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调研】叶继红:高校研究生论文发表状况、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学人简介

;博士生导师


欢迎加入国关国政外交学人QQ群:190635306


学术交流 , 资源共享


内容提要

当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很多高校都规定研究生毕业答辩前要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即将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学位论文挂钩。为了解高校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研究生对这一做法的看法,以及这一规定的优缺点与未来走向,课题组于2014年6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省S大学的三年级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次调查采用配额抽样的办法,综合考虑调查对象的性别、专业分布情况,从不同院系共抽出300个样本,回收有效问卷286份,有效率为95.3%。其中男生159人,女生127人。样本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等学科门类。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课题:“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学风与学术道德问题”(B22013Y12168)】江苏省2012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高校研究生学风与学术道德建设问题多维分析与实践研究”


1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基本状况

(一)发表数量与发表期刊

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来看,问卷显示,截止到毕业论文答辩前已发表1篇论文的占39.6%,发表2篇的占34.8%,发表3篇的占10.9%,发表4篇的占8.2%,发表5篇及以上的占6.5%。可见,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答辩之前发表了1~2篇论文,二者合计占了74.4%,人均发表约2.1篇论文。


从研究生发表的论文的字数来看,问卷显示,论文字数在3000~4000字的占27.5%,在4000~5000字的占33.8%,在5000~6000字的占16.2%,在6000~7000字的占12.00%,7000字以上的占10.5%。


可见,多数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在3000~5000字左右,合计为61.3%。如果按一个版面1500字计算,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大多是三个版面左右,篇幅较短。从论文发表的刊物来看,53.7%的人发表在普通期刊上,13.6%的人发表在北图版核刊(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上,6.3%的人发表在CSSCI(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上,26.4%的人发表在外文核心期刊上,如SCI、EI期刊源。在外文期刊上发表论文的主要是理工科类研究生。可见,研究生所发论文的期刊以普通期刊为主。


(二)发表动因与发表诀窍

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动因(多选)来看,63.9%的人回答“学校有硬性规定”,40.3%的人发表论文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27.8%的人是因为“应聘找工作需要”,21.5的人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学术兴趣”,20.1的人是因为“拿奖学金需要”,此外还有“考博需要”(9.0%)、“入党需要”(4.9%)等。


从中可以看出,完成学校规定的硬性任务是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最主要原因。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成功率来看,问卷显示,49.3%的被调查者表示一次投稿就命中,而50.7%的人曾遭遇到被拒稿的情形,其中被拒1次的占29.2%,被拒2次的占16%,被拒3次及以上的占5.6%。


这表明投稿需要一定的技巧或诀窍。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诀窍(多选)来看,75.2%的人回答“靠论文质量”,28.4%的人回答“靠缴纳版面费”,26.2%的人回答“靠导师推荐”,20.6%的人认为“发表的期刊档次不高”,此外还有“靠中介帮忙”(7.8%)、“凭技巧”(6.4%)、“凭运气”(2.8%)等。


可见,论文质量是研究生论文得以发表的最主要因素,同时说明不少研究生对其论文的质量有一定的自信心。




(三)论文选题来源

论文选题来源是指获得选题的基本途径,如导师推荐或自主选题。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选题来源看,4O.4%的论文源自导师课题,38.5%的论文源自自己的兴趣与思考,14.7%的论文源自学位论文的一部分,还有6.4%的论文属于课程论文。


可见,研究生发表的论文中至少有四成论文都与导师的课题有关,说明不少研究生能够结合导师的研究课题进行选题、资料收集、写作并最终发表论文。此外,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思考进行选题和写作的也占了将近四成的比例。


(四)论文版面费收取情况

当前不少学术期刊在发表论文时会向作者收取一定的发表费,俗称版面费。研究生论文发表也不例外。


问卷显示,6O.7%的研究生在发表论文时交过版面费,39.3%的人没有交过,说明研究生缴纳版面费发表论文的现象比较普遍。从单篇论文所需缴纳的具体额度来看,数额在500元以下的占23.7%,501~800元的占43.4%,801~1500元的占19.7%,1501~3000元的占13.2%。


可见,单篇论文所需的版面费主要集中在501~800元以及500元以上两个区间内,合计占总体的67.1%平均每篇论文需要交纳约924元版面费。如果按照每人发表2篇论文计算,就会产生近1850元的费用。


从版面费的解决途径来看,58.6%的人回答靠自己解决,32.3%的人回答由导师报销,另有1O.1%的人回答由学院或学校报销。可见,研究生发表论文的版面费主要靠自己来解决。


