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垃圾论文”再太多不可怕, 最关键的是: 如何保证精品论文从垃圾中脱颖而出?!

特别声明


本平台推出文稿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旨在传播学术研究信息、净化大学教育与科研生态环境。但声明该文仅代表原作者的个人观点并不意味着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异议或侵权,本平台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期望读者关注点赞《蝌蚪士》公益事业: 为苦逼科民发声、并贡献正义的智力;且为平民大众免费科普,使之走进科学、传承科学、壮大科学——人人都能成为真才实学的蝌蚪士 (主编| 赛德夫).

如何评价施一公称中国论文的“垃圾文章”太多?

施一公的原话:


如何改变现状?“说实话,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如果要提建议,就是应该进一步改进科学评价体系,这需要全社会达成一种共识。”

施一公介绍,国际通用的方法是参考国际最顶尖专家的观点:“这是一种‘唯专家论’的方式,我不评价这种做法的利弊,但至少在很多国家都是这样的。如果是将本领域所有专家聚在一起,通过抽签确定评价委员会,在科学上,这样的民主是不能带领科学健康向前发展的。”


来源:

中国论文数超过美国 施一公:“垃圾文章”太多-新闻-科学news.sciencenet.cn


所以,施的观点就是——“唯专家论”、顶级专家抽签构成评价委员会的民主,是不利于科学健康向前发展的。


我觉得这说明了近年来的一种风气终于蔓延到了科学界。

  • 不要应试教育,小孩升学不要“唯分数”

  • 传统医药不要“唯西医标准”

  • 奥运不要“唯金牌论”


人社部:人才评价要克服唯学历、唯论文等倾向--人民政协www.rmzxb.com.cn


总的来说,就是让大家没有一个固定的、客观可统计的指标去刷,而是去刷那些更加“中国传统”的标准。施一公也是顺风顺水这么一说。


过去十多年,中国大学最大的变化就是:师资力量飞速提升、能和国际学术界同台竞技的教师比例急速增加,整个中国无论是在论文数量、论文质量、顶级大学国际排名等指标上,都在快速提升,具体可参见我的这个回答:


中国人很聪明而且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的知识比美国的孩子多得多,为什么中国的学术比不上美国,究竟差在哪呢www.zhihu.com


20年前,1998年,北大的教师博士率只有1/4。


10-20年前,中国顶级大学的教师队伍基本都是老学霸的近亲繁殖,硕士也能留校,知识结构大幅脱离国际主流。


近10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高校教师待遇的增加,大批顶尖海外学者回国。这些学者里的领头人,从试点到全面铺开,在中国的顶级学术机构初步建立了一套北美式的、以论文产出为准绳的、残酷淘汰的人才选拔晋升体系。


而当年,改革中国高校人事制度,向北美竞争体制靠拢的先行者之一,就是施一公本人。


这是施一公2010年初写给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一封信。其中提到:


“我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改革人事制度,在我的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已经在生命科学学院全范围内建立了tenure-track制度。”


科学网-致华人生物学家协会的一封信 - 施一公的博文blog.sciencenet.cn


Tsinghua plans to recruit 110-130 independent PIs in biomedical sciences within the next 5-10 years. So we’ve got a lot to do in the coming years! I also spent a fair amount of time to revamp the personnel system, and with tremendous support from my colleagues here, we have instigated a system-wide tenure-track system in the School of Life Sciences.


这是一篇2012年对施一公的采访:


科研人才施一公的"中国梦":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技中心_科技中心 www.jizhongxin.com


从2007年开始,我开始全面负责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发展的规划设计及人才招聘。在清华校方和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同事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过去4年半,我主持或参与面试了大约150位优秀的海外科学家,并将其中最杰出的近60名人才引进到清华大学全职工作,独立实验室数目从2007年的43增长到2012年的105,翻了一番还多!这些年轻教授担当重任、从事着生命医学最前沿的领域,包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神经科学、分子免疫学等等,他们的引进从根本上改变了清华生命科学人才的布局和质量,为清华大学在生命科学全方位创建世界一流奠定了稳固基础,也为我们改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作好了充足准备。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从1984年的恢复重建到2008年的25年间,一共在CNS发表了两篇论文;但在2009年开始的三年内,已经在CNS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

