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故事荟|我有超能力

人们渴望获得更多黄金,并把这种渴望带入想象中的世界。

古希腊存在于公元前8世纪,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明延续的650年间,孕育出西方神话体系中重要的支脉――希腊神话,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我们也在当中看到了最早的“金手指”。

在希腊神话中,有位弥达斯王。有一天,酒神和森林之神来到皇宫游玩,弥达斯王盛情款待。二位神明玩得很开心,此时酒神许诺,可以满足弥达斯王一个愿望。

弥达斯王喜出望外,就请求赐予他“点石成金”的能力。酒神应允了,从此弥达斯王只要用手指轻轻碰到任何物件,这物件立马变成黄金。不过很快,弥达斯王就后悔了,他放进嘴里的食物变成了黄金;前来慰问的女儿也被变成了一尊金像。

弥达斯王痛哭着向酒神祈祷,请求解除这项能力。酒神说:要解除这个能力,只能去帕克托罗斯河洗手。于是弥达斯王赶紧跑到河边,双手一伸进河里,手里就产生了大量沙金落入河中,他也就失去了点石成金的能力。正应如此,帕克托罗斯河也变成盛产沙金的河流。

古希腊神话中,弥达斯王的手指,就是“GOLDEN FINGER”,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金手指”,寓意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然而万事满则溢,盈则亏,好在弥达斯王能够及时醒悟,犹未晚矣。

说完了公元前8世纪的欧洲大陆,我们把视角切换到17世纪的中国。

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清朝,有一位年方20便以县、府、院三试头名的成绩当上秀才的年轻人――蒲松龄。

蒲松龄40岁时,起笔写下《聊斋志异》,并被后世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在这其中也有“金手指”的故事……

周生度化成仙后,其弟为人老实憨厚,不善治家,家中清贫。有一天醒来发现床头有一封书信,仔细辨认后发现是哥哥的笔记,打开之后并无其他,只有一枚“爪甲”,长约二指,可以点石成金。由此,周家在弟弟的治理下,变成了大富之家。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极具才情的艺术创造,他将难言的情感,带入自己编织的奇幻故事中,在荒诞不经的世界里,明确正义与爱的定义。

书中讲述周生成仙后,并未忘记家中亲友,老实憨厚的弟弟最终摆脱贫困,善有善果,“正义与爱”也终将得到回报,反映了中国人民最深层朴素的情感。

我们继续跟着时间往前走,来到了18世纪初期的德国,有一对名叫格林的兄弟,在他们所写的童话故事中,有一种拥有超能力的小妖灵……

从前,有个磨坊主,他的女儿长得美丽无比,而且聪明伶俐,因而她父亲总是不停吹嘘她。有一天,磨坊主应召进宫,他对国王吹牛说,他女儿能把稻草纺成金子。国王便召见这位姑娘,要求她把一屋子的稻草纺成金子。

姑娘无可奈何,愁肠百结,于是就放声大哭起来。正在这时,屋门突然打开了,一瘸一拐地走进来一个小矮子,问清缘由后,以姑娘漂亮的项链作为酬劳,帮助了这位可怜的姑娘,用纺车和双手将满屋稻草全都纺成了金子。

了解完光怪陆离的神话传说,而现实世界的人们却一直在用一腔热忱,来搭建通往神话的桥。我们不会试图摘月,而是要月亮奔我们而来。

现实与理想的鸿沟,只能用一次次的尝试来跨越。理想的世界里的“点石成金”,在现实世界中并非虚妄。地球上的人们为了制造出“金手指”,开展了长达两千五百多年的努力。几乎全世界、各时期的文明都开展过这项研究――炼金术。

随着时间的发展,炼金术由最初的冶炼贵金属,发展为一门哲学思考学说。其中心思想可归纳为:将一物转化为另一物,其目的是使事物进行发展并臻至完美。转化的范围十分宽泛,不止聚焦于物质,或者说“形体”的改变之上,亦包含思想层面。

黄金,稀有且珍贵,人们希望拥有更多的黄金。然而现实并不尽如人意,于是人们在臆想的世界中赋予众人点石成金的超能力,弥补现实里对黄金的遗憾和渴望。此时黄金已不仅仅是世俗的财富追求,更多的是代表着人们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