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背后的故事(七)



导语


各位皮肤科同仁,大家好!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推出【SCI论文背后的故事】栏目,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 SCI )于1957 年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 ISI)在美国费城创办,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 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 SCI 最为重要。小编将推出系列文章,与您一起分享SCI论文背后的精彩故事,欢迎全国皮肤科医生踊跃投稿,一起分享!


SCI路上,我们共勉

非常荣幸能成为冉玉平老师的学生,成为冉老师的学生也是一种偶然。我们那一年在选择导师的时候有一项规定,一个导师最多带2个学生。当时就想学皮肤科,我就果断选择了冉玉平老师。冉老师学术严谨,培养学生也是从点滴处起。当时冉老师出国在国外,就给冉老师发短信表明心意,冉老师立即回复,说你联系向耘(我师姐),然后找代老师去学习真菌。因我是临床七年制学生,研究生时间特别短,只有2年时间,但是冉老师依然非常高兴的接纳了我。事后冉老师说,把你们培养出来了,也要飞走了。


说实话,我对于真菌是一概不知不懂的,且正在临床实习阶段,既然老师这样指引就去做了。向师姐带我见了代老师,真菌的世界一步步在眼前展开。原来真菌在镜下可以这么漂亮,这么多形态。那一年正好碰到冉老师举办真菌学习班,冉老师还喊我去参加真菌学习班,还非常信任的安排我同场翻译Bulmer教授的英文讲课。冉老师不断的栽培,让我不断学习进步。冉老师曾说如果一颗树苗经常浇灌,肯定茁壮成长。是的,在冉老师的培育下,在各位师兄师姐的帮助下,我茁壮成长啦。


第一篇SCI文章准确来讲,并不是我写的,只是我翻译的。2006年何晓丹师姐那里有一个非常好的case,是一位荷兰人来中国旅游,表现为面部红斑、脱屑伴高热,皮损镜检显示马拉色菌阳性,考虑脂溢性皮炎,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及外用2%酮康唑洗液后皮损消退,体温恢复正常的故事,有患者前后对比照片。冉老师觉得我英文应该还可以,安排我翻译此文成英文。我感觉发表SCI真的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接下此任务后感觉非常困难。我没有写过文章,一篇中文的文章也没有写过,更何况要写英文文章。当把文章通读几遍,然后费九牛二虎之力后写好打印出来拿给冉老师,他直接把文章还给了我,标点符号不对,中英文标点是有区别的(一把汗流下来)。回来再次请教师姐,师姐也一起给我看文章,再次修改过后让冉老师再次修改了几遍后,投出去,发表了。大家都特别高兴。


我真正的SCI文章是之后遇到的这例。因为冉老师是真菌专家,所以华西医院很多科的真菌感染性疾病都推荐给他看。当时皮肤科门诊跟耳鼻喉科门诊是一层楼,有一个声带活检显示曲霉感染的患者推荐给了冉老师。冉老师看了我一眼,你负责吧。我说好。患者来了之后详细询问病史,原来是一位服装店主,在售卖服装过程中要不断讲话,后出现咽喉部不适疼痛,于当地对症治疗给予“氨苄青霉素”及“头孢克肟”,并喉部注射糖皮质激素,结果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声嘶,于耳鼻喉科就诊,给予喉镜显示双侧假声带及真声带前三分之二肿胀增生伴有白膜,左侧声带取活检病理显示内可见较多45度角分枝菌丝,考虑曲霉感染。冉老师看到病人后决定要取培养以明确是何种曲霉以便于后续治疗,因耳鼻喉科喉镜经过消毒液消毒处理,故冉老师担心取下来标本真菌培养不能生长,沟通后即将喉镜再次进行生理盐水冲洗后再用于取病变标本,一份做真菌培养,一份做真菌镜检,并作病变组织的扫描电镜,喉部病变进行拍照以便于前后治疗效果对比。治疗上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0.2 bid,患者每2周复诊一次。经过2周治疗,患者声音基本恢复正常,喉镜显示声带光滑、白膜消失,并再次取组织进行培养4周未见真菌生长,其中一部分组织行扫描电镜显示仅有一根受损的真菌菌丝见于组织中。将伊曲康唑减量至0.2g qd,巩固14天。治疗效果非常好,我们对培养菌落进行了提取DNA测序鉴定,结果显示是烟曲霉感染。本来故事已经结束了,冉老师说曲霉感染病理下可以看到一些血管的破坏,要测曲霉分泌的酶以了解侵袭组织的能力,又进行了胞外酶测定。后对此文章数据进行了前后整理,将文章发表在mycoses杂志上。这一次相比前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SCI写作。


