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青椒”博士们的出路在哪里?

论坛君:
“青椒”生存不易,这真不是中国特色的。全世界的青椒们都为了有限的大学科研教职,苦苦煎熬和等待。在这条人生的窄路上,为什么这些那么聪明、勤奋、有才华的年轻人,冒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把生命和时间孤注一掷等待一个大学研究机构的终身教职呢?对于“青椒”们而言,除了大学,“青椒”们的出路在哪里?是否还有其他人生之路!

本文为经管之家综合中国科学网(肖勇)、《Nature》杂志(王传超)、中国科学报(彭思龙)的研究得出的汇总文章。




涉世之初,从菁菁学子变为职场人士,角色的转变意味着承担更多责任,迎接更多挑战,个中甘苦,唯有心知。今天与大家交流的是这样一群毕业生,拥有博士学位,选择了高校,他们就是高校青年教师一族,也被人称为"青椒"。他们是专门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承的年轻人,通常还承担着很重的教学任务,有的还要做班主任之类工作,但又必须搞研究,因为相比教学,高校也更看重研究成果,评职称、拿课题等等,都得凭成果,于是他们成了两头挑。可是,当科研经费、职称晋升、学术成果、教学评估、结婚生子、赚钱养家……这些现实问题摆在眼前,种种欲说还休的困顿让他们中的不少人脚步趔趄、心生乏意,也让"夹心层""不上不下""境遇尴尬"成为挥之不去的标签。


国内青椒的生存状况

看到马臻老师的博文《回答一位80后海归青椒的纠结帖子》,觉得有些话想说。帖子里写得有点悲观,所以马老师从乐观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在传递正能量,我也觉得作为年轻人总体是应该往前看的。

首先,国内现阶段的现状是,青椒得到教职,即使是学校固定的教职或科研单位的编制职位,一般都不是独立科研的职位,实质上和博后没有多少差,甚至是当学生用,这和国外的博后有什么差?起码美国的工资会高一点。当然马老师说的博后做久了找工作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存在的,但如果一个人的兴趣仅在于科研,论文不会太少或不会太差,在中国目前各种计划满天飞的时候,再找个职位也不难。

其次,发论文是按什么样的速度来发,我觉得不同的学科实在有差别,像做纳米材料的,如果速度太慢可能自己都会不太好意思,但如果做生物的,有时运气的重要性甚至超过idea。但大家都很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数paper数量实在不是明智的评价体制。如果你是一个研究组长,下面有十个人,一年发5篇文章,你每年就能拿到5篇通讯作者论文,如果手下人更能干点,10篇都很轻松,但你能保证说那10篇通讯作者都当得问心无愧吗?这样的组长、负责人固然当得很顺,可以借着这些文章到处捞各种名头,但是底下的青椒呢,他/她的每一篇文章不都得从一个数据一个数据开始积累,他们的发展在哪里?不干活的人开着小汽车、拿高工资,干活的人拿低工资、坐11路,社会的不公在科研界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对于"看过太多借科研之名回来争名逐利的主儿,对国家科研资源进行贪婪的掠夺。我,看不到希望!"这个现象大家现在都看到了,马老师也没有异议。这类贪婪之人确实还不少,而且很多都是国内有人接应,一起分钱。焦点在于,这批人影响到青椒了吗?马老师觉得他们拿的大钱,青椒拿的小钱,各走各的路,互不干涉。我倒觉得社会没这么公平,科研经费是个大摊子,国家统计的时候是说占到了GDP的多少多少,没有说过给大牛多少,占比多少,给青椒多少,占比多少。这批人分走的钱,本来是科研界共有的,如果少了这部分损耗,有一部分是可以分给青椒的,,名额有限,领导多出去了几次,其他人自然就少了几次,目前难道谁还能把领导的出国裁掉?除非是领导的领导!

我觉得这也算是科研环境的一部分,如果天天看到有这么一批人不干活还拿走了那么多钱,心里不"愤"一下是很难的。这也可以类比一个社会现实,新闻上天天报这个那个搞了多少钱,老婆孩子移民海外逍遥快活,难道你不痛恨社会不公、可恶吗?难道就没有那么点恨?如果真没有,那我至少会觉得这个人已经麻木到缺少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

最后说说青椒的物质生活。马老师提到了买房问题,而且是海归买房,根据马老师的分析,感觉海归买房还是要比土鳖容易不少,因为我是土鳖,我深感买房不易且买房后生活不易!海归一般都会有住房补贴,学校一般也多少给土鳖一些,但如果没有呢,,你不得不说买房是个大问题,而且由于买不起房,你可能也很难看到你老婆孩子的happyface,自己也别想happy!

