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门下—书法研究生作品欣赏(6)

崇文门下—书法研究生作品欣赏(6)

——霍超博士书法作品欣赏


霍超博士简介

    霍超,1988年生于江苏常州,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201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获文学(书法)学士学位。在校期间通过遴选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励耘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历年获得专业奖学金,社会工作奖学金,坚净奖学金等,并获 2011 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同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美术学书法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虞晓勇副教授2014年毕业获美术学(书法)硕士学位。2016年攻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书法史论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倪文东教授。



展览及学术成果:

2009 5 月完成学士学位论文《沈从文的书法观》

2009 7 月书法作品参加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成立十周年作品展”,参展作品收录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成立十周年作品 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年版)

2009 9 月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 楹联书法展

2010 6 月篆刻作品参加京师印社第三届社员作品展

2010 9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大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

2011 5 月书法作品被特邀在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中展出

2011 6 月书法作品入选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福字邀请展

2012 5 月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瘗鹤铭书法展

2013 6 分会主办的 120 周年——支持革命老区文化事业发展大型书法笔会

2014 5 月完成硕士学位论文《乾嘉时期帖派书家研究》


霍超书法作品简评:

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

叶鹏飞

宋人晁补之在论书法时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独得”。

霍超的书法,给我的印象是正合其言,有着着手而出,无矫揉妆事之态,豁人耳目。一般来说,帖以精美为长,碑以浑朴为雄。但也有帖是雄浑的丶碑是精美的。以拙见,研习书法必须因人适性,即所择法帖名碑是否符合自己的情性。

我每见报刊上一些秀雅女子,写着粗壮四肢的大汉之书,总觉别扭。所以,霍超自小以赵孟頫楷丶行书入门能脱颕而出,即是她走对了关键的第一步!考进北师大后,她在学校的各位名师指导下,又广涉博猎多种碑帖,然不论是研唐楷丶宋行,还是晋人尺牍,以至汉隶丶大小篆,再至宋克章草,一步步扎实前进,都能做到互为补充,使之融通。研书过程最忌各行其事,擅写多种体而整体风貌不统一,这样就不能互补。

而霍超作为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学书的系统性到选择性是慧心独运的,有着艺术的通变能力:她以精美秀雅为特征,以雄浑苍茫为补充,其学书之道正有着胸中独得之妙。霍超正年轻,愿她真诚地对待书法,真实地对待人生,不断精进!

      叶鹏飞(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常州市文联副主席、常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江南灵秀育此才

 虞晓勇

 

霍超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常州小老乡。2010年,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书法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她的创作成绩也让她成为北师大书法专业硕士生中的佼佼者。她的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届楹联书法展”、“瘗鹤铭书法展”和“全国首届手卷书法作品展”,并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这一成绩也是近十年来在北师大书法专业研究生中少有的。

霍超自幼学习书法,曾得到常州著名书家、诗人叶鹏飞先生的悉心指点,打下了较为扎实的基本功。在北师大读书期间,我对她的评价是灵与实。她的书法以赵孟頫为底功,笔画俊秀,笔意灵动,取势纵逸,后来她又迷上了宋克的章草,在秀雅的风格之中频添了几分古气。在作书中,我很赞许她注重细节表现的特点。书法之美本于格局与韵味,格局从何处而来?体势定之,而韵味则主要依靠细节去表现。霍超在笔画的起收处较为注意笔姿的塑造,入笔的速度与力度也透着一股灵气与果断,从这种灵性中,我们可以看到江南水土的滋养和江南文化的雅润。她的书路较为宽广,从小字的雅致,到大字的威武,可以充分展现她在书法艺术创造方面的可塑性与发展潜力。在学术研究上,霍超具有一种扎实的态度。她的硕士论文做的是《乾嘉时期帖派书家研究》,这是一个有关书史研究的题目。研究书法史,往往有两个难处:一是爬梳材料是否缜密扎实,二是史观的提炼能否得当到位。二者相较,前者是治史的基础。她在拟定题目之初,我曾经告诉她,这篇论文要做得好,完全取决于你爬梳材料的态度与能力。从结果看,霍超的论文完成得不错,细致而扎实,敢于质疑前人的观点,这一点也似乎得到了“常州学派”的遗风。

而今,霍超已毕业成才,正有更广阔的空间待其骋翔,我祝她在今后的书法艺术道路上愈走愈宽广。

虞晓勇(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霍超书法印象

邓宝剑

 

霍超是书法专业科班出身,系统地学习了书法史论以及各体技法,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她的书法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大一的楷书课上,她就能写一手很地道的赵体楷书。之后涉猎后期的颜体,也写得颇有味道。

她的篆书也很精工,下笔干净、流畅,结构挺拔有精神。她对宋克的章草下了很大的功夫,笔锋出入清晰而到位。她近来的作品又在学习宋克章草、今草融合一路书风,也挥洒如意。今人习章草,多受王蘧常先生的影响,以浑朴古拙为胜。而霍超以宋克为法,书风清爽秀雅,独辟蹊径,难能可贵。我的一点建议是,如果霍超在坚持自己学书之路的同时,能够吸收类似于王蘧常先生那样的厚重、古朴的元素,一定能够有更大的进境。期待霍超在书法的园圃中收获更多的果实!