在人才引进的同时,在清华校方和同事的大力支持下,我倡导并在2010年完成了在整个生命科学学院内的人事制度改革,推行与国际接轨的、以具有流动性的tenure-track 系列为主体、以“国际化、竞争性、高效率”为原则的人事制度。改革后的人事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体制造成的教职工队伍活力不足、竞争力弱、只进不出的僵化局面,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初,我又倡导并开始了清华大学医学院的人事制度改革。我们预计,通过3至5年左右的调整与过渡,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基础医学领域的师资队伍规模和整体学术水平将在亚洲领先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


施一公很清楚“没有论文就滚蛋“的tenure-track 制度对学术机构水平提升的重要意义。


而曾经大力呼吁改革、把改革清华生科院/药学院人事制度当做自己“中国梦”重要成果来宣传的施一公,现在则在呼吁不要”唯论文“、不要”唯专家”,认为“将本领域所有专家聚在一起,通过抽签确定评价委员会,在科学上,这样的民主是不能带领科学健康向前发展的。”


其实这也很符合他的一贯思路。

  • 自己要名又要利,却忽悠别人“ 莫让名利影响自己的选择”。

  • 自己开着最大的论文工厂,却忽悠别人“不要唯论文”。


转CS,再转回生科,回国,走仕途,喊出不要“唯论文”——顺应时代发展,把自己的命运紧密的捆绑在时代的浪尖上——很好,很一公。



相关回答:

中国人很聪明而且小学初中高中所学的知识比美国的孩子多得多,

为什么中国的学术比不上美国,究竟差在哪呢?




作者:黑祭司

垃圾再多也不怕,如何保证精品能从垃圾中脱颖而出才是重要的。


科研产生垃圾论文是正常的,因为科研本身就是高风险的事,真正需要关注的是,如何避免生产垃圾论文的人掌握过多的科研资源,以及生产高质量论文的人难以获得经费支持。


唯论文数量、唯影响因子是论,还有唯出身关系是论都容易有这样的弊端。原本以论文数量、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标准,就是为了防止唯出身关系是论导致的科研资源过于集中于少数有权势的人及其徒子徒孙而制定的,但是近年来各种弊端凸显,似乎也不是一个好办法。


现在的风向是要强调科研转化率,然而这个方子对基础科学未必有用,基础科研要实现转化为生产力,都是以十年为单位计的。


但是用影响因子和论文数量来评级基础科学研究,却确实是不大靠谱的。拿发表在《自然》这种极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上的基础科研论文来说,以20年为一个周期去看,能存留下来的仍可以称得上“重要”、“重大发现”的论文少之又少,比起其它影响因子低几倍(10以内)的期刊,《自然》这种二三十的影响因子对于筛选“二十年重大”并没有什么帮助,甚至,在我看来要低一个档次。


如果我有重大的发现,我肯定会发在相关的专业度更高、且评议更宽松、影响因子偏低的期刊上。因为影响因子高意味着竞争激烈,而且更注重“吸眼球指数”,评议也严苛并不喜过于超前的观点。但是科研毕竟是高风险的,如果因为某个编辑抽风或者评审抽风而毁掉自己的重要论文,实在得不偿失。然而在唯影响因子是论的急躁环境中,这也无疑是比较作死的行为。


因此如果为了急功近利,我肯定会选择跟踪大佬的论文热点,发一个泛泛而谈的保险系数高的灌水文,蹭了热点,说出去很有面子影响因子十几二十,得了名气,有了经费,自己捞到好处了,但是对科学的帮助基本接近于0。等到想做点比较激进的研究的时候,却发现已经过了创造力的黄金期。


网络的发展冲破了纸质媒体的垄断,改变了媒体的传播方式,表现形式,内容,很遗憾的是,它还没有对科技期刊造成冲击,我想一场科技期刊的革命是必要的,期待有一天科技论文也能像现在的其它内容的文章一样,发表无限制,编辑推荐上首页,容许更广泛的实时评议、点赞,甚至是打赏,对优秀论文出精选集的形式。为同行评议、揭露学术不端、传播科学知识、筹集科研经费开拓更广的路子。在这种情况下,施一公的文章下面就要有很多“电镜狂人”的评论了,也不知他作如何想,我猜,当然是反对的——“这不科学”。


现在没有科技期刊这么做,当然是因为其封闭性能够利益最大化。像预印本文库,又因为缺少管理和缺少可评论功能、筛选精品论文的功能,因而仅仅是作为“文库”而存在而已,并不对传统期刊造成威胁。


垃圾再多也不怕,如何保证精品能从垃圾中脱颖而出才是重要的。


作者:Balalaika

不……不然呢……


其实通过评价科研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来评价科研人员的方法已经很客观了,毕竟SCI能走后门的可能性比较低=。而且相对于申请基金来说简直容易的不要不要的,或者说正是因为容易所以大家才竞争极为激烈吧……