其中,51.2%的人回答是从研究生生活补贴中支出,39.5%的人回答靠做兼职挣钱来解决,9.3%的人回答从家里或同学借钱来解决。而从导师报销情况来看,由导师全额报销的占71.4%,导师报销部分版面费的占4.8%,挂上导师课题才能报销的占14.3%,挂上导师名字才可以报销的占9.5%。这说明,即使由导师来解决也不能保证版面费全部给予报销。



2研究生发表论文存在的问题

(一)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总体质量不高

质量是学术论文的生命和价值所在,研究生发表论文应该追求高质量。而前述调查显示,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大多在三千至五千字左右,约占3个版面,所发表的期刊以普通期刊为主,表明研究生所发表的论文总体质量不高。


究其原因:第一,研究生的学术功底尚浅,水平有限,知识积累不够,学术创新乏力;第二,研究生毕业在即,论文来不及细细打磨,观点不够成熟就草草投出去发表


第三,发表论文是一项硬性任务,研究生通常认为只要能发出来应付差事就行,对刊物基本没要求;第四,一些期刊收取论文发表费,论文篇幅短意味着收费低,因此压缩内容、减少版面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致使论证无法充分展开,一些内容只能忍痛割爱。所有这些都制约了研究生发表的论文质量。


(二)研究生发表论文存在一定的功利目的

科学社会学认为,科学家将自己最新研究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是为了获取同行的承认、增进同行之间的学术交流。“只有当科学家把他的思想和发现公之于世,他才能做出科学贡献⋯⋯(在没有直接金钱奖励的情况下)公开发表成果提供了制度化的鼓励”,即承认,“承认是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公认有价值的东西”


而从调查来看,研究生发表论文除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和满足自己学术兴趣等非功利目的之外,还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应聘工作、拿学位、拿奖学金、入党需要而发表论文,体现了一定的功利思想。


正如一位被调查者所言:“多发表一篇论文就有可能多拿奖学金,所以必须写、必须发,就是花钱发也值。”在这一思想驱使下,论文逐渐被异化为一种功利性的工具以及换取文凭和奖金的敲门砖,从而玷污了学术研究的纯洁性和神圣性



(三)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学术失范现象

研究生撰写和发表论文要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然而从他们的论文发表来看,存在不同程度的学术失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托关系发稿或通过中介发稿的问题。问卷显示,有22.3%的被调查者承认在发表论文过程中托过关系或找过论文发表中介,这一比例较他们认为同学发生这方面行为的比例(48.6%)要低得多。


也就是说,他们认为托关系发稿或通过中介发稿的现象在同学中更普遍。显然,后者的比例被过分夸大了,综合两种数据,研究生托关系发稿或通过中介发稿的比例应该在30%左右。


第二,论文发表中的友情署名问题。所谓友情署名是指“论文作者在自己名后加上与这篇论文毫不相干或没有作出任何贡献的人,目的是为了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故又可以分为“礼节性署名”“馈赠性署名”“朋友之间照顾性署名”。


问卷显示,有23.6%的被调查者在论文发表中有过友情署名问题,表现出对于署名的不严肃态度。对于友情署名问题,30.6%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一种互助行为,表现出对署名问题的不正确认识。


此外,友情署名现象的产生固然与作者对待署名的不严肃态度有关,但另一方面也与当前高校对研究生进行量化考核的导向性有很大关系。为了增加论文数量,一些人相互署名或“搭便车”署名就成为一种“捷径”。


第三,论文的重复率问题。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简称“TMLC”)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从目前国内一些高校的相关规定来看,论文的文字复制比一般要求不超过15%。


从本次调查来看,被调查者认为发表的论文不会有重复的占8.4%,认为重复率在10%以下的占45.5%,认为重复率在11~2O%之间的占25.9%,认为重复率在21--30%之间的占6.3%,认为重复率在3O%以上的占1.4%,回答不知道多少的占12.5%。


不难看出,研究生发表的论文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率问题,文字重复率实质上就是论文的抄袭率,因而需要引起重视。


(四)研究生存在一定的论文发表压力

高校对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是一项硬性任务,从S大学来看,虽然该校目前没有对研究生发表论文作出统一规定,但该校一些文科院系规定研究生要“在公开刊物(不含增刊、增版)上发表与专业有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一些理工科院系则规定研究生要“在国外SCI、EI源期刊上或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规定的期刊(不含增刊、增版)上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至少1篇”。