                  邓宝剑(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霍超书法作品选


草书《古诗十九首其一》 ,2015年


行书扇面陋室铭》, 2016年


楷书折扇《风规自远》,2016年


楷书折扇《心经》,2016年


篆书,七寸扇面, 2016年



草书《酹江月》1-2,2016年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015年


纳凉 金卡,2016年


思远人 信笺 2016年


宋诗三首 2015


论语《学而篇》 2014年

霍超博士论文选:

乾嘉主要帖学书家的风格特征

 

 

乾嘉时期达到清代帖学书法发展的繁荣时期。乾嘉时期的文人士大夫学习楷书大都是以晋唐以来名家墨迹、法帖为取法对象,师法欧阳询,虞世南,颜真卿和柳公权;就字体而论,此时的帖学书家多是擅长行书和楷书,尤其是蝇头小楷。然而不论他们从何处入手,最终都会被纳入饱满圆润和匀称流畅的格局之中。

主要帖派书家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永瑆和铁保,他们创作风格和学书起源,都受到了皇家审美的影响。乾嘉帖派书家往往与“世代书香”“朝廷重臣”“宫廷书家”这些概念联系到一起。他们往往用笔丰润饱满,结字应规入矩,章法整饬均衡。张照早年学书,以同乡先贤董其昌入手,加上舅父王鸿绪的影响,把董其昌做为入门的途径。刘墉初学赵孟頫、董其昌,追求秀丽的风格。梁同书的行草书也是源自赵孟頫、董其昌一路,楷书则出自柳公权《玄秘塔碑》。王文治早年学习同乡笪重光,而笪重光生活的时代,正是董书最盛之时,虽然笪重光在当时没有被时风完全束缚,但也不可能洗净时风。王文治对董其昌赞叹备至,在点画方面传承了董其昌的飘逸。永瑆楷书根基于欧阳询,乾隆初年,皇亲贵戚间学书已欧阳询为“时尚”。而永瑆的行楷书最终得益于对赵孟頫的行草书,写得婉转流利,清丽洁净。铁保在嘉庆时期也是在赵孟頫处得益良多。

乾嘉时期帖派书家的学书途径和渊源不尽相同,但是对于符合皇家审美的行楷书则是信手捏来。皇家宠用大臣代笔古已有之,张照为乾隆代笔,自然是风格接近才能为之。帖派书家在“功夫”上的锤炼正是源于他们早年学书经历。

乾嘉时期的帖派书家的书法风格一定程度上还受到自身社会地位的影响。首先,乾嘉时期的主要帖派书家除了身份特殊的成亲王外,张照、刘墉、王文治、铁保都是进士出身。张照是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刘墉是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梁同书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王文治则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探花。铁保是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进士。他们都是童子功,又通过朝考,自是从干禄之书,馆阁体写出来的。对于这些书家而言,写一手平正均匀、应规入举的小楷是他们的看家本事。为了在科举仕途上受益,士子考生无一例外地会选择符合皇家欣赏口味和审美取向的小楷,这些帖派书家都写得一手精致的小楷。

其次,乾嘉时期的主要帖派书家都有着翰林院的任职经历。翰林院是传统社会中层次最高的士人群体,“非进士不入翰林”。张照授翰林院检讨。刘墉授翰林院编修迁试讲。梁同书授翰林院侍讲。王文治授翰林院侍读。铁保授翰林院侍讲学士。在不同的时间段,他们都有翰林院的任职经历。翰林院的任职经历,印证了他们都属于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不仅学养深厚,而且有很高的社会地位,更是擢升的摇篮,清朝宰辅,常常由翰林院官担任。    

