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发论文,公开的“潜规则”有多疯狂

请点击标题下方的“光明微教育”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动态~


据媒体报道,,。


经查,王健权在北京注册公司后,雇用多名亲戚,冒用多家期刊出版单位的名义出版杂志,以帮助发表论文为名,收取作者版面费1200余万元。



探实

有偿论文发表并不鲜见,但这起案件揭示出的疯狂乱象还是让人感到震惊。


,2014年1月至10月,王健权等人共收到版面费1200余万元,每篇论文的价格180元到350元不等。


若以350元一篇计算,至少有3400人次代发论文。


也有评论员撰文指出:“前些天,我的一个在大学教书的朋友在朋友圈晒了一下他发表的论文。我问他这一篇论文多少钱?他说2000块钱。我说:期刊给你?他说:开玩笑呢?我给人家!我消息灵通的同事点评说,发表论文缴纳版面费已经是我国学术界一个公开的‘潜规则’。当然他也说,还是有一些高冷的学术期刊不收版面费,而且还给作者稿费,当然,门槛太高。”


其实,版面费乱象并非今日才有,论文发表乱象也不止于此。


早前有媒体报道,一个叫董鹏的公司职员在5年时间内,以物流专家、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战略研究员的身份在一些行业报刊和学报学刊发表了800多篇论文,被称为“论文大神”。


数年前,就曾有媒体记者以评职称需要发表论文为名,向几家论文代理网站咨询,得到的价目表大体相近:发表一般论文,按照期刊1个版面2200到3000字符为标准,省级期刊收费650元起,国家级期刊1000元起;发表(核心)论文,按照4000到5000字符为标准,教育、医学、计算机、社科类发表费7000元起,其他核心期刊5000元起。


一家名为“权威期刊论文网”的网站,在首页上写道:“本网站起始于2002年,至今已有6年历史,与200多家省级、国家级、核心杂志社合作。拥有丰富的媒体资源、提供迅速快捷的论文发表、写作指导服务,评职称、申请学位绝对管用……”


据一位网站工作人员介绍,作者投稿后经网站初审,再送往期刊杂志评审,在评审通过后,作者首先支付50%的发表定金,论文网站将通知杂志社总部发给作者盖有公章的文章录用通知书,收到采用通知书之后,作者支付余下的50%费用,杂志社就可以确定版面,按时出刊,之后将赠送作者2本样刊。


“只要文章质量不是很差,基本上发表都不成问题,客户评价良好,零投诉。”


记者询问为何有期刊对作者提出的发表申请不予理会,却可以顺利发表论文代理提供的文章时,一家网站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许多期刊杂志社都是实行版面外包,批量生产,不对单个作者,而他们正是“承包商”。


据了解,每年4月到8月属于论文代理“旺季”,中小学教师及高校学生是购买学术期刊版面的主力军,因为中小学教师需要在9月评职称前完成论文以便加分,而高校毕业生则必须在这段时间里完成毕业论文。于是,需求催生了“商机”。


寻因

“版面费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恐怕还在于学术期刊的生存需要。”曾在某学术期刊供职的吴先生告诉记者,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学术期刊“自负盈亏”了,一些主管部门还下派了“创收任务”,平均几千份的发行量让他们不得不想方设法赚钱。“如果不收版面费、协办费、广告费,期刊早就办不下去了。”吴先生说。


对于许多学术期刊不以论文质量为核心,而是根据付费的多少来确定是否刊用的现象,《清华大学学报》副主编仲伟民表示,学术期刊的确有生存的困难,但收版面费绝对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这种做法不但导致学术水平下降,而且严重败坏了学术道德。


张老师在某大学任教多年,只因论文发表数量不足,一直与“教授”无缘。


他所在的高校规定,申请教授职称需具备以下条件:独立撰写并出版一部15万字以上高水平学术专著或参编21世纪课程教材和研究生教学用书,并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8篇以上学术论文,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学校认定的人文社会科学一类期刊上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



求解

一位大学教授对记者表示,独创性、科学性、理论性,是一篇合格学术论文的必备条件。


一篇论文真正能打动读者、启迪读者的,是作者对所学领域中某些方面有独到见解和真实精辟的分析。


然而,不断出现的论文剽窃、“版面费”、论文“枪手”等学术不端行为,使论文作为评价学业水平、专业素质的标杆地位受到严重质疑。


“对论文中存在的学术失德行为,学校和有关部门没有按照规定予以严肃查处,从一定程度上纵容了‘潜规则’的存在。”有专家建议,建立健全的学术管理评价体系,对学术不端行为应该像体育界反兴奋剂一样,绝不手软,收回其所有奖励、取消他们的成绩,甚至“终身禁赛”。


如此,才能修复学术道德体系,促成真实的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的专业人才。


“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如何在提高数量的同时保证质量?”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柯伟林表示,很多情况下,以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多少来评价,结果只是论文的数量增长迅猛,但并不代表研究质量有所提高,“我们必须想清楚,建立什么标准来评价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光明日报评论员李一陵认为,改变“唯论文论”,需要建立起科学、多元的学术评价机制。有偿论文发表的需求降下来,“论文经济”自然会消失,学术领域才会风清气正。



观点

评论员谢庆富:

首先,可以考虑适当放开学术刊物刊号限制,引入市场竞争。放开学术刊物刊号限制并非放任不管,也并非意味着谁都可以办学术刊物。


换言之,办一份新的学术刊物,必须达到一定标准。只要申请者达到标准,就可以获得刊号。,凡是经营者未能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可以撤销刊号。


其次,建立学术刊物的退出机制。学术刊物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强制撤销刊号,这只是其中一种退出方式。


对于那些没有违法违规行为但经营不善且无好转迹象的学术刊物,鼓励其主动破产。有进有出,学术市场竞争才会充分,学术刊物才会越办越好。


第三,国家应扶持一些优质学术刊物。学术刊物固然要以学术为重,但没有经济支撑难以为继。


学术刊物要生存与发展,采取的措施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而这两种方式都不利于其不断提高水平和质量,不利于促进学术繁荣发展。


国家应遴选部分学术刊物,给予全额拨款,让刊物免去“柴米油盐”之忧,专注学术,发现和挖掘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文章,以捍卫学术尊严,促进学术研究,推进学术进步。


专家说

《清华大学学报》副主编仲伟民:首先要做到的是严格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这是国际通行惯例,也是保证学术质量的不二法门。


中国学术期刊之所以不被国际学术界承认,不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大多数学刊由于水平、条件所限,还做不到这一点。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现在《清华大学学报》实行严格的专家匿名审稿制度,坚决杜绝关系稿。


另外,要开放办刊,高校学报尤其要做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系统的学术期刊之所以多年来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准,开放办刊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相比之下,高校学报系统水平普遍较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本校作者照顾较多,校外高水平的稿件少。


还有一点,坚决不收版面费。我认为这是办好社科学术期刊的一个原则问题。


 

内容综合自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

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期编辑:晋浩天 邢妍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