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论文大多数是自己人引用的

元宵节之前我会转一下我觉得有意思的观点给大家,元宵节之后我们团队再开启学习生物信息学之路。


来源|科学网博客

我经常看到科学网上有人提及国内许多单位把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档次作为提薪晋级的考核指标。 论文的档次是以影响因子为标准,甚至还要看论文被引用的次数。

    我对国内这种做法不是很清楚, 也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国家, 对社会,对科研工作者有什么正面的作用。

    我本人在美国的将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在读博士期间发表了几篇论文外, 后来一直在私企任职, 很少发表论文。美国的私企是以业绩评估为提薪晋级的依据, 不是以论文为标准。私企的业绩评估是以个人的言行举止和科研成果为指标综合考量的。

    有的人说只有论文具有可度量的实际标准,因而, 以论文作为考核的指标是简单易行和客观公正的。

    这样的说法虽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凡事走极端必然导致片面性。 这种片面性可能有利于一些具有写论文特长的人。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一个人一旦在某种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以后在同种类的期刊上发表轮文就比较容易了。而且, 我进一步发现, 科技论文在多数情况下是被“自己人”引用的。

我这里提及的“自己人”是指:

  • 论文作者本人。

  • 论文作者的学生。

  • 论文作者的师兄弟或者师姐妹, 就是在同一个导师实验室读研究生和完成研究生学位的, 由同一个导师培养的所有硕士和博士生。 他们毕业后到其它实验室从事相关课题的研究, 其研究领域十分接近, 所以,在获得研究结果发表论文时就会引用原先实验室已经发表的一些论文。

  • 论文作者的同事。 就是在同一个系的其它博导教授, 这些博导教授从事的科研项目非常接近, 所以, 通常会互相引用。 我记得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植物病理系以研究植物致病疫霉菌而著名, 系里有好几位教授都是搞这方面的研究, 因而,他们的论文都是互相引用。

    要是读者们不相信我说的, 那么我们可以验证一下。 我们就拿大家最熟悉的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为例,他经常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你们可以去查看一下, 他是否在这些论文中经常引用自己已经发表的论文。首先声明一下, 我从来没有读过施一公教授的论文。 这主要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不一样。要是施一公教授在他近期发表在各种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没有引用他以前已经发表的论文, 那么, 我是一只井底青蛙,算我自负和见识少。垂询!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部分信息援引自网络。本公众号发布的图文一切仅为分享交流,并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所有援引自网络的部分,其版权归原作者、原公众号或原网站所有,如有涉及版权敬请及时告诉我们,定将及时删除或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