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研究生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些压力。调查显示,研究生感到发表论文压力很大的占7.3%,认为压力比较大的占45%,合计为52.3%,而认为压力不太大(43.1%)和没有任何压力(4.6%)的合计为47.7%,表明五成多的人都感觉压力大。


除此之外,研究生发表论文的压力还来自于论文版面费。问卷显示,对于论文版面费,39.8%的人表示不太能够承受,32.4%的人表示很难承受,只有27.8%的人表示能够承受。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实行研究生自费政策,这笔发表费无疑在学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研究生的经济负担。


(五)导师在论文的审查上存在一定的责任缺失

研究生发表论文离不开导师的指导和把关。调查显示,研究生在发表论文之前大都经过了导师的审查,但仍有25.2%的研究生发表的论文没有经过导师审查,甚至有些研究生未经导师同意就挂上导师名字投稿,直到论文发表了导师才知晓。


这一方面与研究生对科研与写作等规范要求不够了解、学术规范意识不强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导师对研究生疏于管理、指导不力有关。


由于研究生扩招使得一些导师所指导的研究生数量较多,加之日常教学、科研工作任务繁重,他们根本无暇顾及研究生的培养指导,至于研究生在读什么书、写什么文章等都不是很清楚,更谈不上对研究生的学术论文进行审查和修改。即便有研究生主动提出向导师汇报情况、提交论文初稿要求修改之类的请求,他们也只是匆匆应付而已。


3对研究生发表论文规定的理性思考

从以上调查来看,总体上S大学研究生都能够完成发表论文的任务并对论文质量有着一定的自信,但与此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一部分人求量不求质,急于求成、急功近利。


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当前我国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评价上的功利化取向和过度量化倾向,“唯论文数量论英雄”。而研究生论文发表规定也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是量化考核制度下的产物。


因此,需要在反思高校现行学术评价制度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论文发表规定,以达到其既锻炼研究生写作能力又减少其副作用的目的。


(一)正确认识和评价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论文发表要求

目前学术界对于将研究生发表论文与学位挂钩的做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要不要取消研究生发表论文的规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是主张为研究生“松绑”,认为这一规定违反了教育规律,拔苗助长,导致了研究生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败坏了学术道德,需要为研究生“松绑”


二是主张保留,认为要求硕士生公开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具有可行性,通过发表论文可以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学校及相关部门(如学报)要为研究生发表文章创造条件


三是变革的观点,主张采用变通的措施或弹性规定研究生发表论文,避免“一刀切”,使研究生保持适度压力,培养研究生的健康心态和积极学习态度。从本次调查来看,“松绑论”提到的因研究生发表论文制度而产生的副作用的确存在。但是也应该看到,一些研究生通过发表论文满足了自己的学术兴趣、证明了自己的实力、提升了自我价值,从而产生了正向的激励作用。


这些人对发表论文有着积极的评价,分别有33.3%、42.9%的被调查者认为发表论文“很重要”和“比较重要”,合计为76.2%,表明发表论文对于研究生仍然很重要。


相反,如果取消这一规定,那么研究生是否就此不发论文了呢?问卷显示,即使取消这一规定,64%的被调查者表示仍会发表论文,表明近三分之二的研究生都不受这一规定的影响,当然这些人并非全是为获得学术认可和满足兴趣而为之。因此,要辩证地看待论文发表制度,不能因为有副作用就否定该项制度,正如不能因为高科技的应用会产生副作用就否定高科技一样。


要认识到撰写和发表论文仍然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项基本训练内容,并肯定这一制度对于研究生学术训练的积极作用。在目前没有更好的制度能够替代现有制度的情况下,需要对原有的发表制度进行修正和完善,尽可能地减少因制度不完善、不合理而产生的各种副作用。


(二)对研究生论文发表制度进行修正,力求科学化和多样化

鉴于研究生论文发表制度存在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一些高校对此制度进行了修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将“发表”修改为“撰写”(完成)。例如清华大学规定,研究生在学期间“应至少撰写一篇反映学位论文研究成果且达到发表要求的论文”(《清华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基本要求》)。


该要求与之前很多高校要求“必须公开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有了较大的不同。按照新的规定,研究生撰写的论文能够发表最好,如果没能发表,则证明其达到了发表要求也可以。


至于论文是否达到发表要求的认定办法,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规定:首先由“指导教师对论文水平给出鉴定意见”;然后“由硕士研究生所在的二级学科的3~5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认定小组,作出评审意见”;最后“学位分委员会可根据需要,组织专家小组对评审意见进行复核”。