我听说美帝比起论文,其实对教授的吸金能力更看重,你没有项目,请不起人,推进不了科研,就只能沦为讲课岗,比国内惨多了。现在美帝财政紧缩,教授们为了钱hin头疼,而有项目的教授就可以横着走,科研能力强的博士后,招!博士生,招!招的人越多活当然就出的越多啦,发文章往往只是附赠。


日本近年也是因为财政科研拨款的缩窄和评价体制改变,导致全国整体科研水平的急剧下降。之前的干细胞论文造假的丑闻,背后也有基金项目越发竞争白热化的推动因素在。


其实现在国内各大科研院校的评价体系也都在逐渐改革,越来越重视项目而不是单纯的文章,一篇cell nature science就能上院士的时代过去了,当然一般能发这种大文的教授也不会缺钱就是了。


PS 知乎的水化果然厉害,这种高端问题下都有一堆人在输出情绪,据我观察 博士生青椒居多……也难怪 人生艰难啊摊手。然鹅情绪真管用台湾早收复了doge


中国人水文章是不是多?是,是不是有针对中国人的集体撤稿事件?是,是不是有的杂志因为做中国人生意做多了被踢出SCI?也是。所以就算11g不说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青椒们能改变这个文章越来越不值钱,offer门槛越来越高,职称越来越难评的事实么? 我亲戚哈佛博士毕业的时候,清华向他伸出橄榄枝要引进他,他不去,现在在美帝过了七八年,文章也发了十几篇,混的不如意想回国,连一个北工大都给不了他副教授了。


虽说知乎就是个输出情绪的地方,但是输出情绪有用?这是中国这个不顾一切前进的国家在逼着你往前走,不想被拍在沙滩上的就都努力吧,这就是现实=。


评论这个,学科不同差距很大吧!

我就讲自己的管理学,


几百年几十年前,管理学大多是对于实践的总结,发现一定规律后再用来指导企业(主要通过商学院与MBA课程进行输出)。所以,现在商学院给MBA上课的那套东西,大多数还是之前的那些东西,虽然老旧点大家还是觉得有点用吧。


而现代的管理学术研究就完全是自娱自乐的东西了,还硬要把自己作为科学进行搞。与企业实践完全脱节。自然而然,现在管理学的论文不是大多垃圾,而几乎都是垃圾(当然肯定不是100%)。


特别是看看国内管理学领域的CSSCI期刊,上面的文章对于社会、企业创造了什么价值?这些论文不是垃圾是什么呢?


但是,最后有一点必须讲。管理学博士应该是最好拿的博士学位之一(其实我真心不想加之一的),因为随便你本科硕士学什么专业,都可以轻松转来管理学拿学位。数学只要初高中层次就行了。什么要做实证?呵呵。。。这个管理学博士生难道不都是会跑跑统计软件就行了么。原理与公式推导有多少人去关心?跟数学好不好有什么关系呢?


注:管理科学与工程不算



本来就想谈谈管理学,谁知道把管科、经济学等社会学科都炸出来了!哈哈哈哈


有人聊到管理学学者与企业家间的关系。个人在企业工作了十多年,也脱产读了个管理学博士。据我观察这两类人是完全两个平行世界的存在,虽然见面了会表示客气。但是内心却是相互瞧不上对方的。


管理学学者认为企业家就知道低头干活,完全没有理论逻辑。自己是看不上做企业家,否则随便去家快倒闭的乡镇企业,靠着自己强大的理论功底都能力挽狂澜,将其成功转型为世界500强。


而企业家则觉得管理学学者活在他们自己虚构的理论世界中,很多人只吃猪肉,不见猪跑。掉书袋们要来企业实践,被大学毕业进来3年以上的员工妥妥完虐的节奏。


作者:Oahzir

只要paper数据真实,没有oversell,垃圾也有垃圾存在的价值。而且铁坷垃跟金子钻石比是垃圾,但是有时候精炼一下就能成为特种钢。

我相信做research的人,总会遇到一些想要求证的问题,这些问题边边角角,也许只是你吃饭的时候突然灵光一闪,想知道一个答案。这个时候Google Scholar一找,竟然还真有人做过这个问题的研究,虽然引用寥寥,方向冷门,但是问题定义明确,方法叙述精确,实验结果翔实。那这篇论文的价值依然存在,而且价值依然无可替代。

