会学的短板,忽视规范会使研究空洞,从而使法社会学研究变成社会学研究。只有关注学术前沿,熟悉规范性文件,对相关法律规范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梳理,才能发现问题,写好问题。


4

域外典型国家的立法和相关理论

     无论规范研究还是法社会学研究,都要注意域外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立法例。这写理论和立法素材的掌握有助于深化问题研究,避免不必要的争议。但在具体行文中要围绕论题对材料进行取舍,而非简单对域外理论和立法进行罗列。

开题报告如何撰写


(一)标题拟定

1

简洁大方——忌刍议、“试论、“浅论、“探析,等等

2

突出主题,庄重严肃——忌浮浮夸、与主题无关、故作高深

3

慎用副标题——能不用就不用,简洁大方即可

      

       老师以《文心雕龙》里对优秀文稿的要求为正例: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夸而有节,饰而不诬。义贵圆通,辞忌枝碎。文以辫洁为能,不以繁为巧。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引为奇。


刘勰:《文心雕龙》,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二)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1

选题缘由要反映时代背景

2

选题缘由要体现理论上的承继性

3

研究意义是在时代背景与理论继承基础上对问研究现实和理论价值之细化

(三)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

文献收集与阅读要力求全面

2

文献综述要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筛选出重点文献,忌面面俱到,漫无边际

3

要整体把握已有的文献资料,忌浅尝辄止,似是而非,基至曲解原意

4

行文方式上,可以根据文就与主题的关系,由远而近,有抽象到具体,由宏观到微观,同时重点综述近、具体、微观层面的文就

5

在综述的基础上要对整个研究从进路、方法、内容,结论、逻推推理等各层面予以深度评析,找出并理解不同理论范式的不同点、相同点,分析其局限性,从而为问题之研究寻找出突破口,所谓创新性亦在此可以不言自明

四)创新点、框架与参考文献

1

创新点应直接源自于文献综述,而非凭空社撰,忌空泛、千篇一律

2

创新点应条理化,不宜含混其词

3

文章框架应围绕主题展开,逻辑结构和层次清晰,前后连贯,忌为拼凑字数而安排大量无关内容

4

参考文献必须权威,体现出前瞻、学术、严肃、专业和严谨,忌用通俗教材、非学术期刊、非正式网站等资料

5

参考文献必须规范,切忌中西结合、混搭,虚假注释


张青老师在讲座过程中不断以自身为例,反复强调阅读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去进行大量的阅读,甚至是一些与专业无关的书籍,让小编不得不想起梁文道先生说的一句话,“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种时刻。”



当讲座结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有所感悟,也还有同学仍然惘然,不知如何选题,而也正如张青老师在讲座中提及的梁启超先生书信,有一封信专门提到:

“求学问不是求文凭,总要把墙基越筑得厚越好。凡学问最好是因自己性之所近,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你的思想近来发展方向我不知道,我所推荐的学科未必适合你,你应该自己体察做主。我很怕我的话扰乱了你治学方向,所以赶紧寄这封信。”

衷心祝愿同学们都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有所创新与发展。

 

无须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撰稿:何有香

摄影:何有香

审核:潘鑫

编辑:彭浅



法学院学术训练和写作规范课程→    往期回顾 

讲座侧记︱牟军老师:期刊论文写作的重点和难点

赵春玉老师:法学论文的选题:问题、命题和标题

讲座侧记 | 知屋漏者在宇下 ——李娜老师:田野调查

法学院学术训练和写作规范系列课程|文献检索与资料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