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写不好?看这里,五篇教资考试优秀范文,拿走不谢

文末有现金红包福利,千万别错过哦!


1、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三只老鼠一同去偷油。它们决定叠罗汉,大家轮流喝,当一只老鼠刚爬到另外两只的肩膀上,“胜利”在望之时,不知什么原因,油瓶倒了,引来了人,它们落荒而逃。

回到鼠窝,它们开了一个会,讨论失败的原因。最上面的老鼠说:“因为下面的抖了一下,所以我碰倒了油瓶。”中间的那只老鼠说:“我感觉到下面的抽搐了一下,于是我就抖了一下。”而最下面的老鼠说:“我好像听见猫的叫声,所以抽搐了一下。”原来如此——谁都没有责任。

根据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从教育角度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题目自拟,立意自定,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 000字左右。


1.[范文]

谋学生之利解学生之忧

——责任是为人师表的灵魂

:“责任重于泰山。”责任虽然会给人施加很大压力,但是也给了人承担的勇气。因为责任,我们坚强;因为责任,我们勇敢;因为责任,我们成长;每个人都要勇敢承担责任,敢于担当。同样,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更要谨记责任,有了责任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风向标。有人说:“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荣的职业!”有人说:“教师是自我幸福的把握者,是学生幸福的引路人。”在每个孩子的心目中,老师是一个最亲切,最智慧,最伟大的形象。作为一名教师,责任是一种使命,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是教师的基本准则。学生是否能在学校学到知识,是否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否将来能够成才,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师是否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许今天尽了小小的责任,说不定明天成就的是国家的栋梁之才。


责任诠释了师德内涵,闪耀着最美的光辉。汶川地震中牺牲的人民教师谭千秋,正是因为责任,他用他那天使之翼般的双臂,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的职责,他在生命最后一刻绽放出的光芒,足以让其有限的生命变成永恒;最美教师张丽莉的奋力一推使两个学生免遭灾难,而自己却被车碾断双腿,用自己的身体挽回了学生的生命。他们责任意识犹如冬日里的一缕阳光,传递着正能量,他们的善行感动国人,他们的壮举诠释了师德内涵,闪耀着“最美”的人性光辉,他们不愧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


有责任心的教师需要有敬业的精神。敬业,是对自己的尊重,对工作的尊重,是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德和人格。这种内在的精神,是鼓舞人们勤勤恳恳、认真负责工作的强大动力,是一种对事业全身心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教师的责任,是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是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栋梁的武器。只有教师真正做到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


总而言之,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责任是每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对他的员工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就是一份承诺、一种约束、一股动力。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责任孕育成长,用希冀放飞理想,尽职尽责用自己的双手默默耕耘,托起明天的太阳!


[解析]

材料给我们的启示:失败了,却无法追究责任。这样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责任很重要,只有勇于承担责任,勇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我们才能最终取得事业的成功。结合题干,从教育角度立意,不难想到教师的责任。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会用行动诠释师德的内涵,帮助学生成才,最终成就自己的事业。以此为论点,结合谭千秋、张丽莉等事实论据及理论论据论证分论点。结尾总结升华。考生可以借鉴学习。

2、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请以《爱的教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2.[范文]

爱的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一批有爱心的教师。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纯洁的爱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师德的灵魂所在。


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首先爱护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个学生,以最大的耐心引导学生。而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即产生“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更尊重、接近老师,与老师合作。爱能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使教育教学过程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爱是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归属与爱是人的正常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就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缺乏信赖,以致对其身心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的任务是将爱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


爱是架设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爱是维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不论是教师一道道真诚鼓励的目光,还是一个个灿烂的微笑,不论是一句句谆谆的教诲,还是一行行娟秀的隽语,都传递着信任和尊重,给学生以温暖、鼓励和力量,同时也加深了师生双方的感情沟通。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可能教育好学生。但是,教师的爱不应是偏爱,应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以爱的教育面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少爱后进学生。每个教师都应认真领会爱的教育的内涵,用自己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解析]