通过这两次训练,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写出来一篇SCI,首先你的研究或者故事要完整,细节要做好,要有这方面的预备知识或者意识。比如在培养的时候要考虑到可能对组织中菌的抑制,要把前后的照片拍好留好,要把治疗前后菌量减少的证据对比好。其次你的英文需要多多练习,多多练习才能越来越熟练。SCI的道路上,我们共勉。


毕业时经冉老师推荐,我回到了老家河南,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工作,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临床和实验工作中,开展医学真菌工作。2014年在冉老师指导下诊断并成功治愈了河南首例皮肤不规则毛霉病,并作为论著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2017年我科举办了河南省医学真菌继续教育项目,冉老师还专程来授课,有近200学员参加,普及了真菌知识。我将在医学真菌道路上不断探索,解除患者疾苦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



作者介绍

李丽娜 

硕士

导师冉玉平

2001年-2008年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本硕连读。现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工作。


导师点评


1. 声带曲霉病临床上与声带肿瘤很易混淆,电子喉镜下取活检做病理很重要,但往往忽略同时取标本做真菌镜检和培养鉴定;

2. 各种原因使声带粘附受损,屏障破坏,使流经气道的空气中所含曲霉孢子在受损黏膜处定植、繁殖、入侵声带组织,滥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会破坏局部菌群平衡、促进和加重曲霉病情;

3. 烟曲霉在病灶局部的致病状态罕见有描述,我们通过扫描电镜能清晰观察到菌丝破坏声带组织的全貌,图像震撼;

4. 酶学分析反映烟曲霉能分泌多种蛋白水解酶,为解释曲霉的致病性提供了依据,对致病机理研究有意义;

5. 在电子喉镜下取材、拍照、扫描电镜标本准备、菌种形态和分子鉴定和酶学分析,涉及到各个团队的紧密配合,将各种仪器、设备、方法等整合是完成高质量SCI论文的前提,也使研究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得以提升,为毕业后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独立完成临床科研奠定了基础。



导师介绍

冉玉平 教授

留日博士,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菌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微生物学会医学真菌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常委、真菌学组组长、真菌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委员、真菌学组名誉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年会委员会委员、真菌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整合皮肤病学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常委;中华预防医学会皮肤病与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常委;中国菌物学会理事、医学真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级继续教育医学项目负责人;四川省皮肤性病专委会主任委员(2006-2016);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获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卓越贡献奖;国际新发传染病研究员(美国CDC);欧洲皮肤病学会会员;亚洲-太平洋医真菌学会(APSMM)理事;《中国真菌学杂志》副主编、 《皮肤病与性病》副主编;《中华皮肤科杂志》《临床皮肤科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中国皮肤性病杂志》《中国循证医学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杂志》编委;《常见皮肤性病诊断与治疗》主编、《Evidence Based Dermatology》副主编;获荷兰皇家科学和艺术学院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CBS)培训证书。


中文翻译全文




原发性声带曲霉病及扫描电镜对感染病灶组织的观察



冉玉平1,李丽娜1曹卢丹1代亚玲2魏兵3,赵宇4刘亚峰4白浩儒4张朝梁5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皮肤性病科,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医学检验室,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4.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喉科,5.四川大学口腔国家重点实验室

 

患者女,30岁,主诉:声嘶2月余。职业为服装售卖员,四川成都人。2月余前患者感冒后出现发热(39.7℃)、头痛、咳嗽,2天后即出现声嘶。于当地诊所诊断“喉炎”,给予“氨苄青霉素”及“头孢克肟”(剂量不详,共6天),症状未减轻,声嘶较前加重。后患者就诊当地另外一家医院,给予“地塞米松”喉部局部注射,1周2次,共2周,仍无效,声嘶加重,伴有咳痰、呕吐。至我院耳鼻喉科就诊,给予纤维喉镜显示双侧假声带及真声带前三分之二肿胀增生伴有白膜(图1a,略)。左侧真声带活检显示组织中可见大量的45度角分枝菌丝,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患者被推荐至我科进行真菌学检查及治疗。对患者再次进行纤维喉镜显示双侧真假声带均肿胀、增生、白膜(图1b,略)。取左侧真声带及右侧假声带组织。一部分经过10%KOH溶解后进行真菌镜检,镜下可以看到大量45度角分枝真菌菌丝(图1c,略)。另一部分于2%戊二醛固定,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SEM; KYKY-2800,中国KYKY技术发展公司),发现大量真菌菌丝,一些45度角分枝真菌菌丝交织于组织中(图2e,略)。常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胸平片、肝肾功能均正常,HIV抗体阴性。取左侧真声带及右侧假声带两处组织接种于SDA培养基28℃进行真菌培养,均显示松软的丝状菌落生长,初始为白色边缘,后期转变为深绿色边缘(图2b,略),背面为暗褐色。小培养(图2c,略)及SEM扫描(图2d,略)显示可见棒形孢子囊,似烧瓶状,紧密沿轴平行排列。分生孢子单层排列,分布于顶囊上三分之二,提示此菌为烟曲霉。