这就是我认为垃圾论文不垃圾的原因。无论是工业界的创造还是学术界的文章,都不是无根之木。哪怕别人的垃圾论文走的是错的方向,它也是给别人证明了这条路走不通,一样是价值。

人类的科技树是一个不断分叉的过程,成功的论文可能在正确的分叉上前进了一小步,或者一大步。然后分叉在被证明价值之前,没有人知道这个分叉是不是垃圾。就如同当下如火如荼的机器学习算法,也曾在某个时间段不被人关注。区块链技术中的Proof of Work等,都是很久以前故纸堆里的算法,直到比特币将它从灰土里带了出来,为万众瞩目。

再说了,某人自己的论文是不是垃圾,且要争论一番吧。


作者:噬菌体

这就是科研工作的悲哀之一,大好的时间燃烧在无意义的事情上面。


那为什么仍然有不少人认可这种考评体系呢?因为没有了水论文,会更加的不公、不明、不良。


因为人们已经不相信人会有理想主义、不相信人会放轻私利、不相信主观把持的原则。

这是社会浮躁之风在科研领域的映射。在互相吞噬的丛林里,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吧,谁TM有闲心想着明天会更好。


就现在的趋势,科研迟早要和应用领域分离,变成奥运会一样的内部竞技圈子凭空运转,坐谈客尔。


最后,施老师发表这样的言论,并非出于公义,而是被后继者水论文的能力震撼,感到了竞争压力而已,典型的“上了车就想关门”。



作者:林小溪

这句话没什么错,而且不仅仅适用于中国,全世界都一样。


来一个不恰当的估计,大概nature/science上的垃圾论文比例90%,普林斯顿垃圾论文比例95%, 全美99%,中国99.9%这个样子吧。


中国大学的论文看指标,看影响因子,看期刊是不是顶级期刊,看这样那样,难道美国的大学不看?美国的AP都是开开心心地做研究,在探索真理的路上心无旁骛地奔跑,最后轻轻松松tenure?扯jb淡。要我说,中国大学如果真的能严格执行上述规定,中国的科研赶上美国是迟早的事,毕竟美国学术圈现在被很多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关系能决定的事情太多,如果你不是师出名门那你这辈子基本别想在圈内混出头。中国如果真的能做到"管你老板是谁,达不到要求就滚",吊打全世界指日可待。


中国的大学曾经几乎是养老院,评职称大多都是靠关系,发论文的压力几乎等于没有,老师们极少有较高的学术理想。最近十多年好不容易渐渐向国际看齐,年轻人想要留在圈子里就得努力写文章,才让中国的大学的学术影响力慢慢赶上去了。在这种时候说这种没屁用的废话,以施一公这个人的历史而言,多半是在为自己后面的某些事情铺路。



实际上这个局面是皆大欢喜的

作者:克己

1)行政管理人员皆大欢喜:对科研人员的考评简单明了,不用深入一线调研研究的先进性实用性,只用看统计数字发了几篇SCI、几篇EI、影响因子多少就可以量化评价科研人员工作绩效,决定谁晋升副教授教授。


2)科研人员皆大欢喜:上升途径简单明了,可以不用做无聊实验和干艰苦开发,耗费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积累行业经验和工程/实验参数,专心揣摩如何写好文章投合审稿人就好。


3)老外工业界科研界皆大欢喜:大部分“顶尖杂志”都是英文的,母语英文的老外们阅读起来毫无障碍,等于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在变相为人口逆增长的西方国家总结科研成果和一手资料。尽管大部分论文都是注水,但有总比没有好。


4)相关从业者皆大欢喜:发表论文很多要缴纳大额版面费,有时还需要花钱请人外文润色,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岗位,每年夏秋时节一轮又一轮在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实际上还增加了主要城市的旅游收入。


5)领导皆大欢喜:宣传发表Science多少篇比宣传多少老教授做实验熬白了头发要更有说服力吧,宣传本科生发表了SCI总比拿一堆作业笔记更能表明“教改”成果吧。


总而言之,我们现在讨论高校“垃圾文章”问题,是因为传统“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深入人心,我们对大学的期望和关注度太高,实际上高校就应该是一个烧钱(就像每年投入巨大的自然科学基金基本没有实用化成果)、养闲人、务虚的地方。比起高校老师创业干项目,我个人更愿意看到一群大学老师安心教书和学生坐而论道。国家也知道这种现状,所以慢慢的863计划开始向企业倾斜。


