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研究】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研究——以临床医学为例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完成单位: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完成人:汪  玲,鸿  翔,陈兆君,谢静波,尤小芳,包江波,吴海鸣,郑玉英,先梦涵

来源2015年立项2017年结题评审为A的学会研究课题

摘要: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围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开展研究;以医教协同为指导,提出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具体方案。本研究成果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真正做到以医生职业为导向,与卫生行业紧密结合,与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密切衔接,与医师准入实现无缝对接,促进了专业学位教育与行业准入、职业资格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职业资格

 


临床医学教育包含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长期以来,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希望有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研究,培养标准化高水平临床医师,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方法

1.比较研究:欧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的经验借鉴

2.实证研究:上海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的理论实践

在上海市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合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中,构建以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界定“双重身份”明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为定向住院医师,通过“三个结合”实现培养培训全过程的有效衔接,以“四证合一”解决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之间的矛盾。

3.政策研究: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的具体方案

在《北美国家医学教育的历史与现状分析》、《西欧国家医学教育制度和医生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借鉴》、《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和专科医师准入制度相互作用》、《推进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改革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的探索和创新》等研究基础上,对于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执业医师资格的衔接提出政策建议,并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与专科医师准入资格衔接方案,从而形成系统完整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的改革方案。

二、研究内容

1.探索了我国研究生临床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

1998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以来,医学院校不同程度沿用科学学位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即“重科研、轻临床”,造成毕业生临床技能难以胜任岗位需求。“5+3”模式使研究生能在住院医师规培的标准化实践环境下,逐步达到独立行医必备的医德医风、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等要求,胜任常见病、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的诊疗工作,成为“会看病”的好医生

2.促进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仅在局部开展。随着医改深入推进,亟需经过标准化规范化培训的合格医生补充医疗队伍。“5+3”模式有机结合了临床医学教育与住院医师规培。在我国当前人事制度下,硕士学历学位弥补了规培学员的个人培训成本增强了规培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既解决了人才急需,也促进了我国住院医师规培制度建立健全。

3.规范了我国临床医学学制学位和人才培养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主体不清晰,多种医学学制学位并存,既有五年制、又有七年制和八年制,不利于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5+3”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主体,将有助于逐步理顺我国临床医学学制和学位体系。如同济大学已经将七年制转为“5+3”模式;上海交通大学创新八年制模式培养多学科背景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复旦大学正开展“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衔接的方案研究”,探索“5+3+X”模式。

4.提供了我国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成功案例

目前,我国已经在工商管理等39个学科举办专业学位硕士教育。“5+3”模式使得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真正做到了以医生职业为导向,与卫生行业紧密结合,从而为我国其他种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提供了成功典范。

三、研究成果

本项目代表性成果为《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7期),(注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立项课题经费资助,课题编号2015Y0603)。论文围绕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研究”,分析了我国正在推进的“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统招生、同等学力和一体化)所面临的难点问题和应对策略,并围绕“5+3+X”试点、八年制培养模式、执业医师考试分阶段实证研究和临床医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医学教育改革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培养体系创新:构建了符合国际惯例、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这一模式,“…很好地实现了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标准、职业准入的紧密衔接,既符合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方向,体现了临床医生成长规律,也符合高层次临床医学教育特点,体现了医学教育规律。… 这是医学教育结构优化、学制学位调整的重要方向”。

2.教育制度创新:有机结合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了院校教育和毕业后教育。通过明确临床硕士双重身份,打破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住院医师)”和“在读(研究生)”之间“非此即彼”的束缚;实现了研究生招生和住院医师招录、研究生培养和住院医师培训、学位授予标准与医师准入制度三个结合;以“四证合一”解决了医学教育与执业医师之间的制度矛盾,临床医学在读硕士经住院医师规培1年以后,可以本科学历报名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经学位论文答辩可获得研究生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3.协同机制创新:体现了医教协同,对于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5+3”模式以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改革为突破口,立足教育和卫生两大民生工程,既是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具体实践,又服务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需要。

4.实践教学创新:突出了能力培养,以培养合格医师为目标,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突出职业素养和能力素养培养,加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和规划教材为基础,建设了临床医学专业18个学科54门临床理论课程;创新了公共课网络化教学方式,供“5+3”硕士在住院医师规培期间自主选择课程学习时间和进程;严格按照住院医师规培细则,进行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训练,融入人文精神培养;研制了紧密结合临床应用的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了“重科研、轻临床”的倾向。

四、论文目录

[1] 汪玲. 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中国大学教学  2015;7:33-37

[2] 汪玲.“5+3”模式下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国高校科技 2016;1:65-67

[3] 汪玲谢静波. 临床医学教育“5+3”一体化培养相关问题与对策分析,中华医学教育 2015;5:658-660

[4] 汪玲、何珂. 临床医学“5+3”培养模式的管理体制与政策机制创新 ,中国高校科技  2015;9:50-52

[5] 谢静波汪玲包江波吴海鸣. 口腔医学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中国卫生资源 2016;2:134-136

五、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希望有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面向健康中国需求,探索医学教育改革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衔接研究,培养标准化高水平临床医师,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结论:本研究不仅探索了我国研究生临床技能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径,实现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实质性结合,促进了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建立健全;而且创新了“5+3”为主体的我国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明确了我国医学教育结构优化和学制学位调整的改革方向,是我国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典型案例,也引领了我国其他领域专业学位教育模式改革。

政策建议:面向健康中国需求,围绕“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这个主题,一方面,针对“5+3”模式在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不断创新管理体制与政策机制,为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实践“5+3”模式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示范;另一方面,积极探索“5+3+x”培养模式改革。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和专科医师培养的要求,改革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与方式、研究课题、专业技能训练、培训基地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和方式,强化对培训对象的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加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按照《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安排临床技能训练,并结合卫生行政部门健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相关研究。要求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选定科研课题,实施3-6个月的科学研究,完成一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的学位论文并通过答辩。

 

参考文献略。






前沿
研究

来源: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