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穿越到现在,黛玉或许会打趣“我哪里就疯了”

“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熟不熟悉?说没说过?像不像那个谁……没错,这就是近日风靡网络的“林黛玉发疯文学”的代表性句子。

所谓“林黛玉发疯文学”,其实就是网友模仿林黛玉的语气、口吻,套用其带有显明个人风格的语句,温柔而又娇嗔地来抒发自己内心所想的一种表达方式。从网上流传的句子来看,其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大都带有戏谑性,有自嘲,有讽人,有吐槽老板无偿要求加班的,有抱怨甲方一遍遍要求修改文案的,还有调侃朋友“流连花丛”的……据报道,还真有网友利用这种方式成功让客服退款的。

真心喜欢也好,跟风随大流也罢,总而言之,在众网友的推波助澜下,“林黛玉发疯文学”一度登上了热搜,话题阅读量高达1.2亿次。

支持者将其称为“阆苑仙葩式文学艺术”,认为这是一种文字美,既享受了独特的文化趣味,也实现了与外界的和解,是一种非常好的情绪宣泄和表达方式,不仅能委婉地抛出问题、提出意见,化解直来直去“社死”的尴尬。同时,在合理的范围内引用经典文学格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家对古典文学的兴趣,让其与时代结合而变得生动、活泼,是对经典文学的现代化传播,值得鼓励。

反对者则视其为“碰瓷文学”,认为这是对经典的亵渎和误读,是在流量思维的主导下,污名化林黛玉,如此东施效颦、照猫画虎,会将经典带偏。另外,凭着对林黛玉人物性格的一知半解,突出放大其苛刻、敏感的一面,看不到其身上的浪漫和诗意,会让人只识林怼怼而不知林黛玉。

不过,在争论之间还有一种理性的声音。“虽然学来学去有点阴阳怪气,但大多数人内心还是喜欢林妹妹的。”“火了吗?那可是好事,现在有几个年轻人看红楼?”……很多网友都希望借此热度能真正引起人们对经典的重视,真能促使人去认真读一遍《红楼梦》,“也不枉使唤了林黛玉”,也算是功德一件。

“我脑海中居然自动播放了一遍林妹妹的语气和表情。”就像这位网友一样,第一次看到或听到“林黛玉发疯文学”时,你脑海里是不是也闪现过这样的画面。而就像曾经流行的“一句话证明你读过《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一样”,不妨将“林黛玉发疯文学”也作此解,大可不必争论谁是谁非。大胆想一下,如果真能穿越到现在,或许黛玉也会打趣一句:“我哪里就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