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2015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DOI:10.16298/j.cnki.1004-3667.2016.04.04

2015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基于18家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的发文统计

《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

摘 要

2015年全国高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高等教育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特征;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发文量仍然较少,其教育科研能力亟待加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形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团队科研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职称构成主要以高级、中级职称为主,其中,在读学生当中以博士发文为主;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适中,省部级基金资助论文所占比例较大;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中观层面的大学组织与管理,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结构主义为主。

关键词

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作者队伍;研究主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正发生着重要变革,为了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提高质量,《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完成了2015年全国高校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统计分析工作。统计的期刊范围在2014年17家期刊的基础上增加了《高教发展与评估》,其原因是《高教发展与评估》的复合影响因子(0.704)已经超过17家期刊中复合影响因子排名最后的两家期刊。因此,统计论文的范围为2015年在《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教研究》(北京)、《教育发展研究》(上海)、《中国高等教育》(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江苏高教》(南京)、《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现代大学教育》(长沙)、《高教探索》(广州)、《中国大学教学》(北京)、《复旦教育论坛》(上海)、《现代教育管理》(沈阳)、《大学教育科学》(长沙)、《教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高教发展与评估》(武汉)18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以下简称18家期刊)刊载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2015年18家期刊共刊载论文4619篇,剔除期刊中的广告、短论、博士论文提要、投稿须知、简讯、学术动态等文献信息,刊载在《教育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期刊中的非高教类文章,以及境外高校发文,获得3672篇文章。再剔除第一作者为非高校(政府机构、教育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的251篇,获得第一作者为普通高校(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民办高校)的论文共3421篇。本文以第一作者署名是高校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3421篇为有效统计数据。

一、2015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院校分布情况

,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219所(公办796所,民办416所,中外合作办学7所),高职高专1334所(公办1028所,民办306所),成人高等学校292所。2015全国高等院校机构(军事院校除外)中,共有656所在上述18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占所有院校总数的23.06%,其中公办本科高校511所,占同类高校总数的64.2%,公办高职高专院校99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9.63%,民办高校44所(包括本科和高职),占同类院校总数(共722所)的6.09%。

(一)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发文情况

  统计显示,有511所公办本科高校2015年在18家期刊发表高等教育论文3134篇,占统计论文总数的91.61%(2014年91.65%)。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列,限于篇幅,只列出发文5篇以上的高校,共174所,这些高校发文2686篇,占同类高校发文总量的85.71%。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发文分布特点如下:第一,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依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中流砥柱,尤其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发文比值较高,其中,“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发表论文占被统计论文的50.92%(2014年50.87%)。第二,全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院校发文贡献率较高,16所院校共发文782篇,占被统计论文的22.86%(2014年为22.08%),如表2所示。第三,全国本科师范院校发文贡献率处于平均水平,没有明显优势。在发文5篇以上的174所本科高校中有30所高校是师范院校,占总数的17.24%;发表论文共559篇,占174所高校发文总量的20.81%。第四,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具有高度集中、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全国普通高校中,有511所高校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其中,有52所高校的发文累积贡献率达到了59.98%。

表1 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在18家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基本情况(5篇以上)




(二)高职高专院校2015年发文情况

  2015年有99所高职高专院校在18家期刊上发文207篇,占被统计论文的6.05%(2014年为6.88%)。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发文2篇以上的院校名单,如表3所示,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发文均高于7篇,共发文43篇,占高职院校发文总量的20.78%。2015年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数量仍然较少、所占比例较低,这与18家期刊中没有高职类专门期刊有关。

(三)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2015年发文情况

  独立学院按照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运行,因此,今年将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合并统计。2015年全国共有民办高校722所,在18家期刊上发文的有44所(占6.09%),共发表论文8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2.33%。其中,浙江树人大学发文12篇,位居发文榜首,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发文7篇,宁波大红鹰学院、三江学院分别发文4篇,这4所高校表现较为突出;还有29所民办高校各发文仅1篇。如表4所示。


二、2015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

  经数据分析,论文作者队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1.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发表论文的两种主要形式,4人以上署名的论文数量较少。在3421篇论文中,有1746篇为单独作者署名,占被统计论文的51.04%。有1157篇为两人合作发表,合著比例为33.82%。另外,超过5人以上的作者较少,共17篇,占被统计论文的0.5%,见表5、图1。