为进一步证实菌种,我们进行了DNA测序(参考Ran Y et al., Med Mycol 2008; 46: 475)。应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用引物ITS-1(5’-TCC GTA GGT GAA CCT GCG G)及ITS-4(5’-TCC TCC GCT TAT TGA TAT GC)扩增基因ITS区域。扩增产物送上海Invitrogen公司纯化测序。序列应用CLUSTAL X软件进行对齐。两株菌显示具有同样的序列,进行BLAST基因比对显示ITS区与烟曲霉菌株IFM54307(EU693451)同源性100%。


两株真菌的胞外酶活性应用半定量Api-Zym系统(bioMerieux, Leon, France),按照说明书进行。酶活性的判读根据颜色变化深浅。结果显示两株菌具有相同的酶活性: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萘酚-AS-BI-水解酶、葡萄糖苷酶及N-乙酰-氨基葡糖苷酶显示比较强的活性,酯酶(C4)具有中等强度活性,亮氨酸芳基酰胺酶活性最弱(表1)。


表1 烟曲霉胞外酶活性分析结果


最终诊断为声带曲霉病,给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西安杨森制药中国有限公司)0.2g bid。治疗7天后患者声嘶明显好转,纤维喉镜显示双侧真假声带水肿增生及白膜情况均较前明显减轻。治疗14天后,患者声音基本恢复正常,声带光滑,白膜消失(图1d,略)。右侧声带活检后一部分组织再次培养于SDA培养基上,培养4周未见真菌生长。另外一部分进行扫描电镜显示仅有一根受损的真菌菌丝见于组织中(图2f,略)。伊曲康唑减量至0.2g qd巩固14天。经伊曲康唑治疗4周后,患者声带完全恢复正常,未见明显副作用。随访1年未见复发。


讨论

曲霉菌为机会感染性真菌,最常感染抵抗力低下的人群,但是感染声带者少见,尤其是免疫力正常者。大多为老年患者或者伴有疾病如糖尿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慢行阻塞性肺病、声带囊肿 、显著的CD4淋巴细胞下降或者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例6岁女童患有淋巴细胞白血病,感染可能与骨髓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有关。另一例2岁男童患有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曲霉病容易感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尤其是伴有获得性免疫缺陷患者或者应用激素的患者 。然而也有报道感染免疫力正常患者病变局限于喉部,这可能与宿主局部免疫力降低或者当地环境温度及湿度有关。本例患者合并系统应用抗生素及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这干扰了喉部正常菌群,降低了正常的防御机制,导致了声带的机会性感染及深部感染。


半定量胞外酶分析显示跟我们之前报道的病例是一致的。这些酶对于宿主的侵袭与定植非常重要。比如细胞外磷脂酶活性被报道是烟曲霉的毒力因素。但是此患者亮氨酸芳基酰胺酶活性比我们之前报道的病例较低。


患者的常规检查正常,无抽烟、饮酒史,但患者是一位服装售卖员,用嗓过度可能导致声带水肿,这可能是患者感染烟曲霉的一个原因。起初患者并没有得到正确诊断甚至应用了地塞米松,这些可能均导致真菌感染。因此对于声嘶的患者应该考虑到烟曲霉的可能,尤其是对于应用抗生素或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者。


既往报道喉部曲霉诊断仅仅依靠病损的活检,没有进行组织真菌培养或者菌种鉴定。我们通过组织病理、直接镜检、培养、扫描电镜、DNA测序鉴定为烟曲霉。患者应用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取得良好效果,并且通过纤维喉镜及扫描电镜得到了证实。

 

致谢:我们感谢患者对于病变取材及治疗的配合。此项目由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50610058)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095)资助。



英文原文





附:李丽娜在中华皮肤科杂志上发表论著:

“河南不规则毛霉致原发性皮肤毛霉病一例”



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一)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二)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三)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四)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五)

SCI论文背后的故事(六)


CSDCMA资讯平台

为了方便全国皮肤科医生交流和学习,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每周定期推送皮肤科学术资讯,资讯版块包括:临床指南、经典病例、专业资讯、新技术新方法、人物专访、学科建设、会议信息、最新书讯、海外皮肤科掠影、原创展示、基层大讲堂等,欢迎全国皮肤科医生踊跃投稿!

微信号:pifukeyisheng01

投稿邮箱:CSDCMA@163.COM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