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留学再也不能完成阶级跃迁,留学的意义在哪?

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aperRss」↑关注我们!



90年代的国民剧集《北京人在纽约》,为中国电视贡献了下面这句经典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这儿是地狱。”这里的背景是80年代开始的“出国潮”,怀抱梦想的中国青年争相出国学习、工作。以纽约为代表的海外大都会,相当于当时的淘金地、梦乐园、“北上广”。






然而25年后,这样的潮流翻了个有趣的个儿——



8、90年代年轻人“宁愿端盘子打黑工也要(出国)见见世面”的光景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出国像串门一样方便”的当今海外留学生,都热衷回国。

不过,20多年的跨度足以让“留学”的光环褪色暗淡,他们要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现实。






从纽约到北上广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裸归


根据《2017年中国留学生白皮书》的数据,73%的中国海外留学生计划完成学业后归国。而到2016年底,中国的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了265.11万。


新闻来自央广网


这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裸归”。

不同于“裸婚”、“裸辞”刚出现时的观念爆炸,“裸归”几乎是在暗流涌动中成为不争的事实。





对“裸归"一词的解释是这么说的:


指曾经风风光光地走出国门,现在终于又“一丝不挂”回来的人。说白了就是,只有海外学位、没有实际成就就选择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


在出国很稀罕的年代,他们的经历几乎自带滤镜,在口耳相传中罩上一层金灿灿的光芒。



然而现在,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出国的老同学,除了已经听腻歪的“性开放”和美妆潮品代购之外,“留学生变loser”的桥段成了能吸引注意的最后传说。


他们自己也这么想。



    在欧洲生活了四年朋友说,在国外的日子几乎等同于完美,但也正是“温水煮青蛙”的感觉让他无法忍受。他和身边很多留学生,都迫切想要摆脱那种致命的舒适带来的人生可能性上的匮乏。

    与此相对的,是国内老同学们经历的跌宕生活——熬夜加班、3年5跳、拼死创业、上市暴富或者惨败。

    这些国内年轻人唯恐避之不及的“刺激”情节,成了海外留学生羡慕不已的“生活的证据”。






对于回国的原因,大家七嘴八舌,说了很多:


“国外月亮比较圆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啊。”


“我现在的学历,再不回国就没光环了。”


“我在国内长到20岁,不可能在国外待几年就定在那儿一辈子的,不管工作还是创业,人脉和资源肯定是国内更好。”


“我是独生女,即使爸妈没说话,我肯定也要回来的。”


“不行不行(摆手),国内的好吃的我真的放不下。”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恰当的理由,让这场百万人参与的集体回归不可阻挡。


海归和社会底层

只有一线之隔?


漂泊海外的游学浪子,回归熟悉的环境,本来是好事一桩。然而却有人给他们来了个当头棒喝:


留学归国,即为底层。



一般来讲,归国留学生的海外学历背景,让他们在求职大军中更受青睐。即使光环淡去,视野和见识也很难被一笔抹杀。


“底层”从何说起?


论信息的获取和占有量,论社会权益,论物质财富,归国群体好像都和底层不沾边。上文提到的《为什么回国后我这么害怕“社会底层”》一文中,给出了三个理由:


  • 让人瑟瑟发抖的价值观对垒


经历了在国外文化中的洗礼,留学生往往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许多留学生基本抛弃了“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人生模式,他们拥抱更主动、更开阔的生活,享受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也接受自由带来的不确定性。



然而这样的“多元”在回国后一夜之间失去存在的土壤。他们为追寻跌宕的人生旅途选择回归,却惊恐地发现首先跌宕的是生活境况。


  • 成为周遭异类的恐惧



    年龄焦虑、剩女、被催婚是永恒的热门话题。

    海归摄影师郭盈光在回国后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相亲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婚姻观,她为这组作品取名《顺从的幸福》。