我写东西比较啰嗦,基本上算是结尾了。最后一句,我不是悲观主义者,相反我比周围大多数人都乐观,只是,我不希望我们80后青椒被误解!

在中国今天,科研青椒是否真的有出路?

早上收到一位当年听过我课的同学的一封来信,其中有一段话如下:

"在和不少同学聊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对自己从事科研以及科研的现状感到绝望。就算水平再高、能力再强,在当前的体制下,恐怕永无出头之日,甚至连尊严都不能保全。科研界拉帮结派、党同伐异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是以水平高下来评价人才,而是以关系亲疏来审批项目。没几个人在认真做科研,大家都在拉关系。身处其中,谁能独善其身?实验室也很让人无语,导师(老板)就像包工头,学生就像民工。包工头把项目拉回来,然后让一群民工糊弄了事。很多项目都无疾而终,但最后评审的时候却都能堂而皇之的一路通关。如果仅仅是个别现象,那么可能是巧合或者偶然,但是如果大面积存在的话,那就是体制问题。个人是无法与体制对抗的,所以我感觉自己还是不要做学术了,也就读个博士算了,仅此而已。"

这段话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对科研现状的不满,描述了或真或假的科研现状;二是表达了对自己科研前途的悲观。我想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两个同学这么去看,这么去想。这里面需要从三个角度来考虑问题,一是这些现象是否普遍,二是这些现象是否将持久,三是,即便是持久的,那我们该如何做。我就从我个人的经验来谈谈这些话题,也许对持有类似想法的同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包工头现象分析:

1.包工头现象不仅在中国,在美国一样很普遍。所谓包工头是指专门去拿项目,然后让自己的团队完成项目。好的包工头实际上并不容易当。首先要有眼光,否则提出的课题没人支持也没用,其次,要有很好的公关能力,再次,还需要很好的组织管理。第一条其实是很难做到的,这也是做科研的一个必修课,就是要能提出有高度有现实意义的课题,这是一种高端的能力。当然,如果仅仅是看着国外做什么,自己只是复制了国外的项目创意,而在国内忽悠,这不需要很高的能力,只需要简单的信息收集和整理就可以了。如果仅仅是为了拿钱,而拼凑的所谓项目,甚至是没有什么科学高度的项目,那就只能沦为笑话。公关能力和组织能力往往正是我们国家科学家普遍缺少的,我们常说的培养帅才就是要有很好的战略眼光和组织管理能力。公关能力往好了讲,就是能够推销自己,是有正面意义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很少人会主动来关注你,只能做自我推销。当然,和领导喝酒,拉关系,这是一种负面的公关形象。

2.低质量的包工头是中国对现实的妥协。我们国家真正的科研起步较晚,本土的队伍参差不齐,而中国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又成了制造业大国,这就导致中国对整个工业体系研发的需求大大的增长。这种需求和人才供给上的不均衡,就给了很多人机会。既然需要,瘸子里面总要提拔一个将军。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不是国家故意要给某个人当包工头的机会,而是没有更合适的包工头来做,起码没有明显优势的包工头来申请。我参加过很多项目评审,看到的情况大体如此,参与竞争的各家差距不明显,优势也不明显,而且谁都不能打包票能够解决,这样一来,就可能导致有关系的团队更能优先获得资助。近两年出现的新方向就是如此,原创的思想大都在国外,国内大都是跟踪者,因为大家都是半斤八两,所以谁拿都差不多。

3.包工头现象本身也说明我们科研能力的不足。其实说很多包工头故意不做好项目,那是冤枉了所有人。据我所知,不管能力有大小,所有的包工头都希望能够很好的完成任务,很好的交差。但是,由于个人能力的问题,团队的质量问题,管理问题等等,最终导致项目成果的萎缩。我们国家是不允许大项目失败的,这就是悖论。队伍本来就不整齐,还非要项目成功。弄虚作假,求爷爷告奶奶去让项目过关的心理不是好滋味。除了极个别有偷窃癖的人,大多数小偷如果有了钱,是不愿意去偷的。

包工头现象能否持久?

