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后记【季铄人】

6月的毕业季,对于多数毕业生并不是一个轻松的时间段,除了要应付艰难的论文答辩和繁琐的毕业手续,还要为踏入社会做准备,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程奔波、操劳。此时的我,静静坐在书桌,回想过去5年在华政的求学经历的同时,想起了我入学时常常听到的一句话:“不忘初心”。“初心”是什么?我相信,“初心”可以内化为对真理和至高道德水准的那一份纯真的坚持;而其外部表现,就正如易卜生所言:“你最大的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无论你身处何地、何时,无论你身处顺境还是逆境,坚守这一份“初心”将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回想过去这些年的求学经历,点点滴滴的回忆涌现在眼前。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资质平平,学习成绩也一直无太多亮点。父亲在经历了多年的职场打拼之后,毅然决定从事法律行业,在将近40岁的“高龄”开始了法学专业的自学,并在几年后完成了通过司法考试这一“壮举”。那时懵懂的我,才刚刚完成中考,还并不清楚这一刻的意义。实际上,正是从这一刻起,我也开始在耳濡目染中开启了自己的法律生涯。

其实也就在几年前,我才刚刚从一所普通的职业学校毕业,是通过自学完成的本科。当时给我自己的定位仅仅是尽快通过司法考试,找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随后,在机缘巧合之中,我来到了中国法学教育的顶尖学府——华东政法大学,并一口气读到了博士。这样的转变成为了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如今,进入华政学习和生活已经过去了5年,这5年的时间也许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实现了我求学的梦想,奠定了我今后在事业和婚姻家庭上的基础,浓缩了我几乎全部的青春年华。

直到现在,我还十分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踏进华政校园时的场景。那是2013年的春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开始了研究生入学的复试。之所以忐忑,除了对于面试感到紧张这一还算正常的原因,其实最主要的是因为我之前并没有接受过全日制的法学教育,基本全是靠的自学,期间没有老师指导,也没有同学交流,所以我也不清楚我的水平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档次。而华政是全国最著名的法学院校之一,历史悠久,是所有法科生的求学圣地。当我漫步在华政校园时,我看到了各式各样的法学研究中心、法学教育基地等等,让我感觉到被抛进了法学的海洋。我一边发出由衷的感叹和惊喜,一边却又暗自担心:我这样的特殊身份能得到华政的认可吗?我这样不自量力的报考华政是不是有些高攀了?尽管如此,我还是硬着头皮踏进了复试的考场。幸运的是,复试的老师非常和蔼地接待了我,我也一鼓作气完成了所有的复试考核,随之敲开了进入华政的大门。从此,我的人生也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华政也成为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开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后,我非常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求学机会。我如饥似渴的在这法学的海洋中学习,不放过任何一次与老师的交流机会。每天,我穿梭在宿舍、图书馆和食堂,但我从不感到疲倦和枯燥。同时,与老师和同学们的课外实践让我这个小城市来的人第一次领略到了上海的繁荣和现代化。这些熟悉的画面和声音编织成了一幅美好的青春回忆,在我的脑海中重复播放。无论是书本中的知识,还是实践中的技能,亦或是看问题的高度,我都有了质的飞跃。虽然硕士的学习时间只有2年,但我仍然感觉收益颇丰。

在这期间,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杨玲副教授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帮助,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修改我的作业,无论是内容上的问题,还是格式上的瑕疵,她都面面俱到;在她的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同时,杨老师还时常找我谈心,对我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让我颇为感动。基于这些原因,也就是这个时期,我坚定了继续读博士的梦想。为此,杨老师向我推荐了华政的副校长林燕萍教授。我还记得那是2014年的暑假,杨老师特地给我打电话,让我赶紧把准备好的材料交给林校长。在被录取之后,我也立即告诉了杨老师,她当时对我说:从现在起,你就应该以博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我真心为你感到高兴!直到现在,杨老师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态度和品质我一直记忆犹新,除了道不尽的感谢,更重要的是她一直是我值得借鉴的榜样。每当我遇到困难,想打起退堂鼓时,杨老师的鞭策总是会在耳边响起,让我又重新振作起精神,勇往直前。

硕士毕业后,我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当时,下定决心读博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大,周围的同学早已在职场打拼多年,可能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而读博士的我可能还在学校内为了毕业而发愁;另一方面,攻读博士意味着今后将很有可能从事学术研究,这是一项辛苦而又清贫的事业,很少有人能一路坚持下来。当时的我也同样有着这样的疑问,对于将来还摇摆不定。但是在我见到我的导师林燕萍教授之后,这一切焦虑似乎都烟消云散了。

