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国内的导师和学校这么计较论文署名?

点击上方“中国硕博英才网”关注我们

信息来源于:科学网(倪思洁)

(图片来源:pixabay)


5月24日,佐治亚理工博士后李亚峰在科学网博客里,分享了她的一位朋友遇到的烦心事——论文署名之争


李亚峰在博客里写道,她的朋友在博士第四年争取到了国家公派德国留学的机会,经过一年努力,发表了两篇领域内重要成果,然而,因为这两篇文章没有署国内导师和国内单位的名字,博士论文答辩时“院领导们直接忽略他的研究本身,而是针对署名问题对他大加批判”。


论文署名惹争议,似乎是学术圈里经久不衰的话题,可问题是,为啥国内的导师和学校这么计较论文署名?

两派声音:博士的做法到底对不对?


博文中,李亚峰给出了朋友当初没署导师和单位名称的原因:“德国导师给他摆出了三条理由:


一,国内导师和单位并没有参与课题的讨论和开展;

二,国内导师和单位并没有资助课题的进行;

三,国内导师和单位并没有资助你出国,而资助你出国的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署名)要求我们已经满足。”


就在博文被科学网编辑首页置顶时,讨论热度一路飙升并分成了两派。


一方认为博士不给导师和原单位署名不厚道。


“不挂国内导师的名字肯定是不对的,为人不厚道。万丈高楼从地起。国内四年的读博已经为这一年内发的两篇论文准备好了,大部分工作应该基本完成,只是在国外成文而已。”

——一位来自信息科学领域的网友


“阿凡提去饭店吃饭,要了一盘馒头,当他吃完第四个时,才感觉到吃饱,他付钱时只给了掌柜一个铜板,老板非常生气,说你明明吃了四个馒头,应该付4个铜板啊!阿凡提说,亲爱的买买提先生,虽然我吃了四个馒头,但是最后一个才让我吃饱的啊。”

——长安大学信息学院副教授徐志刚则在评论栏里点评道


(图片来源:pixabay)


另一方支持博士的做法,或认为是否署名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事人是到德国交流学习,隶属单位仍是国内单位,没有填写国内单位是不合适的。国内单位虽没有出钱,但是派人参加了。导师是否署名应该遵循国际惯例,若对论文本身没有具体贡献,没有署名就是对的。”

——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刘山亮评论


“就我个人的观点,100%支持德国导师的做法。这很科学,也很实事求是。科学精神的一个关键就是尊重事实。”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孙强

国际做法:论文作者要有实质性贡献



例如,耶鲁大学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


“科学论文或学术论文的作者应限于那些对其智力内容有意义和实质性贡献的个人”


“第一作者一般是开展研究的核心实验者,通常,这个人也会是论文初稿的撰写者”


“每位合著者都有义务考虑其在项目中的角色,以及该角色应该获得署名,合著者应当审阅和批准手稿,至少要审阅和批准与他们角色相关的内容”。


(图片来源:pixabay)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也在其“作者身份指南”的第一条明确指出:


“每一位被列为作者的人,都应该对这项工作作出实质性的、直接的、智力上的贡献”


“荣誉或客座作者是不可接受的”


“资金的获得者,以及技术服务、病人或材料的提供者,尽管可能对工作至关重要,但其本身不足以证明其作为作者的正当性”。

导师无奈:“吃相是难看点,但顾不了那么多”


(图片来源:pixabay)


科研环境不仅迫使导师们要在学生论文上署名,而且还逼着导师们关注署名顺序。


“国内评价科研成果时,要求填写是否是论文的第一作者,这极为不合理。。


张新民说,他在国外工作时,按照国外研究机构要求,论文署名以姓名首字母为序,所以姓名以“Z”为首字母的他,名字永远被排在后面。回国后,他带学生写文章,仍依据这一习惯,把自己的名字放在最后。


这样的署名方式原本没毛病,“但是,每当申请填表时,总是会问是否是第一作者,难为人!”张新民感慨。


由于学生也要发表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才能毕业,如此一来,导师和学生反倒成了竞争者。“这些规则就是在制造矛盾、影响合作。”张新民说。


受到影响的还不只是师生间的合作。“国家公派留学的本意是相当好的,只是各单位具体执行时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让国家公派的初心没能达成。希望情况能早日有所改善。”李亚峰说。


参考资料:

1、KevinStrange文章:

https://www.physiology.org/doi/10.1152/ajpcell.00208.2008


2、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作者署名指南:

https://www.hsph.harvard.edu/faculty-affairs/authorship-guidelines/


3、耶鲁大学作者署名指南:

https://provost.yale.edu/policies/academic-integrity/guidance-authorship-scholarly-or-scientific-publications

 

  • 记者注:感谢科学网博主李亚峰对此文的帮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不妥请联系shuobojob@126.com。

欢迎将信息转发分享给您的同学朋友!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 更多信息请点击下方“阅读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