正如上面所说,包工头现象不会消失,也许会进一步扩大。因为大的项目不是靠一两个人能够完成,总要有个团队领导。但是,包工头的质量会慢慢提高,这是有社会背景的,并不是一两个人的意愿而决定的。

1.需求决定了低质量包工头不能持久。如果是军方课题,尽管可以暂时糊弄过关,但是凡是参与糊弄的不会有好的心理状态。现在是和平时期,一旦有短暂的战事,系统都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是骡子是马,就一清二楚。那是有被杀头的危险的。在很多行业领域,都是要求项目能够实用化。一个团队可以靠自己的履历短时间内拿到不少的项目,如果不珍惜这些经费,不好好利用这些经费打造更好的团队,那必将被淘汰。因为行业毕竟需要解决问题,而不是靠着几篇文章来生产,也不是拿着几个演示系统去挣钱。市场决定了将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团队是能够打硬仗的团队,那些纸老虎也只不过是眼前的浮云吧。

2.竞争决定了低质量包工头不能持久。,领导没有永远的领导。个别团队可以和领导搞好关系,但是领导总有换届的一天,这样只靠关系吃饭的团队是不长久的。而人的生命长度远远超过领导一两界的时间,因此,稍微有点长远眼光的人不会只靠关系吃饭。还有很多团队,只要能够安静的积累,积累出优势来,那么总有翻身的一天。这就是竞争。完全垄断的行业在中国的未来不会越来越多,只会越来越少。因为垄断导致保护了落后,落后了就要吃亏,吃亏到一定程度,就不能垄断。这是历史决定,不是哪一两个人能够挡住其趋势。逆势而行,只能落后身后骂名。

请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几十年来,中国的科研支出在持续增加,中国的科学家、政府官员和公众都在期待中国在科学技术上的巨大进步,然而,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研究生和博士后)正在远离科研。

在中国,许多与科研岗位有关的招聘广告,都会要求应聘者发表过不错的论文,最好是影响因子和引用数都比较高。年轻的科学家们也在努力将研究成果发表在顶级杂志诸如《Cell》、《Nature》或《Science》上(在中国统称CNS)。在中国的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中,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一篇CNS论文能带来更好的工作机会,或者更快的晋升速度。CNS文章可以改变年轻人的学术生涯,甚至他(她)们今后的生活。这种实际情况逼迫年轻人在科研生涯的初期不得不功利地选择更容易出成果的项目,而不是依照自己内心对科研的兴趣。

中国学术界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人才的流失。王传超提到,"虽然中国的科研投入越来越多,但刚毕业的博士却很难申请到科研基金。"目前,中国面向学术界新人的基金,规模最大的是青年研究基金(YoungResearchFund),约占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预算的20%。然而,其中每个项目的经费在三年期限内只有24万元人民币(约合38,000美元)。第二大基金是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ChinaPostdoctoralScienceFoundation),期限为两年的项目总共能获得5-8万元的科研经费。这些基金的经费,很多时候都不能满足购买必要的实验室试剂和耗材的需要。出于这个原因,许多年轻的研究人员申请海外博士后职位,他(她)们科研生涯中最黄金的时间也就贡献给了那些国家,而且,他(她)们中的许多人也会因此留在国外。

这些现状,导致中国的科研主要依靠研究生完成而不是博士后,这与大部分西方国家不同。而中国的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一些做法则加剧了这一趋势,他们更喜欢聘请有海外研究经历的人。这就相当于中国把对年轻科学家的培训和锻炼"外包"了。不过,现实情况中大部分中国毕业的博士申请不到国外offer,他们留在国内,要么在实验室工作,拿着低薪水,没有发展前途,要么完全放弃科研从事其它工作。

"青椒"们的出路在哪里?

1
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该怎么做呢?

很多同学,甚至从事科研多年的同行都对此是有怨言的,说经费分配不合理等等,觉得没有出头之日。我不这么看。我认为,正是因为如此混乱,我们的机会才更多。在一个严谨的,竞争关系明确的地方,机会才更少。那么怎么做才算是对路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戒骄戒躁,踏实积累。实力永远是说话底气的根源。没有实力,抱怨是没人理的,甚至会招来耻笑。最正确的做法是,抓住仅有的一点点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潜力,不断地积累,慢慢形成局部的优势。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二、审时度势,巧妙迂回。假如行业内有了巨无霸,那还是要慎重考虑选题的走向的。上面说过,中国不是说人比课题多,大家没题目可做,而是课题比人多,很多课题无人问津,很多工业领域的问题缺少像样的团队去努力。个人以为,不要蹚浑水,不要凑热闹,是现在的正确路线。从一个不引人注意的课题入手,迂回到主站场是个好的思路。好比当年抗战时期的游击队,阵地战没法打,只能打游击战。只要这片陆地没有站满对手,就有山沟可钻,有地洞可挖。我们不妨先做个游击队长吧。