再者,乾嘉时期的主要帖派书家,又多是乾隆身边的近臣。大学士均出自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张照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入值南书房。南书房完全是由皇帝严密控制的一个核心机要机构,随时承旨出诏行令,这使南书房“权势日崇”。刘墉官至体仁阁大学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定大学士员限,省中和殿,增体仁阁,正一品衔。刘墉在乾隆时期能够被选中充上书房总师傅教导皇子,可见,皇家对刘墉的器重与信任。梁同书授翰林院侍讲,曾任会试同考官,加上父亲是大学士梁诗正这一层关系,更是与皇家内廷多一分亲近。王文治授翰林院侍读,曾任会试同考官,一年后任云南临安知府,乾隆在南巡时,对王文治写的钱塘僧寺碑也大为赞叹,书风得皇家青睐,其中必定与皇家审美有相合之处。铁保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礼部、吏部尚书。、吏部尚书,,位高权重,其重要地位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诸多的头衔也使得满人铁保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

自古文人士大夫就是一个时代的社会中坚力量,乾嘉时期主要帖派书家都在军机处或内廷供奉翰墨,他们代表当时书坛的主流。他们骨子里的所接受的思想文化,,他们对整个时代风气的把握和追随都与他们书法风格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的书法风格也受到他们自身地位的影响,书法流畅,娴熟工稳。

乾嘉时期帖派书家在学书过程中都得到研习真迹的机会,同时通过研习真迹得到较大提高。一方面,士大夫阶层多有个人收藏,可以据此来弥补刻帖在辗转摹刻中的不足,或可以窥见古法遗风。张照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1岁开始学王鸿绪书法,18岁的时候获观高士奇旧藏书画金石,在高士奇、王鸿绪的家中见到大量法书名迹,如柳公权《度人经》,董其昌临《洞庭》、《力命》、《玉润》三帖。21岁娶到高士奇的长孙女,随后得到妻子的陪嫁之物《柳公权<度人经>》《董其昌<千字文>》。他的书法也得益于对真迹研习的机会。因而帖派书家学书过程中对真迹的研习对其书法风格有着深远的影响。王文治在45岁的时候,收藏到的一卷真迹《唐人书律藏经》,并视若珍宝,临池效仿,深得唐人写经的那份韵致,这卷真迹对王文治中年以后书法风格的成熟有着直接影响,无论大字小字,王氏书法与唐人写经的渊源是显而易见的。

另一方面,在乾隆时期,清廷的内府收藏获得极大的丰富和充实,以致民间书画收藏活动走向衰微。乾隆敕命吏部尚书梁诗正镌刻的《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该法帖收集了自魏、晋至明代末年共135位书法家的300余件书法作品。但完成之后,仅精拓数十本赐与宠臣。对于普通人来说,得到勒石之帖实属不易,至于名家真迹,那更是是无从得见的。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皇亲肯定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身份地位特殊的成亲王永瑆,身为乾隆帝之子,嘉庆帝之兄,他得以有机会见到宫中大量的书法名帖的第一手资料。同时得到不少皇帝赏赐的内府收藏品,如《平复帖》。真迹长期的浸润与熏陶,这对永瑆的书法创作实践起了重要的作用。皇亲自然是与真迹接触机会甚多,朝廷重臣直接间接参与到编纂《秘殿珠林》和《石渠宝笈》以及《三希堂法帖》之中。梁同书早年被过继给梁启心为嗣子,梁启心本身就是翰林编修,梁同书的生父是摹刻《三希堂法帖》的主持者。这也为梁同书早年学书提供了“取法乎上”的土壤。

乾嘉时期的主要帖派书家的书法风格受到皇家审美的影响。乾隆帝擅长书法,其喜欢并学习元代的赵孟頫,在这股皇家审美的浸润之下,以张照、刘墉、王文治、永瑆、铁保为代表,帖派书家的书法风格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次,这些书家的出身,,社会地位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他们书法风格的形成,他们多为朝臣贤仁,受到学识、官职的制约,使得他们的书法是书卷气和庙堂气的结合,具有温文尔雅的面貌。再者,他们的社会地位在客观上提供了更好的研习书法的机会,他们的学书过程也得益于对“真迹”、“阁帖”的研习。以上几个原因,促成了乾嘉时期帖学的主流风格形成和帖学书法发展的高峰。

笔者通过以下图表,直观的比较乾嘉时期的主要帖派书家晋身、官职、师法对象和书法风格。(表1)笔者试图通过作品比较来具体分析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永瑆以及铁保的书法风格,再进一步归纳乾嘉时期帖派书家书法面貌的共同特征。


