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治疗界 新青年】李欣:我的论文发表经验分享


时间飞快,硕士时光转眼即逝。三年来,导师刘宇教授和王雪强老师给我太多的鼓励、包容和支持,让我逐渐敢想、敢做,最终在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各1篇。


我的论文发表经验分享
1
  前言


时间飞快,硕士时光转眼即逝。三年来,导师刘宇教授和王雪强老师给我太多的鼓励、包容和支持,让我逐渐敢想、敢做,最终在硕士期间发表SCI论文和中文核心论文各1篇。我的硕士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物力学,发表的SCI论文是一篇Meta分析,题目为《Whole-BodyVibrationExercise for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Meta-Analysis》,发表在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Alternative Medicine (IF:1.88)


下面浅谈一下我的SCI论文写作与投稿经历,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帮助。


2
  选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篇文章的选题上,王雪强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众所周知,无论是临床还是基础科研,最关键的是idea,idea的出台决定了科研水平和文章档次。高水平的科学家一听你的科研课题和方向,就能判断你的科研水平。因此,获得好的idea是至关重要的。新手上路很可能在苦思苦想了很久之后得到了一个自以为很好的idea,却发现是别人十几年前就做过的工作。我的导师刘宇教授经常教导学生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就是说要在之前的研究基础上去开拓自己的思维,寻找研究的突破点。了解“之前的研究基础”就需要大量地、仔细地阅读文献。对于Meta分析来说,一个恰当的选题既要求立题新颖(近几年没有类似主题的文章),又需要有足够的热度(纳入文献的篇数和质量决定了Meta分析提供的证据水平)。因此,初期的运用关键词进行检索的这一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3
  写作

再明确主题之后,论文的写作过程需要一气呵成。对于Meta分析来说,写作的过程包括检索策略的制定、系统性的文献检索、文献的筛选、数据的提取、文献质量的评价、数据的合并,最终获得森林图和Meta分析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Meta分析要求检索策略要全,检索数据库应涵盖主流的中英文数据


库,检索过程和筛选过程应进行详细记录,文献质量评估要客观,数据提取和合并要仔细。完成初稿后,由于语言问题需要进行1~2次语言的润色,最后进行投稿。。


 

4
  投稿


首先要强调的是,目标杂志的选择应该是在写作开始之前。在结合自己的主题选择好目标杂志之后,建议选择该杂志已发表的一篇与自己主题类似的文献作为格式范本。投稿之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该杂志的投稿须知,按照要求对文章的大标题、正文、图片、表格、附件等进行格式修改,并按照要求提交文稿及相关附件,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不同的杂志审稿周期也不同。我的这篇SCI文章在第一次投出去的1个月后被直接拒稿,同时也收到审稿专家的一些建议。在面对被拒时,首先要理解被国际期刊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保持良好心态;其次,应当感谢编辑和审稿人的意见和义务工作;还可以询问副主编,自己可以怎样处理这篇论文最合适(重投/改投/撤回),或者继续新的研究或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杂志。我选择了最后一种,重新锁定新的杂志Evidence-BasedComplementary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此后,在根据杂志的投稿须知进行格式修改的同时,结合上一次失败的经历,对审稿人建议修改和补充的部分进行完善(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Cover Letter的修改)。所有附件齐全并完成修改之后,我开始了第2次投稿。

第2次投稿过程相对比较顺利,在与编辑和审稿人的来往邮件中,既要自信又要谦虚。尊重审稿人和编辑对于最终的顺利接收至关重要。在4个月的时间里,我与编辑共有28封往来邮件(如图为部分邮件),论文在经过一次major revised之后,顺利接收。需要注意的是,接收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后期的校对工作一定要仔细再仔细,每一篇发表的论文都将陪伴我们一生,因此要逐字逐句地校对确保万无一失。




 

5
  总结

总而言之,这篇论文的顺利发表,离不开刘宇教授的指导和王雪强老师的悉心带教。SCI文章要求高,但同时我们也要相信自己,天道酬勤。做科研不要马虎,整理数据要苛求准确,文献的归纳和记录、图形和表格的美化、语言措辞的严谨皆是学问,要做到处处留心。


以上是本人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对同行们能有一点帮助。最后祝大家都能早日发表论文,早日体会到科研的快乐! 。



 

 



中国运动康复网是中国运动康复科普公益平台,主要目的:1)面向社会公众宣传康复治疗的重要性;2)传播损伤、疾病预防和治疗知识;3)推广运动康复治疗新技术、新理念。

欢迎以运动康复为主题的原创作品投稿(word和PPT均可),可通过邮箱投稿(邮箱:qiang897@163.com),同时投稿者请把您的简介和照片一并发送。感谢您为运动康复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