三、瞻前顾后,登高望远。这里所说的瞻前顾后是指回头看看历史,向前遥看未来,看清楚大的走势,然后决定自己的走向。历史从来都有其发展规律,只要看清楚这个规律,那么就不会因为短暂的阴霾而失落。中国注定要走自己的路,拿来主义永远只能是阶段性的辅助,移植过来的一切都只能是个起点。最终,中国的科研力量是本土力量,但是,这就要求我们更快的提高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国家对科研的要求。

四、清静无为,独善其身。我们之所以会有很多抱怨,有很多的心理因素,不细致分析。但是,我们就是环境。我们的行为会促进这个环境,也会破坏这个环境。作为科研一份子,最不能要的就是火上浇油。看到别人抢东西,我也参与,看到别人杀人放火,我也参加。这都不是理智的行为。我们所讨厌的某些包工头也是从科研小青椒长大的,之所以他们会如此,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理由。但是,如果想改变这些,那就要从自我做起。因为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总会过去。但是,等到我们站立潮头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做的更好呢?及早的打好内外功,不断地提高各种能力和修养,为将来可能的上位做好准备,才是在这种看似乱的时代的最好做法。

我们可以抱怨,但是不能让抱怨成为我们的主题。努力学习,努力科研依然是核心问题。别人乱,但是自己不能乱。做到踏实积累,巧妙迂回,登高望远,独善其身,那不出几年,也许就能够证明自己是否是个真正做科研的料。中国依然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科研人才。中国不缺博士,不缺教授,缺的是科研高端人才。如果可能,那就让自己成为真正的高端人才吧。

2
"青椒"们的出路在哪里:向产业靠拢

社会需求之所在,就是"青椒"们的出路所在。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并不都是论文,也不是一些学术明星和更多的教授博导,而是扎实解决产业问题的人。如果"青椒"们能够看清这个发展趋势,并且主动向产业靠拢,出路还是非常广阔的。

越来越多的课题组

这几年,国内许多科研院所通过各种人才计划引进了大量国内外科研人员,大大增加了人才总量。对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使引进人才大多都成立了一个个独立的课题组。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现象--课题组小而分散,并没有真正产生1+1>2的人才聚集效应;相反,甚至出现了同一单位在很多场合"同场竞技"的热闹景象。

大多数课题组的总体构成基本一致:1至2个正高,1至2个副高,加上若干个中级和一些学生。这样的课题组比较适合做一些中等规模的基金项目,或小的工程项目。

如果这个课题组突然拿到一个"超级项目",比如5000万元以上,一个迅速膨胀的课题组就产生了--而膨胀的人员并不是来自单位内部,大多是外聘的年轻人。不过,不是每个课题组都能保证年年拿到"超级项目",一旦"超级项目"完成,后续又没有新的"超级项目","超级课题组"的人员还会继续留下,又不断地分化演变成若干个小的课题组。

于是就形成了国内几乎所有的科研单位都存在的现象--进来得快,出去得慢,而走出去的都是能够独闯天下的人,走不动的索性留下来不动,反正研究所很少会动真格地开除某个人。几年"大浪淘沙"下来,不仅降低了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更加加重了年轻人上升通道的拥堵,形成了人才"堰塞湖现象"。

高校也是如此。前几年的国家科技经费的重点化、集中化,导致了大量"超级课题组"的出现,也导致了大量年轻人短期内被聚集和"堰塞"。

当前的评价体制对工程技术人员非常不利

与早期的研究所全所"一条龙配套"体系不同,现在的研究所是小而全的课题组的集合。

有的研究所以前有工厂,有很多老师傅,专门做加工机械等辅助工作,但是自从小课题组占据主流之后,公共支撑部门被取消了。每个课题组基本是如下构成--写文章的比较多,做实现和工程的很少,但是必须有。于是,每个课题组都要为那几个做辅助工程技术人员发愁。因为现在的评价体制侧重于论文和学术地位,这两者都不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强项。由于论文和学术地位的附带影响,工程技术人员很难独立拿到大项目,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自主权,只好成为课题组的辅助人员。可是这些人也都是博士出身,不甘心就这样被长期忽视,于是很多课题组要么集体包装这些工程人员的学术表现,以帮助其职称晋升,要么工程人员快速流失,导致课题组的技术积累失去核心。