年代

官职

师法对象

书法风格

张照

1691-1745

翰林院检讨

董其昌、颜真卿、米芾

爽利雄强

刘墉

1719-1804

进士

翰林院编修、侍讲

赵孟頫、颜真卿

遒媚

梁同书

1723-1815

进士

翰林院侍讲

董其昌、颜真卿、柳公权、米芾

紧严险峻

王文治

1730-1802

探花

翰林院侍读

《唐人书律藏经》、《灵飞经》

清秀灵动

永瑆

1752-1823

皇子

亲王

赵孟頫、欧阳询、虞世南、《平复帖》

圆融遒美

铁保

1752-1824

进士

翰林院侍讲、侍读、内阁学士

赵孟頫、颜真卿、虞世南

自然天真

        (表1 乾嘉时期帖派书家晋身、官职、师法对象和书法风格比较)

 

“风气宥人,不易转也。一乡一地一时一代,其书格必有其共同处。”乾嘉时期的帖派书家的书法风格有诸多共同之处。首先,从张照、刘墉、梁同书、王文治、永瑆、铁保的存世创作作品来看,用笔多有内敛之意,点画精巧,多用藏锋,即便是露锋的笔画,锋芒也比较短。方圆兼施,以圆笔为主,圆中有方。帖派书家藏头护尾的用笔特征,字的点画排布基本是遵循了楷书的轨迹,只是用笔与楷书有所不同。行笔速度和节奏比较慢,即使是行草条幅,点画之间也仅仅是偶然以游丝相连,点画的直接连带关系比较弱。当然,帖派书家的用笔也不尽相同,王文治的点画与张照、刘墉相比,前者更为灵动,后者更为迟重。张照和王文治临习同一帖目王羲之《蜀都帖时,这种比较更为明显。

其次,乾嘉时期主要帖派书家作品多以行书为主,字形多以楷书的间架结构为底,在结字通常比较平正。结字也称作结构,好比是字的筋骨,将有关的点画按照一定的法则有机地组合成字。乾嘉时期的主要帖派书家早年学书无论是从董其昌、还是赵孟頫入手,都是比较整饬的行书风格。体势上,乾嘉时期的帖派书家总体上以端正平稳取势,基本无意于将单字中某一笔画放纵来取得特殊的体势美。尽管张照、梁同书都有取法米芾,但是单字仍然是方正平匀,很少有欹侧的形态。他们更喜欢用轻重、粗细对比和结构的疏密关系来改变体势,把用笔的轻重和结构的疏密相配合而交错使用,使得体势变化能与结字的端庄相协调,形成中和的审美效果。

再者,从章法的角度考察乾嘉时期主要帖派书家的特征,乾嘉时期的帖派书家在章法上都比较平稳。章法,是对一件作品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的方法。包括单个字的解体取势、字群的排布,对行款的处理和印章的施用。乾嘉时期的帖派书家行书作品基本上字字独立,行行分明,普遍采用有列无行的章法布局。他们多靠上下笔意相连来完成字与字之间的衔接,字与字之间的牵引关系不明显。在印章的施用方面则是愈加讲究,广泛的使用印面较大的名章。

最后,从书画用材上,我们可以关注到这样两个现象。一方面,乾嘉时期,书家用纸上也选取了吸墨性较差、金贵的洒金宣(图5)、精巧的花笺(图7)、龙凤纹蜡笺、描金云纹蜡笺等,这样的书写载体上,更突显了雍容华贵之气。另一方面,清代羊毫笔普遍流行,羊毫笔有笔毫柔软,吸墨量大的特点,工具已经改变,用这种新笔毫来追求古法,客观上形成了笔画圆润,风格含蓄的效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乾嘉时期帖派书家张照、刘墉、王文治、翁方刚、永瑆、铁保,他们是当时主流书坛的代表人物。他们有着相似的进士出身、翰林院任职等经历,多是乾隆身边的近臣,或在军机处或内廷供奉翰墨。这些书家的出身,,社会地位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他们书法风格的形成。帖派书家对于朝廷酷爱赵孟頫、董其昌,偏爱欧阳询、《黄庭经》、《乐毅论》的现象,更多的表现出对帝王喜好的顺从态度,形成工整、匀称、圆润的风格,使得他们的书法走向书卷气和庙堂气的结合,形成温文尔雅的书法面目。

他们也都受到了“时风囿人”的馆阁体风格和淳化阁帖的制约。乾嘉时期的帖派书家,翰林出身、朝之重臣的特征,本身写一手熟练、工稳、书卷气、庙堂气的小楷,并无非议之处,但这种书写,抑制了个性的发展,更多的是为了礼仪和维护道德秩序。淳化阁帖由于载体的局限,刻帖传达的行草书字形也相对楷书化,又无法表达用墨的枯湿润燥、用笔的细微入理,使得帖学书家临习的范本气息上没有了晋人风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