第二,将发表论文的时间期限由申请答辩之前,延伸到毕业答辩之后。按照清华大学的规定,“对于研究生申请答辩时未达到发表要求的,可以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者,可先行毕业。


毕业后在规定期限(博士生两年,硕士生一年)内达到发表论文基本要求的,可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学位审议申请”。这一修改较为人性化,为那些未能在毕业之前完成发表任务的研究生提供了补救机会。


第三,将发表论文的唯一性,转变为具有多种替代方案的可选择性。目前不少大学不再“一刀切”地规定研究生论文发表的要求,而是明确指出要“根据不同培养目标和不同学科的具体情况实行分类指导”(《苏州大学关于申请硕士、博士学位科研成果的规定》)。


从一些二级学院的具体规定来看,研究成果可以是公开发表的论文,或被受理的发明专利,或参与撰写学术著作,或参会论文入选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体现了科研成果的多样性和可替代性。


类似地,中央财经大学规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包括“公开发表与本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参加专著与专业教材写作,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等”(《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有关科研成果要求的规定》)。清华大学则将研究生的科研获奖纳入科研成果的范畴,科研获奖等同于论文发表,按照规定“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相当于“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


由此可见,通过修改原有论文发表规定,增加一些可替代性的方案,扩大自由选择空问,可以使得这项考核制度更具灵活性、更加科学合理。


(三)高校要积极创造有利于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条件

第一,教授研究生论文写作规范和技巧。论文写作是研究生的一项基本学术训练,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和“一套‘做活’的规矩”,即所谓学术规范。要让研究生完成一篇像样的学术论文,就必须从最基本的规范抓起,包括写作规范和道德规范。


为此,需要面向全体研究生开设“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必修课,重点讲授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规范和要求以及如何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等。同时,导师在课堂教学或科研活动中也要注重对所带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和论文写作训练。


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研究生掌握论文写作的技巧和要领,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也要让研究生认识到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诚实性,引导他们提高自身学术道德修养,加强学术自律,做到自觉恪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杜绝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第二,强化导师对研究生论文的指导与把关。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对研究生学术训练和论文写作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导师应指导研究生尽量在自己的研究课题范围内选题和撰写论文。这样做的好处是:其一,论文与导师课题有关因而导师比较上心去指导和修改;其二,如果论文发表需要版面费的话导师也愿意来承担。


研究生在完成论文初稿后应交由导师来审查和把关,导师应根据论文是否达到发表水平提出具体的修改和投稿意见。只有在经过导师审查通过后,研究生方可投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信息互通,最大程度地提高研究生投稿论文的质量。时校方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对于经过导师认真批阅且发表在学术质量有保证的刊物上的论文,要给予研究生及其导师一定的奖励,从而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第三,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术会议是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参加学术会议能够获取学术信息、了解学术前沿、开拓学术视野。


高校应为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尤其是高规格的学术会议创造条件,鼓励研究生向大会投稿,对于被录用的研究生论文作者,除认定其科研成果等同于发表外,还应给予他们一定资助,让他们零距离感受学术氛围,接受学术熏陶。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已出台资助研究生参加会议的政策,但在参加对象和参会类型上,限定为博士生参加国际会议,而硕士生参加国际和国内会议则不受资助。


因此,需要扩大研究生参加会议的资助面,将硕士生参加国际和国内会议纳入资助政策中来;同时也提倡和鼓励导师在参加学术会议时带其研究生一起或资助研究生参会。


(四)广大研究生要调整心态,树立学术自信,保持适度的张力

由于研究生论文发表规定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制度本身具有的惯性,相信短时间内很多高校不会取消这一规定。因此,广大研究生要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论文发表制度。


第一,正确面对发表论文的压力。对发表论文感到有压力并不是件坏事,适度的压力可以促使研究生去努力,去挑战自我,发掘自身的潜能,将压力转变为前进的动力。研究生只有保持适度的张力,才能化压力为动力,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其次,对投稿被拒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投稿被拒是一种正常现象,凡投稿之人概莫能外,尤其是向质量高的期刊投稿。拒稿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挫折感,还能让我们认识到论文写作存在的不足,与发表要求存在的差距,促使我们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论文,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投稿命中率。


第三,树立学术自信,保持健康心态。自信是成功的前提,研究生要以旺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来应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要认识到能读研的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学子,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要对学术研究有充分的自信,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能够高质量地完成论文发表的艰巨任务。(注释略)


本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国关国政外交学人平台观点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