    她的外国同学并不认为年龄会成为女性走进婚姻、得到爱情的限制,也不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必修课,更不会用婚姻来衡量女性的人生价值。






然而在国内,叫做“传统”怪物依旧强大。


已经倾向于西方价值观的TA们,发现自己成为了国内社会中的异类,被迫一次次地套入中国的社会规则,价值观也随之动摇,在反复拉扯、冲突中迷失了当初归国的热忱。


  • 游荡结束后的“现实失焦”


留学,是远离现实焦土的生存模式。


这种上课、论文、公益、逛展览馆、和各国友人欢闹的生活状态在回国后落地的一瞬,就已经支离破碎。


30岁的欧美年轻人在谈恋爱、换工作、环球旅行和探索自我,中国年轻人在考虑买房、买车、小孩上学和父母养老。


海外归国的群体,几乎没有转换的时间和空间,一头扎进了基于“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集体焦虑。



对于“社会底层”,可能并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有这样担心的海归不在少数,细究背后的原因,相比面对诸多难以逾越的大山的困窘,落差感才是真正的“压垮骆驼的稻草”。


在中国,如果你是没车、没房的大龄青年,就会被贴上“两手空空”、“边缘挣扎”的底层标签。


归国留学生

到底该何去何从?


看到这里,一定会生出许多疑惑:


这样的境遇,归国群体自己身上有没有原因?


如果面对的是这样的境况,为什么还要回国?


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颇带这些不屑和幸灾乐祸地问出“早知道这样,干嘛还出国留学?”、“出国留学不也没用吗?”这样的问题。


这些疑惑不会有统一的、通用的标准答案。如果一定要作出回答,我想“公平”是最合适的回答。



你看,生活是公平的,不管你有没有留学的光环,最终衡量你价值的,是与付出成正比的见识和能力;


人的选择可能导致各种各样的不同结果,但生活是公平的,国外给不了的悸动和热血,当然要拿真材实料的东西来换;


而关于留学的价值和意义,寻找的过程本身就是答案。


留学并不意味着你回国之后功成名就,坐享完美人生;也不意味着你比在留在国内的朋友有着更多更好的选择,它不会帮你消除焦虑,你还是会面对房价、工资等等只要活着就会面临的问题。





但是它能让你知道,这些并不是人生的全部。


英国散文家卡莱尔说:生活的悲剧不在于人们受到多少苦,而在于人们错过了什么。


年初,一段脑洞大开的日本视频在社交网络流传。参加马拉松赛跑的男主意外地中途“偏航”,却又以一段散文长诗式的独白,扭转了观者“偏航”的狐疑。



就像他在视频结尾处说的:谁说,人生是场马拉松的?你把它当成马拉松,获得的只有疲惫和汗水。你把它当成一次即兴的漫游,获取的可能是整个世界。


人生的变数和美妙,就在于经历无数可能性之后,内心的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而离开故土、体会文化异位的的孤独与恐惧,看到社会的可爱之处正在于多元,拥有包容主流之外声音和观念的胸襟,正是留学的意义所在。


你明白了,所有人的选择,都有自己的合理之处。


相关阅读:

--JOIN US--



广州日报:如何看待海归工资仅5000元



 近日,杭州有媒体做了个海归就业小调查,结果发现留学文凭贬值,海归竞争力下降;接受采访的海归普遍对薪水不太满意,其中有28%起薪在6000元以下,最低的只有3500元;起薪在6000元至8000元的海归最多,占40%,基本与本地高校毕业生的起薪持平。而与尴尬的起薪相对应的,是出国留学的费用一年更比一年高,一年花费二三十万元人民币,基本是起步价。

  为什么如今留学的投入与回报会有如此巨大的落差?道理并不复杂,因为海归多了。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4.4万人,归国4.4万人;到了2016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54.45万人,海归人员总数达43.25万人。俗话说,物以稀为贵。当海归供不应求时,处于卖方市场的海归身价当然节节高。但如今,海归就业市场已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招人自然回归理性。