初次见林老师是在硕士入学后的开学典礼上,林老师在讲台上致辞,我坐在很远的位置,没法仔细观察林老师,但是她在开学典礼上的发言依旧令我记忆深刻。当时她说:已经成为硕士研究生的你们也许不用再为国家线的高低而发愁,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就可以无忧无虑地度过研究生阶段;相反,研究生是一个新起点,你们要继续拿出饱满的热情,创造新的高度……她的发言虽然语速不快,语气也不重,但从中可以感觉出她对学生不容妥协的严格要求。

真正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林老师是在经过杨老师推荐以后,林老师邀请我去她的办公室。她的办公室安静而典雅,里面弥漫着一股艾草的香味,让人一进入就感觉到轻松祥和。我初次拜访林老师后的时间并不长,期间也未曾涉及到深奥的学术理论,相反,她还十分关心地询问我的个人情况,并耐心地向我解释博士入学考试的内容,哪些地方是需要注意的等等。在这次谈话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林老师那从容优雅的态度,我私下感觉:林老师必定是对生活有特殊见解的修行之人。我也突然间领悟到:如果能跟随林老师学习,达到她的那种人生境界,又何必为职场升迁、学术探索之路等问题所困扰?

带着这股信念,我开启了博士生涯。在博士学习期间,我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各类知识、积极参加各类学术活动。虽然我已经对做学问的难处有了一定的预判,但是只有当我身临其境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其中的压力。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参与课题研究,我都要担负起比硕士阶段更大的责任,我也真正品尝到了学术大师常说的坐冷板凳的滋味。

幸好,在林老师的关心和指导下,我还算比较顺利地完成了各类科研任务,让我的知识架构变得更为立体、饱满和深入。虽然辛苦,但每当我遇到难题,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生活中的,林老师总是会用最简短的语言给我建议。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我在查找资料时需要用到一个数据库,但学校账号却不能提供所有的权限,我当时只是随口一提,但林老师毫不犹豫地跟我说:需要哪些资料,不管是纸质的还是电子版的,你列一张清单给我,我让图书馆帮你买下来。这样的照顾顿时让我感到暖意浓浓。无论我有什么想法,林老师从不表示反对,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我完成目标。在学习上,她如严父一般严格要求;在生活中,她则像慈母那样无微不至。在林老师的身上,我真正体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当然,学术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也深知我的研究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一点上,我会不断努力,力求进步。

在华政的这5年,除了个人能力的提升,华政还给我另一份意外的惊喜,我在这里寻得了我的另一半。更加值得珍藏的是,在20171118日,我们参加了华政为纪念65周年校庆而举行的集体婚礼,让我们的婚礼和以后的人生都深深烙上了华政的印记,这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在读博期间的2016年春天,我亲爱的外公外婆相继离世;他们未能见证我博士毕业,令我十分悲痛和怀念。而就在几个月前的2018326日,我的儿子——季善渊小朋友也已经于2018326日健康出生。他的到来为我们家庭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和快乐。这让我感受到,生老病死的循环往复是大自然的规律,每一代人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将是人类社会和家庭前进的动力。

衷心感谢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各位老师和前辈对我的指导和关心。感谢林燕萍老师、杨玲老师、张磊老师、李伟芳老师、王虎华老师、管建强老师、贺小勇老师、朱榄叶老师、刘宁元老师、杜涛老师、丁伟老师等各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尤其还需要感谢张磊老师一直以来对我的工作、学习和家庭上对我的关心,感谢李伟芳老师对我的帮助,感谢王虎华老师对我的学术指导。此外,还要感谢我的外教Mitzi老师在学业和生活上给我的建议。同时,还要感谢我的各位同窗好友对我的帮助,感谢史红梅、张阳、赵忆怡、张政、黄炎、王徽、刘莹泉、钱芳、张茜、郭静祎、王永坤、谈晨逸、欧阳天健、陈雷、姚樹、陈骏、胡荷佳、张瑞等同学与我共同度过了这段值得回忆的时光。还要特别感谢我的辅导员宋玲老师对我的帮助。此外,我还想感谢我的夫人李春芬在我读博期间对我的包容和关怀,让我时刻感受到家的温暖。感谢我的父母一直以来对我的关心和支持。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我为什么而活》一文中说过,他的一生由三种激情支配着,其中两种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此我深有同感,在华政的这5年,我已经体会到了这两种激情。而如果要我说在华政这5年最大的收获,我想那一定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渴求与探索。正如胡适在《我的儿子》一诗中所说:将来你长大时,这是我所期望于你:我希望你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身为华政学子,我会努力坚持对真理的探索,寻求至高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这个物流横流而又无法独善其身的社会中,唯有坚守道德底线,勇于创新,才是我们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最佳回应。我相信,这是我们不能忘却的“初心”

 

季铄人

20186月于华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