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进展】沈锡辉教授团队在NC发表论文

    继2017年2月28日在PNAS发表文章揭示细菌六型分泌系统(T6SS)转运锰离子的机制并获得Faculty of 1000 Prime推荐后,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学院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锡辉教授团队关于细菌六型分泌系统转运铁离子的最新成果。

请输入标题     bcdef

    论文以“A Pseudomonas T6SS effector recruits PQS-containing outer membrane vesicles for iron acquisition”为题,由重点实验室沈锡辉教授团队、韦革宏教授团队、以及香港科技大学钱培元教授和普渡大学罗招庆教授实验室合作完成。重点实验室博士生林金水及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张伟鹏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沈锡辉教授为文章通讯作者,本文的共同作者还有成娟丽(博士)、杨旭(硕士生)、朱凯祥(硕士生)和生命学院王瑶教授。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先天免疫系统攻击铜绿假单胞菌的两个重要手段是限制细菌对铁的获取及合成高毒性的活性氧自由基。本研究揭示了H3-T6SS基因簇在铜绿假单胞菌PAO1克服宿主铁扣押屏障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铜绿假单胞菌H3-T6SS通过分泌效应蛋白TseF以识别外膜囊泡中的信号分子PQS,并通过与外膜铁转运蛋白FptA和OprF协同而实现对细菌外膜囊泡的招募并获取其中的PQS铁,这一复杂的铁获取途径将T6SS,细菌外膜囊泡,群体感应信号分子及外膜受体有机联系起来,并首次揭示了细菌外膜囊泡的招募机制,且与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其所蕴含的生物学意义有待今后更为深入的研究。

请输入标题     bcdef

    论文审稿人认为该研究是铜绿假单胞菌铁转运领域的里程碑研究(The manuscript reads very well and the data are extremely interesting. I read it with great interest and I think that it will be a milestone in the field of iron uptake by P. aeruginosa.),为细菌铁转运领域带来了多方面的创新性认识。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请输入标题     bcdef

沈锡辉教授长期从事微生物环境适应机制研究,近5年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F=11.329),PNAS(IF=9.423),PLoS Pathogens(IF=7.003),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IF=7.093),mBio(IF=6.975),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IF=5.932)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40余篇,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广泛关注。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053)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英才培养计划(2452015100)资助。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