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7年文章下载量TOP10

Top

10

2018.03.12

据CNKI数据库

高分异花岗岩的识别与研究

吴福元, 刘小驰, 纪伟强, 王佳敏, 杨雷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7), 745-765

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可导致低分异、高分异和堆晶等不同类型花岗岩的出现, 其中高分异花岗岩在自然界广泛产出, 与稀有金属成矿作用关系密切, 是判断大陆地壳成分成熟度的重要岩石学标志.

造山带中古洋壳核杂岩的识别与地质意义

敖松坚, 肖文交, 杨磊, 张继恩, 万博, 张志勇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1), 1-22 

洋壳核杂岩是拆离作用形成的洋底穹窿状凸起构造, 随洋盆闭合保存在造山带中, 因而称为古洋壳核杂岩, 是蛇绿岩的一种类型. 蛇绿岩中的韧性变形具有洋壳核杂岩拆离作用和变质底板两种成因, 代表不同的地质意义.

7种气象干旱指数的中国区域适应性

杨庆, 李明星, 郑子彦, 马柱国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3), 337-353

干旱指数适用性评估是干旱监测和预报业务及研究工作的基本问题. 文章利用3个主要陆地水循环分量的观测资料, 系统的评估了7种气象干旱指数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 以及各指数对中国区域干湿变化长期趋势的描述能力.

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能值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分析

方创琳, 任宇飞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7), 833-846 

论文解析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的近远程耦合关系, 借助城市能值代谢法, 分析了1980~2014年京津冀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近远程耦合代谢效率及环境压力, 发现京津冀城市群发展对远程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及增汇模式

张瑶, 赵美训, 崔球, 樊炜, 齐家国, 陈鹰, 张永雨, 高坤山, 樊景凤, 汪光义, 严重玲, 卢豪良, 罗亚威, 张子莲 郑强, 肖伟, 焦念志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4), 438-449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 蓝碳是海洋储碳的重要机制之一. 微型生物占海洋生物量90%以上, 是蓝碳的主要贡献者. 文章论述了近海生态系统碳汇过程、调控机制、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碳汇的影响, 及有效的潜在增汇模式.

不同煤体结构的高阶煤储层物性特征及煤层气产出机理

张小东, 杜志刚, 李朋朋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1), 72-81

以高阶煤为对象, 探讨了煤体结构差异的孔隙性、吸附/解吸性、扩散性和渗透性响应特征, 建立了不同煤体结构高阶煤储层的孔裂隙几何模型、气体产出综合模式.

秦岭的由来

孟庆任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4), 412-420 (2017)

重点论述了秦岭的形成历史, 认为它经历了早期造山带演化和晚期山脉隆升两个阶段. 秦岭造山带的发展与华北扬子陆块持续汇聚过程相关, 而秦岭山脉的形成则是新生代地壳伸展作用的结果.

长江的前世今生

郑洪波, 魏晓椿, 王平, 何梦颖, 罗超, 杨青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4), 385-393 

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盆地记录指示, 在始新世存在大型水系, 南流入海;在渐新世, 云南高原隆升, 南流水系转向东流形成长江第一湾, 上游物质可以到达下游, 标志贯通东流的现代长江水系从此诞生.

差异抬升: 青藏高原新生代古高度变化历史

刘晓惠, 许强, 丁林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1), 40-56

青藏高原新生代的地表抬升历史将地球不同圈层的相互作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综合当前古高度研究结果, 提出青藏高原主体在早始新世时具有“两山夹一盆”的地貌特征, 直到中新世以后“世界屋脊”才初步形成.

夏季长江口外缺氧频发的机制及酸化问题初探

韦钦胜, 王保栋, 于志刚, , 薛亮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7(1), 114-134

从长江口外缺氧水域的物理环境背景出发, 揭示了夏季缺氧发生区的地域性特点及其频发的内在原因, 阐释了口外羽状锋和上升流耦合诱发缺氧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 并对该缺氧水域的季节性水体酸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全文PDF免费下载↙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公众微信号:scichina1950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