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智库发表文章《战略创新与大国竞争》:科技创新决胜未来

远望智库:与智者同行,为创新加速

专家库 | 人才库 | 企业库 | 项目库 | 投资机构库 | 招商信息库


本文转载自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来源:美国thestrategybridge网站

作者:科学院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李勇


近日,新美国安全中心客座研究员埃尔莎·卡尼亚发表评论文章《战略创新与大国竞争》,呼吁美国加大战略科技创新投入,以保证美国在等大国竞争中的优势。现将文章内容编译如下,供参考。

科技创新决定未来竞争力

美国新版《国防战略》认识到,由于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出现,战争的特征正在发生改变。先进计算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自主技术、机器人、定向能、高超声速及生物技术,已成为“确保美军打赢未来战争的技术”。该战略将现代化渲染为“短期寻求印太地区霸权,远期谋求取代美国占据全球领先地位”,这可能是美国战略方向出现历史性转变的开始。技术优势一直是美国主导地位的重要支柱。当美国开始优先致力于与的长期战略竞争时,创新便成为了大国较量的新前沿。美国未来的竞争力,将取决于是否有能力在上述关键技术上保持创新引领者的地位。

等国科研人员数量对比(来源: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2018年《科学与工程指标》)

的科技创新进展

1)有志于在上述每个新兴技术领域发挥引领作用。比如,通过神威太湖之光和天河二号取得了超算领域的优势,同时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发展下一代人工智能,力求在2030年前成为主要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军用机器人领域,已有可能研发更高水平的自主技术。还在定向能武器包括激光、轨道炮、高功率微波武器等方面取得了进步。解放军投资发展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和超燃冲压发动机,近期测试了一种配备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弹道导弹DF-17。还投资数十亿发展生物技术和基因组学。在量子技术上,也渴望成为量子加密和通信的全球引领者。

等国研发支出对比

2)通过国家驱动的创新模式推动建设“科技强国”。要转型为创新国家,涉及长期规划、高水平科研投入及发展更有活力的创业生态。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报告显示,自2015年起,的研发支出总额已仅次美国居世界第二,占世界总量的21%,资金投入年增长达18%,未来有望超过美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出产科技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2017年,人工智能公司码隆科技赢得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WebVision竞赛冠军,依图科技取得了IARPA人脸识别挑战赛的第一名。同时,的生物技术产业蓬勃发展,估计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达1000亿美元,并开展了大量涉及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试验。

3)实行“军民融合”战略。该战略寻求利用学术界、工业部门和国防单位在科研成果上的协同增效,尤其是新兴和军民两用技术领域。,军民融合正逐渐成为现实。该委员会正寻求通过一系列计划来破除商业和国防实体之间的障碍。例如,清华大学建立的军民融合国防尖端技术实验室,为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军民应用创造了平台。北京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也参与了军民融合。这种战略或将能够确保商业技术向应用的快速转化,从而赋予解放军优势。

对美国科技创新的担忧

美国目前的创新模式将私营部门视为科技与国防创新的引擎。一些最关键的科技领域,美国企业仍然是全球的领导者,而且美国科技公司的研发投入量级非常巨大。例如,亚马逊、Alphabet和英特尔2017财年的研发投入就分别达到了161亿美元、139亿美元和120亿美元。但主要公司在基础与应用研究上的投入开始不如以往,反而会专注更有可能产生盈利的研发后期阶段。要获得创新上的长期活力和国家竞争力,私人投资可能还是不够的。此时就需要发挥政府研发经费的作用,但有担心,美国在基础研究支出上的下滑会导致创新“赤字”,进而削弱美国的长期竞争力。,但这个过程需要克服所谓的不稳定关系的挑战,这种磕磕碰碰的关系曾阻碍美国商业和国防技术的深度融合。

等国在早晚期阶段风险资本投入对比

结论与建议


科技与国防创新模式的差异将对未来的战略平衡产生影响。新版《国防战略》已经将与的长期战略竞争作为美国的重点优先事项,但显然,美国未来的经济活力和实力,取决于美国是否有能力在这轮新的创新浪潮中继续保持引领者的地位。,即“能够将想法变成创新的‘知识、能力与人才’网络,包括学术界、国家实验室和私人部门。”但要保持这种创新基础的活力,需要更具雄心、更加长远的战略。

要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美国必须实现科技投入的激增,不仅应着眼于战略性的长期研发投资,还应重视培养和吸引顶尖级人才。近代史上,美国一直是创新的全球领跑者,但创新不是美国人天生的权利。相反,它也许是特殊形势下的产物,这种形势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生态链,私营部门只是其中的主角之一。未来,美国领导人应发扬二战、太空竞赛、抗癌期间美国政府、大学及企业之间的合作历史,并且继续利用其最大的竞争优势:即创新生态链的活力与开放性,正是这一点让美国得以吸引全球的人才。此外,考虑到关键技术有可能快速扩散,而且有可能崛起为科技强国,美国要重获并保持毫无竞争压力的技术优势是不可能的。为此,美国应该重视创新的人才和组织层面,因为这是军队仍需要努力的地方,美国应通过这两方面的长期推进来保证其优势,包括创造新的作战概念乃至新的组织结构。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纽约P-TECH中学

更多“科技创新”文章请参阅:


  • 企业为什么没有颠覆性科技创新?

  • 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强军兴军的核心引擎

  • 日本科技创新决策“司令塔”是如何建成的 | 日本科技创新政策形成机制的制度安排

  • 科技创新全球化给带来的挑战

  • 如何避免科技创新成果沦为“陈果”

  • 回归20年,香港科技创新牛在哪儿

  • 如何构建国防科技军民融合创新体系?

  • ?六大主体推动俄罗斯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 创新驱动铸辉煌 科技强国启新篇

  • 按科技创新规律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 科技创新发展的十大春风

  • 科技创新现状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新思路

  • 2016年就能面市的7大颠覆性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绩效分析

  • 战略能力办公室:推动美国国防科技创新的新引擎

  • 推动航空科技创新发展的微思考

  • 以科技创新推进供给侧改革

  • 科技创新体制应向美国学习五件事

  • 拥抱人工智能科技创新的新春天

  • 国防科技创新不可忽视基础理论研究

  • 欧美俄日如何制定科技创新政策

  • 从科技创新角度看专利法的修改

  • 供给侧改革与科技创新


  •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面临形势与背景


  • 新型举国体制助力重大科技创新

  • 大国崛起与科技创新 ——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的经验与启示

  • 薛兆丰:全球科技创新生态的十大变化

  • 莫让“给人留口饭”思维阻碍科技创新

  • "融合"成为促进科技创新新力量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规律及启示

  • 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群体特征

  • 依靠科技创新促进未来经济增长——升级版《美国创新战略》述评

  • 加强科技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 颠覆性技术:科技创新的突破口

  • 科技创新需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 新兴产业应走科技创新之路

  • “十二五”以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辉煌成就

  • 生物交叉技术驱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形成与发展

  • 政府持续聚焦科技创新说明什么

  • 科技创新——关于评审专业科技期刊论文的讨论

  • 拿出发展的眼光力挺科技创新

  • 把握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机会窗口”

  • 努力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 繁荣与衰落:科技创新的真实处境

  • 科技创新并非流水线——科技计划大整合需有善后措施

  • 激发科技创新市场活力 应明确负面和正面清单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 创新教育 | 军工百强 | 试验鉴定 | 影响因子 | 双一流 | 净评估

预见未来预见2016 |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 太空站 |反卫星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 | 马云 | 奥巴马 | 特朗普

专家专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 谭铁牛 | 于川信 | 邬贺铨 |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