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 音乐博士的噩梦?


文 | 徐丽梅


正值期末,某高校的声乐教师李老师忙得焦头烂额——白天授课、监督学生考试,晚上还要写博士论文,不过,最令她焦虑的是,正式提交论文之前必须在国家级音乐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专业文章,究竟怎样才能发表?一直没有着落,这让她寝食难安。


不发表等于不通过


“据我所知,国内高校对于博士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文章大多有一定的要求,只是发表的刊物种类、发表的数量要求不同。”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杨青介绍,首都师范大学要求提交博士论文之前,必须在权威刊物上发表一篇与所写论文内容有直接关联的文章,或在核心类刊物发表两篇相关的专业文章。“作为博士研究生,应该有自己的研究成果向社会公布,但是,国内音乐类的权威刊物、核心刊物一直在压缩、减少,这些刊物的刊登计划早已经排到了多年之后,因而,造成了目前发表文章非常困难的局面。”


实际上,不仅在博士研究生毕业的环节有这样的要求,一些高校在招收博士研究生的条件中,已经对论文发表作出了硬性规定,比如,中央音乐学院规定,报考音乐学各方向博士研究生的考生应提交:本人独立撰写的2篇符合报考方向、代表个人最高学术水平、各不少于5千字的学术论文,其中至少有一篇发表于正式学术刊物,所谓“正式学术刊物”即以下四个期刊遴选体系历次遴选的期刊(不包括会议论文集,出版机构出具的拟发表证明无效):a)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b)南京大学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及其扩展版,c)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d)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及其扩展版。


硬性规定催生灰色行业


无论这些规定是否合理,现实的需求是摆在第一位的——获得博士学位需要发表专业论文,甚至报考博士研究生也需要发表论文。据统计,我国每年招收的各类专业博士研究生大约为5万人,每年毕业的博士研究生至少有4万人,报考博士生的人数近200万。另外,由于评职称而需要发表论文的更是不计其数。

对发表论文的巨大需求催生了两类灰色行业:一类是利用各种关系渠道帮助人们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代理、中介。不少中介打出了“收费低、快速发表、通过率100%、让你无忧毕业”这样的口号,声称“在各地设置办事处联系撰稿老师与客户”,提供“代写、修改、发表”一条龙服务。


另一类以收录论文、收取论文使用费为主营业务的网站也应运而生。“今天,你的论文发表了吗?”打开某个国内知名网站,赫然发现这个醒目的标题,相信它会打动所有渴求发表论文的人。据了解,这家网站以学术网络平台的身份收集各种专业学术论文、转投到与它合作的期刊上,因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专业论文数据库,所有想阅读、使用这些论文的人,必须购买该网站的充值卡进行付费阅读、下载,据说该网站一年的营业收入已经过亿元。


全过程质量控制才是目的


“美国的音乐学院对于表演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没有必须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要求,但是,美国高校对于音乐专业博士论文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严格的。”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博士叶思思介绍,该校表演系的博士研究生可以从乐理、音乐教育、音乐历史、古教堂音乐、合唱中选择一个方向作为毕业主论文,再针对两个选修专业各自写一篇短论文。所有的博士论文考试和答辩只有两次机会,这两次不能通过的话只能从头再来。她认为:“在质量上严格要求才是正道,一味追求在什么刊物上发表文章显然已经跑偏。”


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主任张巍认为,对博士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控制应该贯穿于全部过程,而非仅仅答辩的那一个时段,他说:“首先,我们建立一个博士论文质量标准,帮助学生了解通过什么样的课程去理解、掌握标准;之后,帮助学生加强对开题报告的质量把控,因为开题不好的话很难有一个好的写作思路,对其论文的写作过程将产生不良影响;实行双导师制——除了表演专业的导师,理论专业的导师也会介入到博士生的论文写作过程中。”


他介绍,在论文答辩之前还有两级预审制度,如果两轮预审不合格就不能进入答辩程序。之后是“查重”,即利用计算机软件检测论文内容的重复性,是否存在剽窃、抄袭他人成果的行为——导师万一没发现问题,通过计算机再查一遍,以确保没有“漏网之鱼”。另外,严格把控答辩过程,每年该校约有六、七名博士研究生过不了答辩这一关。


对于“必须在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文章的要求”,张巍教授表示,“鉴于目前的形势,我们学校没有这样高的要求,在三类以上学术刊物(包括音乐学院学报)上发表专业文章即可。我们更注重论文的发布——作为博士生不应仅仅会写论文,还要善于对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宣讲和推广,因此,我们要求博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必须有两次在国内外的学术平台上公开发布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