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毕业论文后记

整理电脑,看到自己读研究生时期写论文的文件夹,思之怅然。弹指一挥间,五年已经过去了。毕业之后,再也没有写过一篇像样的学术论文。硕士毕业论文大概整整写了一年,将近九万字。回想那段时光,过程似乎并没有多少快乐可言,但最后能得到一二师长的肯定,也算没白费笔墨。也就是那个时候,养成写札记的习惯。读一本相关的书,都要把切近论文主题的内容札记整理,这是做学术的一种方法。只是,现在自己很少能静下心来,围绕一主题作精又专的研究了,更多地是在做普及的工作。有时想想,这种状态大概不可取,毕竟学海无涯,有时候不去做一点研究,可能会与知识的新陈代谢脱榫。九万字的论文,估计是没多少人愿意看的,中国知网里似乎有收录,这里贴出来的是论文后记,估计是大家最有兴趣看的一部分了吧。


硕士毕业论文后记

文/XP


在华师大研究生宿舍楼下撸猫

每看一本书,总喜欢先翻阅序言与后记,多半序言是文章的再思与总结,后记则大多除了感谢,只剩感谢。虽只剩感谢,但我却喜欢看这感谢的文字,一是因为现在多数人文类著作只有后记才显露着人的痕迹,破除了各种云里雾绕的理论和不知所云的后现代话语,真正让我感到著作的独立生命;二是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得以一窥作者的神秘,知其有所为和不为,借此对论著作同情之了解。等到我写后记的时候,才知道通过短短一二页的序言与后记哪能知其人与知其文。人之复杂性与文字形成之后的独立性,都使得那些想与立说之人处同一境界的读者终究会产生隔阂肤廓之感,不过这不正是人文学的魅力所在吗?


从徽文化之地到海派大世界,于我而言是个不小的环境改变,不仅在经济的发展程度,更是思想文化的冲击。刚来沪上,并没有对这座城产生多大好感,从火车站颠簸一个多小时的公车来到华师大闵行校区,面对工厂般的校园建筑,顿时心灰意冷。但等到不得不离开这座城这所校,又顿生不舍与留恋。舍与留之间是认同与记忆的发酵,认同的是这里学术风气和精神气质,记忆的是这里的人和事。因为有认同,所以有归属感,因为有记忆,所以这种归属感不会因远离此地而消逝。


我很感激,自己会是“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第一届毕业生,也很惭愧,自认没有领会透“思勉”的通识与人文精神,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问题。


我很感激这里的每一位传道授业的师长,首先需要感谢授业恩师杨国强先生,忝列门墙,是我的幸运。喜欢听先生把近代史上一地散碎的文辞用自己的思想和理解串起来,喜欢看先生把律师文书般的简白史料化成文采斐然的文章论著。先生对我的影响不仅在学术上,也是为人上的。毕业论文的题目便直接启发自先生的一节课,先生对论文的深刻见解原本会使我的论文不再平面而显得立体,但我知道我实际做的并不好,这都因我个人能力有限。


我还要感谢、刘擎和高瑞泉三位先生,三位先生关于中国与西方近代思想史、哲学史的课程使我获益匪浅,也对我论文写作帮助极大,使我能在整个思想史的背景下来发现新视角和新问题,如果论文能稍显思想厚度与宽度,那也是这种思想史训练的部分结果。陈映芳教授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我论文提出宝贵的意见,给了我莫大的帮助。


除此之外,当然要感谢我的家人,据说新的“不孝有三”,即“学文、读研、没对象”,如此真是无言面对老父老母了,好在有父母的理解与关怀,才能有如此神奇般的几年沪上经历。


2012年4月18日于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