年轻科研人员的主要出路不在研究所

之所以造成研究所课题组小而全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科研布局分散并且缺少整体规划。

研究所不能为整个单位的科研工作建立工程配套力量,课题组只能自己解决。但是这些分散在每一个课题组的工程人员也是有正常发展需求的年轻人,他们也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同时,即便是一些靠着发论文而勉强维持的科研人员,在未来几年也会发现:发论文能力大家都有了,可是职位依然就那么几个,即使再优秀,总是大多数人不能在自己期待的年龄上得到晋升。于是,青年科研人员的未来出路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再加上未来几年事业单位的规模可能将不再扩张,指望通过增加更多的"分母"来解决遗留问题无疑是饮鸩止渴,这条路显然走不通。

那么这些"青椒"的路到底在哪里呢?


答案是简单的,社会需求之所在,就是"青椒"的出路所在。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并不都是论文,也不是一些学术明星和更多的教授、博导,而是扎实解决产业问题的人。如果"青椒"们能够看清这个发展趋势,并且主动向产业靠拢,出路还是非常广阔的。

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是解决年轻人出路的捷径

当然,我们说"青椒"们在研究所未来发展的道路很窄,并不是鼓励年轻人简单地离开研究所,而是要利用研究所在当前中国科技体制中的特点和优势,作好充分准备再向外走。而研究所无论是为了研究所的健康发展,还是为了给年轻人一个合理的发展机会,都应该大力鼓励年轻人利用研究所平台产生的技术出去创业。

绝大多数的科研成果处于沉睡或者半成品状态,既不能简单地卖给有关单位,也不能在研究所内部进一步形成有竞争力产品,唯一的一条路,就是有人将这些有短期生命的科研成果进一步加工成社会需要的产品。

这条路也不能指望外来一两个有眼光的公司来完成,现成的年轻科研人员本身就有能力胜任这一任务。他们在科研独木桥上路很难走,自然就希望有其他出路。

记得有一次,我与人开玩笑说:"年轻人眼看名得不到了,还不让人挣点钱?"而创业正好可以给他们这样一条路。当然,最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团队整体创业,形成研究所内外资源的整合,这样一来,科研成果有了去处,年轻人也有了出路。

这样做的同时还可以带来更大好处,创业的年轻人在对产业有了深入认识之后,会将碰到的产业难题反馈到原来的课题组,从而促进课题组和产业的结合,不至于让科研变得更加虚化。再假如,这些年轻人创业成功了,反哺研究所,则是研究所未来发展之福。

为了让年轻科研人员更喜欢创业,一方面政策上要对科研成果的管理更加宽松,以很低的代价鼓励转化;另一方面,在人事制度方面灵活处理,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强科研单位内部竞争机制,内外平衡。让出去的人高兴,留下来的人服气,大家各取所需。这或许是解决"青椒"们未来出路的一条可行的路线。

不管怎么样,现实都逼着我们去变革,不变革就可能出现各种危险。人不患贫穷,而患不公。创造一个公平而合理的制度可以改变当前的困局。

话题:

"青椒"生存不易,这真不是中国特色的。全世界的青椒们都为了有限的大学科研教职,苦苦煎熬和等待,人到中年依然是博士后的人有一大把。在这条人生的窄路上,为什么这些那么聪明、勤奋、有才华的年轻人,冒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把生命和时间孤注一掷等待一个大学研究机构的终身教职呢?

,介绍了科学界尤其是美国科学界这些年轻学者的不易生活,拿着名校博士学位的科研人员为教授们打工,只为有朝一日也能人上人--拿到终身教职,尽管他们中大多数人会被淘汰出去。

对于"青椒"们而言,除了大学,难道真的没有其他人生之路了吗?





经管之家为了促进经管用户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已开通了官方微信群:1.经管之家群友会总群;2.学术;3.马经;4.经济学;5.金融学6.商学院7.金融工程与量化投资;8.计量经济学;9.书友会等交流群。微信添加经管之家管理员(ID:jgcomcn)为好友,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好友,根据个人学习研究喜好回复关键词,拉你入经管之家微信500人交流群。 



经管之家资源下载:回复关键词获取相关资源


电子书计量统计历险记——学习札记与解惑集

期刊1等风来 ,雾霾里的“经济学”

期刊2爱情经济学:感性和理性的碰撞与交融

期刊3对你爱不起来,战略新兴板

期刊4债转股:一场金融与产业的博弈——时间能否换来空间?

期刊5:毕业季·求职季 ——经管毕业生求职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