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2017】胡盛寿:仅发表论文,不能让病人获益

一年一度的中国心脏大会又在金秋时节拉开了帷幕。大会主席、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胡盛寿院士对我国未来心血管病防控的总体方向和思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为我国心血管外科的学科发展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胡盛寿院士表示,“创新·转化·合作”这一大会主题,也是我国心血管病防控的方向和永恒主题。只有不断创新,将研究成果转化到临床实践,联合多方合作,才能实现国人“健康的心脏,更好的生活”。


胡盛寿院士在 2016 中国心脏大会上做主旨发言

心血管研究要以论文驱动向临床驱动转变

胡盛寿院士指出,尽管我国心血管防控工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主要心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临床实践不规范,缺乏指南;疾病防控模式缺乏科学系统研究,公共卫生政策制定缺乏科学依据;新药新技术层出不穷,但疗效评价缺乏客观依据。


他着重强调,以发论文为驱动的心血管领域理论研究,并不能让心血管病患者获益。他认为,心血管防控应从论文驱动向临床驱动转变,心血管研究成果要能转化到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所用,使患者获益。


过去 20 年,虽然心血管疾病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不断增加,遗憾的是,心血管领域尚无靶向药物问世,尚未出现新的理论突破,临床转化率低。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国家重大需求、成果转化与应用为导向,展开研究布局,旨在提高心血管疾病防控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死率和致残率。

为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构建了高质量、标准化服务的实验平台,以及心血管在体实验及评价中心、存储1050 万份生物样本的生物样本库等高水平研究平台,还建立了覆盖 1600 余家不同级别医院和 6500 余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协同网络体系。


胡盛寿院士介绍,他们通过这些平台和协同网络筛查了 480 万人,采集了包括 100 万心血管病高危人群队列的人群基本特征及生物样本资料;承担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46 项、药物临床试验 35 项;对 26 项高科技新产品开展了研究评价,其中 4 项为“创新医疗器械”。


比如,针对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常用的冠脉支架、人工瓣膜、人工心脏等重要器械开展全链条创新性研发,在可吸收支架、磁悬浮离心泵人工心脏等领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国际前沿。其中,可吸收支架等产品已在我国患者中通过了长期随访的临床评价,为全国每年超过 50 万例的冠脉介入治疗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与此同时,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出了一批贡献中国及世界临床指南的论文。例如,该中心关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明确了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以及冠心病医疗质量亟待改善的靶点,被《柳叶刀》杂志评论为“标志中国在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方面迈出重要的一步,应视为挽救数以万计患者生命的契机”。


 心血管病是精准医学优先发展领域


胡盛寿院士指出,近年来,我国的医疗费用持续快速增加,医疗费用的年均增长率远高于 GDP 增长率。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使用相同的方法治疗患同种疾病的所有患者导致疗效降低、医疗费用升高。从科学层面来看,目前医学治疗的针对性差。以降脂治疗为例,我国患者服用辛伐他汀后严重不良反应肌病的发生率较西方人群高 10 倍,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方法预测“使用无效”和“使用有害”。


高血压也是同样的情况,对于特定的患者,到底哪种降压药更有效仍是未知。目前面对的问题是:我们尽管掌握了不同人群的某些共性,但是对于那些拥有更加相似特征的人群,却无法预测其风险和预后。需要通过精准医疗来更高效地解决临床问题,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同时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胡盛寿院士指出,精准医学首先要聚焦在对民众健康、医疗费用影响最大的领域,这就非心血管疾病领域莫属。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如果我国每年减少心血管死亡率 1 个百分点,可获得约8070 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次,我国心血管疾病人群有别于西方人群,比如服用他汀类药物肌病的发生率高,这就需要针对我国人群的精准医学研究。此外,众多基因相关的罕见心血管病、心肌病等都急需精准医学研究。


因此,心血管领域是精准医疗应该首先、优先落地的学科。胡盛寿院士表示,实施精准医学,首先要积极着手建立高质量的人群队列,包括利用或新建人群、病人两大类型队列。然后利用结构化的病历系统收集信息,建立数据库。高质量的生物样本库和高水平检测平台是收集基因组学等信息的必须。我们还需要移动通信技术的帮助来更方便、快捷、完整的手机数据。此外,我们需要“双栖”专家团队,即有临床背景的生物信息科学家,或者临床人员和生物信息人员要坚定结合,这是我国精准医学发展有的放矢、有所作为的关键。


 品质和创新是中国心血管外科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胡盛寿院士认为,疾病谱的变化和医疗需求是推动心血管外科发展的外部原因,人才和团队则是推动学科发展的核心力量,而医疗品质和知识技术创新是学科得以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胡盛寿院士指出,为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我们需要用循证医学证据、大数据的证据来替代经验指导。我们迫切需要有中国自己的循证数据,提出中国方案指导医疗行为。


为了使我们提供的技术服务成为本行业最佳品质,我们需要建立医疗质控体系,促进行业整体质量提升,需要建立临床路径规范医生行为,需要建立科学严格的培训体系培养具有高度职业素养的合格的医生。


另外,为了让患者获得最佳效益,我们需要规范自身,有效合理地开展医疗行为,拒绝过度医疗。同时通过探索建立心血管外科的国家 - 区域中心形式的分级诊疗以及完善社区医疗功能如康复、随访等方式来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心血管外科如何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胡盛寿院士认为,首先,心血管外科应追求更加微创化的治疗技术,以应对介入治疗带来的学科竞争。我们需要拓展小切口手术、胸腔镜手术、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外科微创技术,需要发展经外科途径的介入治疗,培养更多一手拿刀、一手拿导管的复合型外科医生,去探索和创造更多利用复合技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方法。


其次,应把握学科发展趋势所带来的机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高风险和复杂病例日渐增多,我们需要建设心脏团队通过创新技术以应对这种改变。心衰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唯一呈增长趋势的心血管疾病,心血管外科将成为治疗心衰的主战场,这需要创新术式和心室辅助装置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外科治疗效果。老龄化以及中国高血压病的高患病率使得房颤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外科微创心外膜消融、“一站式”心外膜、心内膜联合消融治疗房颤将成为未来心外科的重要发展领域。


多学科知识的交融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也是创新的动力,我们要赋予多学科知识融合后科学导向的新声音。医疗技术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其创新必然依赖于多学科如材料学、物理学、计算机技术等知识的融合和发展。但医疗技术创新不能闭门造车,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因此,医生必须作为新技术和医疗器械创新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