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峰教授论文再登《中国社会科学》


网站截图


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峰教授

论文再登《中国社会科学》


.  

肖峰教授第五篇

日前,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肖峰教授的论文《作为哲学范畴的延展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为署名单位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2017年第12期。该论文是肖峰教授继《论作为一种理论范式的信息主义》在该刊物发表之后的又一力作,也是他在该刊发表的第五篇学术论文。该文首次使用“延展实践”的范畴来表述基于信息革命背景下人类实践方式的新演化,指出:

延展实践缘起于实践的工具系统之不断进化和扩充,是人机互联所“突现”出来的功能,尤其是中介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后人机协同的效应,是实践活动中”动力行为”和“操作行为”全部从人是身体行为分离出去进而专事传递指令的“信息行为”的结果;延展实践使人超越了自己和物能工具之间物理性依赖。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文章重点分析了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脑控型延展实践”,在这种延展实践中人的实践意念无需肢体行为或物理动作就能使外部世界产生变化,尤其造成物质性的实践效果,在哲学的意义上行使了“知行接口”的功能,这无疑对我们关于知行关系的理解形成了冲击,从而引发了知行关系上新的哲学思考。文章还进一步探讨了延展实践与延展认知之间即区别又联系的关系,并在最后分析了这一新的哲学范畴的提出对于实践观的丰富、对于身体哲学、脑哲学和心灵哲学的新启示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

该文是肖峰教授作为首席专家所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哲学与科技高等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 主要从事哲学、科技与社会、信息文明等研究。目前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信息技术哲学的当代认识论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

? 出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技术发展的社会形成》《哲学视域中的技术》《信息主义:从社会观到世界观》《信息技术哲学》等学术专著17部。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两次)和“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担任多家权威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以及社科基金的同行评议专家。


编辑 | 林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