此文章是议论文。开头用引言式提出论点,“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师德的灵魂所在。”三个分论点之间是并列的关系,分别论述“爱”的重要性。分论点后面的论述部分采用“为什么+怎么办+作用”的方式展开。这三个要素不一定同时出现,可以省略其一。如“爱是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分论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归属与爱是人的正常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就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缺乏信赖,以致对身心发育造成不的良影响。(为什么)教师的任务是将爱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作用)”结尾采用展望未来式,引用名言警句增加亮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师旷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音乐家。一天,师旷正为晋平公演奏,忽然听到晋平公叹气说:“有很多东西我还不知道,可我现在已70多岁,再想学也太迟了吧!”师旷笑着答道:“那您就赶紧点蜡烛啊。”晋平公有些不高兴:“你这话什么意思?求知与点蜡烛有什么关系?答非所问!你不是故意戏弄我吧?”师旷赶紧解释:“我怎敢戏弄大王您啊!只是我听人说,年少时学习,就像走在朝阳下;壮年时学习,犹如在正午的阳光下行走;老年时学习,那便是在夜间点起蜡烛小心前行。烛光虽然微弱,比不上阳光,但总比摸黑强吧。”晋平公听了,点头称是。

要求:请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


3.[范文]

活到老,学到老

师旷和晋平公的对话,突出“人的一生都需要学习”的主题.从少年、壮年到老年,每个阶段虽然学习的效果不同,但是学习是始终不能放弃的事业。这是每个向上者的需要。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终身学习无疑是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必要保证,更是能胜任教学任务的前提条件。


陶行知先生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久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常青不老之保证。”现在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地“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


华罗庚生于江苏金坛县,父亲以开杂货铺为生。他从小爱动脑筋,初中毕业后,曾入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就读,但因家境不好拿不出学费而中途退学,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当店员,故一生只有初中文凭。失学以后他开始顽强自学,每天达10个小时以上,由于刻苦自学,终于在数学上初露锋芒,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先生的高度重视,经过他的推荐,于1931年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助理,负责管理图书、公文、打字等。从1931年起,华罗庚在清华大学边工作边学习,用一年半时间学完了数学系全部课程。他自学了英、法、德文,在国外杂志上发表论文。华罗庚的勤奋好学感动了美国著名数学家维纳,推荐他去剑桥学习深造,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数学家。


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向上者所必要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烦之心。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之所以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岂是只用短短几十年就能学得完的吗?故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一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会进入所谓的“知识半衰期”。


“生有涯,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在这个竞争的社会中,我们不仅要学习实践知识,还要不断充实理论知识。因为知识也在日新月异,旧的知识会不适应这个社会快速前进的车轮。如果你不努力去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人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解析]

本题为材料作文。需要理解故事内涵,提炼中心思想。题目通过师旷和晋平公讨论“人到晚年,是否需要学习”的故事,引发了我们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的思考,体现出“活到老,学到老”的主题。故事中师旷在劝诫晋平公学习的同时,也是启示我们当代教师,要不断学习,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因为教学需要输入新鲜血液,只有将社会上、国际上最新、最热的知识不断地传授给学生,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应对这个飞速变化的社会。

通过对终身学习重要性的阐述,呼吁教师们不断学习,学习实践知识,充实理论知识,以新的知识、先进的理念教育学生。第二段通过陶行知的话引出终身学习,即“提倡教师应‘终身学习’,要经常性地‘充电’,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第三段列举华罗庚终身学习成就非凡的例子,第四段通过先贤的名言进行道理论证,说明终身学习的重要性,结尾呼吁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更好地为教书育人做贡献。本文大篇幅地对“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进行论述,运用名人名言作道理论证,列举数学家的正面事例作举例论证,层层剥茧地论述“终身学习”这一主题。行文体系是“论点一论证(事例+道理)一结论+引申”。


喜欢这篇文章吗?动动手指分享给好友吧!


来来来,

送一波福利,

扫描下面二维码,

进入知识测评页面,

还可以领现金红包哦!

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晚了可就没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