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开故事(67)| 教育学学位论文:从质量标准到写作规范的探索

       2017年11月23日至25日,国家开放大学教育教学部在昆明召开“教育学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与写作规范”研讨会。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研讨教育学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论文类型和写作规范,从各个环节保障学位论文的质量。这次会议得以顺利召开,背后离不开教育类专业分委员会委员、总部教师、分部专业负责人和一线论文指导教师们的付出,历经了多次调研、研讨、修改,才终见雏形。


质量是生命线

      自2016年6月国家开放大学取得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以来,教育学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已评审通过63位学生的学位论文申请。


      根据教育学专业过去三届的送审论文情况来看,学生论文写作、指导教师指导过程、答辩记录等多处环节均存在明显问题:经验总结式论文、理论挖掘不够、学术性偏弱;论文结构不完整、缺目录、总结及结论;有文献堆积、但无文献述评;缺少研究方法或没有明确交代研究方法及工具;论述不严密,部分例子和数据不能较好论证论题;不标注引用他人的研究数据;参考文献正文中无标注、不按规定格式撰写;参考文献少于10篇;指导教师担任答辩小组成员、答辩小组成员不够5人、答辩记录过于简单流于形式等。


     杨志坚校长和刘臣副校长多次强调加强内涵建设与提高教育质量对于国家开放大学体系的重要性。开放教育的核心是质量问题,内涵建设和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而学位论文的规范工作,有助于促进和规范学科毕业实践环节的工作,提高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


      2017年6月,针对学位评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教育教学部正式启动教育学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与写作规范的制定工作,在现有学生论文的水平上,提出明确要求,意在提升教育学科的学位论文质量。


标准与现实之间的权衡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与写作规范的制定并非易事,怎么在高质量高标准的学术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之间达到一个平衡点?


      为了寻求这一平衡点,规范的制定工作历经前期分部意见调研、初稿、多次组内研讨修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委员修改、分部研讨反馈等多个环节,不断调整完善,才得以确立。


      根据前期分部调研反馈的意见,明确了教育学科学生论文的主要选题范围、常见论文类型、学生现有写作水平等。教育教学部集合多位经过专业学术训练、有一定学术成果的教师,撰写了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写作规范,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提炼出了5种类型的论文写作样例供学生参考:教学反思与教学设计类、行动研究类、案例研究类、论述类、实证研究类。


      2017年11月在昆明召开的研讨会上,各分部专业负责人就教育学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学位论文类型及写作规范、论文指导教师资质与职责等方面进行了全体讨论和分组研讨。与会人员一致肯定了教育教学部前期的工作,认为相关标准文件内容充实、体系完备,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与会人员同时结合自身工作经验,提出了建议,如需进一步精确论文类型、规范匹配范文等。


规范化与过程性双管齐下


      教育学专业在各个分部的情况具有差异性。许多地方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来支撑这么大的学生体量,生师比失衡,教学质量难以保障。考虑到这些现实问题,学位论文规范的制定工作就更加必要和重要。规范不仅是对学生论文写作规范性的要求,同时也是对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规范性的要求。有了规范,才有可参照的标准,才能守住底线。


      因此,教育学科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与写作规范针对学生的论文写作,制定了详细的参考样例和对论文每一部分的具体要求,让学生能够参照规范进行自主学习与写作。而一个学生论文质量的好坏与指导教师密切相关。因此,该规范也重点针对论文指导教师的资质与职责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如增加公开发表1~2篇论文的要求。


      教育学学位论文质量标准与规范的制定有助于提升学位论文的质量,但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绝不仅仅在于最后论文写作评审的环节,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根据教学工作计划与安排,从选题一直到提交论文初稿,只有8周时间,对没有任何理论积淀和学术论文写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很是仓促,难以学以致用。教育教学部认为,更加重视过程性应当是未来提升学位论文质量的关键,应该将论文选题贯穿到每一门课程建设之中,增强课程和科目的导向性;在每一门课中对学生进行引导,通过每一次小作业,每一次小的积累,巩固深化扩充学生学习的知识。相信如果学生能够一个学期在一个学科或科目上上积累800字,日积月累,到最后论文写作环节,自然能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作者:马腾飞

编辑:吴亚祺

监制:孙福万  何菁

扫一扫

关注我们

关注国家开放大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