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那么难,而其它刊物也同时百花齐放?

欢迎点击「中国科学报」↑关注我们!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表文章吗?


(图片来源:pixabay)


记得以前写过一篇博文《做研究与写文章》,大意是讲做研究与写文章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写一篇文章的过程总是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研究活动,比如逻辑推理或者实证分析。


即使是一些不做实证调查或检验的纯粹的观点之争、知识介绍、综述评论,甚至述情散文,都包含着对某一原理、规律、现象、知识领域或感悟的理解、分析、梳理与组织,帮助作者及读者对问题的认识趋于清晰。


区别在于逻辑严密性与实证过程规范性的程度高低,好的文章通常具有更有价值的问题、更系统的理论基础、经得起推敲或重复的研究过程以及创新性的发现。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可能的答案有:


1、理论验证或创新;2、方法创新;3、探索并描述问题(尤其对于那些无法直接观察或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现象,如复杂的社会现象);4、阐释思想或观点(在不同的时空背景或情境之下对于观点的重新理解和阐发,比如红学、宗教与经典作品研究);5、解释现象(找出因果关系);6、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社会问题(软科学研究,比如政策研究、咨询研究等);7、求知与学习;8、答疑解惑;9、自我兴趣驱使;10、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等等。


可以说,科学研究体现了人类对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未知现象和问题的探索,是一种人类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本能需求。由于个体间的差异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于全人类或大多数人有益的科学研究活动交给了一部分在智力、兴趣或其它方面更适合的人来承担,他们就是科学家(包括社会科学家)。


当然,那些出于个人兴趣和爱好的研究也从未间断过,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不断地体悟到更多的自然科学知识或独特的人生经验。因此说,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大伙都知道的道理:发现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


(图片来源:pixabay)



科学研究与发表文章之间的关系?


上述分类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两大目的:一是社会性目的;二是组织或个人目的。前者的研究成果需要公开发表,后者则只需小范围发表或不发表。


发表的目的可以总结如下:


  1. 将那些对社会部分或全人类有益的知识共享,使更多的人受益;


  2. 将那些比较高深的、尚未完全确定的知识在科学家共同体中进行小范围的扩散,让更多的科学家来验证和讨论(可见思想争论和科学批评有多重要),使之成熟、完善,然后通俗化地进行传播(科普);


  3. 不能排除科学家对自己成果甚或天才智力的炫耀。


  4. 为了完成考核要求、晋升职务、获得名誉地位等等功利的需求。


前三种目的都无碍于科学研究的正常进行,但最后一种却常常会改变科学研究的本来面目,脱离科学研究求真的目标,产生种种腐败问题。



“发表还是死亡?”


一般来讲,科学研究都有一种本能的发表冲动。这源于人类在科学研究中独自发现异于同类的知识时产生的深刻的孤独感,科学家这种深刻的孤独感使得他们有一种相互交流和得到认同的诉求。


即使是个人体验式的研究成果,也同样有发表的欲望。这就可以解释如今这个博客盛行的时代,有那么多的人有发表文章的愿望,分享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或心得,说到底是求得回应和认同,本质上是试图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肯定自身发现的价值。此处我们排除了商业博客、娱乐炒作等行为,那些通过操控大众心理获利的行为,说到底,也是对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但是,发表的形式却并非只有发表文章一种,发表演说、会议宣读、课堂宣讲、甚至行为艺术,实质上都是发表的形式,最经典的莫过于苏格拉底和孔子,都是“述而不作”的代表。爱因斯坦成名以后,也是四处宣讲。人们愿意付费去参加学术会议或听一场现场的学术报告,是因为不仅消费了其信息内容,还消费了现场气氛、面对面交流获得的隐性知识、快乐情绪以及其它除科学信息内容之外的东西。这是题外话。


(图片来源:pixabay)



再来说说科学研究的方法


既然科学研究的目的丰富多彩,与之相对应的科学研究方法自然也五花八门,尤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甚至有些学者专门以研究或创造方法为主业。方法的选择并非越高深难懂越好,而是以适宜为要。每一种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不同类型的研究问题也有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关键是面对研究问题,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比如当我们希望了解一个学科研究主题的发展变化时,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都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而文献计量却可以成为首选。当然也有学者对世界重要的情报学者(70多位)进行德尔菲法的调查,试图回答“情报学到底是什么”这么一个命题,但调查结果呈现出来的差异程度真是令人大跌眼睛,难以把握其精要,而许多学者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曾经收到一位未署名的硕士生的意见,质疑用文献计量这种简单易操作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学术价值。认真思考之后,我的看法是如果研究问题需要,那么简单的方法也是必要的。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方法是否谁都可以操作,关键在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意义。就比如说,我们从直观上感觉电子政务是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文献计量方法无疑成为首选方法。


诚然,目前情报学界运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三年或五年或十年学科研究的热点进行分析已经蔚然成风,重复性研究不断涌现,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批评的现象。在运用这一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一下我们的研究问题是什么?是否有创新意义?如果只是为了练习这种研究方法,那么结果也可以不发表,只作为一种研究训练好了。


(图片来源:pixabay)



研究的层次和发表的层次


科学研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有重大突破性创新,也有循序渐进的渐进式创新和再运用式的创新(Gene Meieran);既有自主创新也有跟踪模仿;既有引进、消化、吸收,也有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


不同的创新成果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是不同的,当这种影响在短期内无法体现出来的时候,或无法直观地量化观测时,人们就依靠简单的标准比如期刊的影响因子加以识别,所以就有了SCI的IF分区。


为什么在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那么难,而其它刊物也同时百花齐放?因为价值小并不等于毫无价值。当一个课题组被寄于更高的期望时,它的确应担负起进行高端研究的重任,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激励和荣誉。


由此可见,追求在高层次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是科学家的勇气和责任。可以预见,尽管受到种种批评,SCI影响因子还将持续地繁荣下去。当然,创新是有风险的,科学研究常常会面临失败或收效甚微,因此科学家需要有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需要去承受挫折、失败、误解和批评。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588362.html

相关阅读:

一滴水让他发了1篇Nature和2篇PRE,科学研究价值是否分大小?


“研究生:课题太小,就没多大的研究意义”果真如此吗?


走向研究的两个重要因素,必不可少!


面对科研,研究生们安什么“心”?


做研究啥是第一位?到底是什么原因?


年轻的研究者该如何选择研究方向?


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一颗怎样的心?


写论文和申请专利是科学研究吗?


 请按下方二维码3秒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