另外,也不用太悲观了,垃圾论文问题是世界性难题。我见过一些日本美国的教授,基本都是年轻的时候闯出名堂,然后40岁左右脱离一线科研,开始拿着一个PPT飞来飞去,在各种国际会议和学术场合站台。这些人名下挂了数百篇论文,头顶着IEEE Fellow和Professor的大帽子,但是除了办事认真和善于演讲,实在很难恭维其实际组织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好逸恶劳是人之常情,人家爬到这个位置,掌握学术资源导向,当年也是付诸过辛劳的,除了哭笑不得和无奈我们也不好说什么——感觉这个事情有点类似于那些片酬动辄上千万的明星。


对真想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来说,走好自己的路,做出应有的贡献,无愧于心足矣。别人在做什么,我们只需心知肚明,吐槽无济于事。对于仍在高校摸爬滚打的同志们,我只想奉劝一句:改变不了现状,就按照游戏规则行事吧。



作者:非主流生物学
了更好的回答这个这个问题,我追加4个问题:

第一,施一公到底有没有说这样的话?

第二,施一公说出这样的话,到底属不属实,符不符合当前的国情?

第三,如果符合当前的国情,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件事?

第四,施一公提出这么一个问题的动机是什么?


好了,下面就逐条分析这四个问题。

第一,这个事情基本可以确认是属实的,施一公的确说过类似的话,我也在今日头条上看到类似的新闻,再回去找这个新闻,也没有必要,截图就不上了。


第二,这种说法属不属实呢?从我身边的例子来看,基本是属实的。我在硕士和博士阶段学习到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阅读文献,而阅读文献的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当作我们设计课题的重要参考。比如,老外研究一个基因对结肠癌的作用,我们就研究胃癌,研究十二指肠癌呗,这样很方便。我之前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也想过,我们在科研上有没有贡献呢?肯定是有的,?那是差远了。我以前以为是我们太low,估计有一些大牛会不一样,直到看到施一公都这么说,施一公是什么人,与他接触的都是什么人?如果他都这么说的话,我感觉中国这种发文章的趋势,可能比我想像的要严重。但是,到没有到施一公所说的大部分是垃圾的程度,的确有待商榷。


结合身边的例子,我觉得中国人的差距主要在原创性不强,模仿别人的文章的情况比较多。还有就是中国的文章也许并不是为了科研本身,而是为了学位证和职称。还有一点就是北京大学王一方所说的科研发球权的问题,你提出的问题没有人理你,而老外提出的问题,很快成为科研热点,这一点比较尴尬。


既然施一公所说的这个事,基本上属实,那就牵涉到第三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办?问题有没有严重到,我们要把科研界那些滥竽充数的败类斗揪出来,群起而攻之。如果有败类的话,肯定万揪出来,而且还要承担贪污经费,骚扰学生等得法律责任,可是这个和今天的话题,已经不相关了。


如果,这种现状,不是科研界的败类造成的,那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我们不得不说,这几年的科研论文的质量已经远远高于前几年了。许多年前,我们的英文螺纹都很少,后来与国际接轨,英语论文的数量上来了,这一点大家可以查,SCI发文数量,中国绝对是前几名,后来我们发现,我们的质量不高,在后来,高质量,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也出来了,这一点可以查nature指数,也是在前几名。


施一公看到的是,大部分比他差的文章,可是,他没有看到一个实物发展的正确历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劣到精的过程。我们现在正处于从少到多的过程。如果大家理解比较困难,我们就横向比较一下手机行业。最初,中国是不能生产这些玩意的,那时候是摩托罗拉,诺基亚的天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当然质量是很低劣的,诺基亚手机用7年,都是好好的,我们的手机半年就不行。后来,就从少到多,深圳华强北的山寨机到处开花,多了之后,华为,小米开始意识到,不能以量取胜了,也开始了精的阶段,虽然华为,小米的高端机还是干不过苹果,三星,可是中国人已经有了一个共识,一定能干过他们。


也就说,我们现在科研也到了从少到多,向由劣到精的转变阶段,那就牵涉到第四个问题,施一公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是什么?


可能是,让前进中的中国看到自己的不足,而继续更好的前进。有没有其它的动机呢?我爸知道,就当他是为国为民。那么在这个阶段应该不应该提出这样的问题呢?我认为是应该的,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的科研怎么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老一代的科学家,怎样到国外的实验室,一点一滴的学习,然后归国建立自己的实验室。我们决不能辜负了他们,现在论文的数量上去了,就沾沾自喜,停止前进的脚步。


而下一步,中国要做的就是提高科研的含金量,不到论文要上去,而且也要转化为生产力。


祝愿祖国永远富强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