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许皓然:老街的新面貌

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生活,一半是诗意,一半是烟火”。而一条老街,应该就是浓缩的生活吧。时间,是最隽永的图腾,而一条老胡同,那数不清的时光,则把那图腾,刻画的浓重又珍贵。在我们聊城,也有这样一条承载着时光的老巷子――米市街。去年夏天我去过一次,可我只能用三个字“脏,乱,差”来形容我见到的场景。听说政府对米市街进行了大改造,于是趁着暑假到来,我们便去再探究竟。

下了东关桥向南拐,一条蜿蜒向西的小路,通向旁边的湖。路边绿化带边三个方格子,上面三个大字“米市街”,显得潮流又不失韵味。旁边的绿化带中,伫立着三只毛驴雕像。一张牌匾,介绍了驴市口的由来,这样的设计,让人了解历史的同时,又增加了一分乐趣。路边的湖也进行了改造,荷塘映着远处的城墙与摩天轮,明朗又朴实。

记得去年来米市街看到的场景:电线满天飞,两旁住家的墙皮脱落,地面的石板路又凹凸不平,垃圾乱堆,实在是让人无法直视。今日一走,果然变了样子。连路灯都变成了仿古木式格子灯。每个路灯的灯箱上贴着不同的诗句,文化气息都浓郁了起来。而曾经乱七八糟的电线,也在重新整理过后,规整了许多。电线上几只燕子飞来又飞去,是在抚琴高歌吗,他们也在为老街的改变而欣喜吧。路遇一家小庭院,一颗葡萄树,漫过了白墙,倾洒下来。浓密的枝叶间,青色的小珍珠一串串欲抱还羞的露出脑袋,一阵微风吹过,枝叶和葡萄玩儿着捉迷藏,听着时光,清浅的歌唱。

街边的小胡同,向东西方延伸,两边是一处处老四合院。胡同很窄,却到处可以看见花花草草。胡同深处的人家,院子就对着湖。我想,如果坐在庭院,泡上杯茶,望着这一池荷塘,真就把“何须此地分丘壑,一杯清茶且逐流”的淡然与豁达,表现的淋漓尽致了。

走到一户人家前,只见那门口摆放了两个雕花大水缸,立在红漆大门边。我跑过去瞅了一眼,那水缸中开满了睡莲。黄色睡莲显得优雅又可爱,像一个欢乐的小姑娘立在叶片上。那白色的睡莲却显得最为高贵,典雅又妩媚,似一位冷酷无情的女皇,骄傲的立在哪儿,似乎是在扫视属于她的王国。突然,水面一动,冒出来几条红背金鱼打破了这份宁静,鼓鼓的小眼睛张着嘴巴望着我,吓得我打了个激灵。这造景,出现在如今的米市街,显得如此自然又和谐,可如果放在一年前的街区,那可真是格格不入了。

逛过整个街区,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阵阵花露水的香味。那香味如此熟悉因为那是老姥姥一代身上的味道。如今现代化的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搬离了胡同,住进了楼房。可对剩下的老人来说,这是他们离不开也割舍不下的地方。茶余饭后坐在街边树下的纳凉与闲聊,路过邻居的寒暄,与自行车驶过的喇叭声,混杂在一起,这不就是人间烟火气十足的生活交响曲吗。

街区的家具厂、豫剧团还有粮库都还在改造,我想改造完成后的米市街,一定会更加好看。

晚风携着最后一抹夕阳,拂过了东关桥。而东关桥,像一位记录者,见证着米市街一点点的改变,而这老街的新面貌,也会定格,成为历史的吧。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许皓然,聊城市颐中外国语学校五年级学生,校万卷文学社社员,作品散见于《鲁西诗人》《山石榴》《齐鲁文学》《山东诗歌》《学习强国》平台,在《小读者》《少年诗刊》有作品发表,并在征文比赛中分别获得聊城市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

衔文字结巢,只因与您相遇,感恩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