  2. 作者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较高,副高级、中级职称的人员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在被统计的3421篇论文中,有2867篇论文的作者有职称说明,490篇论文没有标明作者职称信息,64篇论文作者具有行政职称。其中,第一作者具有高级职称的论文有912篇,占被统计论文的26.66%;具有副高级职称的论文有873篇,占被统计论文的25.52%。另外,在读学生发文数也较为可观,其中,博士生发文447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3.07%,对高等教育科研有较大的贡献,见表6、图2。

  3.作者队伍中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占大多数。从3421篇论文来看,有2323篇论文标注了第一作者的学科背景。其中,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论文共1228篇,占被统计论文的35.90%;具有文史哲、经管类、理工类、法学类学科背景的论文共1013篇,占被统计论文的29.61%。而具有医学类、农林类、艺术类学科背景的文章极少,仅有82篇。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非常鲜明。如表7、图3所示。


三、2015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

  2015年在18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421篇论文中有2146篇论文为各项基金、课题的项目成果,其占论文比率为62.73%(2014年为61.93%)。这一比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自由研究成果的比率偏少,恐对学术自由产生不利影响。其中,受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384篇,占被统计论文的11.22%;受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990篇,占被统计论文的28.94%,如表8、图4所示。

四、2015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领域及研究范式情况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与进展:2012年年度报告》中,总结与归纳了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要的领域和研究范式,详见表9、图5。基本区分标准为,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认为, 知识只能通过经验取得。实证主义围绕“假设检验”进行,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普遍性,重复证实是这种范式的特点。经验主义也强调人通过经验来认识世界,它坚信只有经历过的事物才能被认识。这种研究范式的特点是:既强调经验事实的客观性,又强调个体经验的特殊性。人本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种由个人所创造的意识世界中主观获得的,故应该研究人的主观世界。人本主义范式既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又强调知识的个体性。结构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现象世界(即被领悟的世界)和机制世界(即现象世界产生的原因)所构成的,机制世界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结构主义既强调机制世界的普遍性(知识的可重复性),又承认现象世界的主观性(知识的不可检验性)。结构主义研究范式常常表现为思辨性的理论建构。这种研究范式认为,思辨性的理论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东西,但理论的真实性不可以检验,因为理论处于不可观察的机制世界。

  运用上述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式的分类标准,对3421篇论文进行相关统计,结果如下:

  1. 所统计论文的研究领域以组织与管理、教学与研究为主。两者共占到了论文总量的58.58%,其中,属于组织与管理领域的论文数量1098篇,在四种研究领域中所占比例最高,为32.10%。这说明高等教育研究者较为关注大学组织与管理层面的问题,与前几年注重研究宏观“体制与结构”形成反差,间接说明中国高校办学自主权取得新的进展。属于教学与研究、知识与课程、体制与结构相关论文的比例分别为26.48%、21.08%、20.37%,如表10、图6所示。

  2.所统计论文的研究范式以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为主。两者共占到了统计论文的80.56%,其中,尤其以结构主义为研究范式的论文居多,共有1883篇,占发文总量的55.04%。相比之下,以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为研究范式的论文较少,共占发文总量的19.44%,其中,以人本主义为研究范式的论文仅有83篇,占比2.43%。这就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者更倾向于以结构主义为主的研究范式,对于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关注不够,见表11、图7。

  3.统计3421篇论文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可知,中观层面的“组织与管理”论文数量(32.10%)超过高等教育其他三类研究领域,其研究范式主要集中于结构主义(18.59%);对于微观层面的“教学与研究”(26.45%)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结构主义,且经验主义与实证主义势均力敌;宏观层面的“体制与结构”(20.37%)和微观层面的“知识与课程”(21.08%)的研究主要运用结构主义,对人本主义关注较少,见表12。

  课题组成员:王小梅,,《中国高教研究》主编、编审;范笑仙,《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主任、副研究员,北京 100082;周光礼,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潘昆峰、周详,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曲霞,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黄露、刘静茹、武建鑫、宋小舟、崔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刘畅、邵力鑫、刘乙江、何章立,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北京 100872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6年第4期第23-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