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古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侧记(二)



 

524日,苏州大学文学院2018届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第一场、第二场及第三场在文综楼5339会议室举行。参与论文答辩的委员有:王宁教授、罗时进教授、艾立中教授、赵杏根教授、曾维刚教授、杨旭辉副教授。七名古代文学的硕士研究生参与了此次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期间,首先由各位研究生简要阐述自己学位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创新点等内容。答辩委员针对论文的选题、论证思路、论文格式等问题进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以供同学继续完善。然后,答辩委员对该研究生论文进行提问,研究生进行作答。所有同学答辩结束之后,由答辩委员会经过商议和不记名投票表决,一致认为七名研究生毕业论文行文规范、论证完备,均已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同意通过硕士论文答辩。

 



此次论文答辩,是对本届古代文学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专业知识、理论素养的一次检验。七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无论在选题还是论证方法上均各不相同。在选题方面,有对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如:胡祥同学的《新旧交替中的传统文人庞树柏研究》、有对文化家族的研究,如:何忠华同学的《江南文学家族的蒙学教育与文学养成——以清代江南为中心》,有对文人集群与诗歌总集的研究,如唐莉《清代江南乡镇文人集群与诗歌总集研究——以苏州府为中心的讨论》,有对文学现象、文体样式的整体研究,如洪楠同学的《明清格律谱之集曲研究》、周艳同学的《明清格律谱之衬字研究》,马瑞霞同学的《晚清域外题材诗歌研究》,郝文静同学的《明代小曲研究》。

 

 

这些选题以新的角度与视野去审视文学作品与文学现象,有的选题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使用新的方法、新的材料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拓展。在研究方法上,有的重于文本批评,有的长于文献考述,有的善于理论阐释。何忠华同学的论文分别从纵向与横向展开研究,凸显蒙学教育与文学养成之间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同时表格的使用十分出彩,表格化的提炼,提现其逻辑框架。唐莉同学选题的创新,地方性诗歌总集研究,郡邑类诗歌总集的创新展现出雅俗特质,对清代文化多元化的推动。洪楠同学对明清集曲的创新,立足于集曲研究现状,归纳集曲家的观点,学理思辨性很强。周艳同学立足于戏曲文本的考察,揭示了衬字的趣味性及戏曲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胡祥同学个案的研究,揭示其扎实的文献功底与思辨能力,同时,马瑞霞、郝文静同学体现出较高的文献辨析能力。总而论之,此次答辩,七位同学为我们呈现出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此次论文答辩,使师生间进行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各位答辩委员对同学的论文进行了认真的阅读与分析,从选题的角度、论证的逻辑、行文的规范等各个方面为同学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大到论文框架的设置,小到标点、引注的规范,可谓面面俱到。通过答辩委员的分析与评价,各位研究生加深了对自己课题的认知,也更深刻地认识到论文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写作大有裨益。


本次答辩圆满结束,七名古代文学的研究生均通过论文答辩,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图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