  所以,留学亦应该回归理性。如今,越来越多的工薪家庭选择送孩子去留学,动辄数百万元的花费是个不小的负担,在留学之前很有必要算算经济账,要量力而为。再看看“为什么”。如果是希望回国找一份高薪工作,那么,太多“留学文凭贬值”的报道已足以打破这种幻想。

  只有理性地对待留学,才能理性地看待如今的海归就业市场。海归们找工作时还应摆正自己的姿态,就算是哈佛、牛津毕业,不是也得从基层做起?起点低一点没关系,只要有能力,肯努力肯学习,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

(责编:董晓伟、潘旭海)



海归最焦虑的事,就是让孩子在国内接受教育

2010年我结束英国留学回上海的时候,5岁的儿子已经在伦敦的小学学前部学了一年。回国之后,即将适龄读大班的他,去读什么样的幼儿园好呢?


由于我们放户口的小房子不适合一家三口居住,那时我们有两个选择:


一是进入位于市区户口所在地的普通公立幼儿园,免费,但相应的,附近的房租也高。二是进入孩子出国前所读的蒙特梭利幼儿园,位于半郊区,学费贵,但附近房租会低一些。


这两种选择的总价差不多。


我们为了工作方便,选择了第一种方案,也想着幼儿园最后一年,试试公立教育怎么样吧。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年儿子的幼儿园生活过得乏善可陈。


老师不可谓不尽责,但比起英国校园里那种活力热闹的氛围,整个校园显得有点缺乏生机,老师也很少和家长保持沟通,一副无功无过的样子。在毕业前夕,幼儿园还爆发了大规模的手足口病,我儿子也受到感染。整个校园停摆,最终好像连毕业照都没有照,就草草结束了。


毕业那年,我们可以选择就读对口的二线公立重点小学,但那学校当时正在进行连续三年的基建,孩子们要在旁边的一栋楼上课,每天要穿过“硝烟弥漫”的校园。


我和太太相视苦笑,决定放弃这个公立名额,转而去试试民办学校。



“小学不读民办,大学就读民办”


在上海,民办学校是优质教育的代名词。


自1990年代中期,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实行公办重点中学初中部民办化实验。因而,上海的民办学校实力之强、校数之多远远领先于北京和全国其他地地区


在2011年我们面临幼升小的时候,民办学校已经一票难求。


不同于中国其他城市大多数家庭都是一门心思往公立名校挤,在上海,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就意味着进入不同的路线和赛道。在这个过去近200年来都非常有国际传统的城市,选择海外路线就成为很多家长的自然选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因为竞争压力的一层层下压,使得最终想送孩子到国外读大学、读高中的家庭,必须至少在小学阶段就让孩子接受民办乃至国际化的教育,否则就会有“系统不兼容”之感——这和前些年“公立学校的优秀学生到了高中阶段才准备出国”的主流趋势已经大相径庭。


而且,上海还有一批民办小学专攻“体制内加强版”路线,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考入改制过的公立名校初中部(因为改制为民办,可自主招生而不是靠学区录取)。


这些民办学校的实力之强,使公立名牌小学的孩子在和他们竞争中也不占优势。乃至在上海有“小学不读民办,大学就读民办”的民谚。


像我们家孩子这种状况(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从幼儿园小班就已经开始做应考准备的“小白兔”),考民办名校基本是以卵击石。要知道,这些学校的入学考试极为残酷,大概是100:1的录取率。


我们落选了两家名校,后来侥幸考上一家正在扩招的双语学校的分校。



上海的“小升初”,水太深了


事情并没能峰回路转。


说是双语学校,虽然有几位外籍老师装点门面,但很多课程的组织思维仍然非常传统中式。教材也无非是用几本牛津或者佳音书,学生们被鼓励在课外狂补重视语法和背诵的新概念英语


去英国前不识单词的儿子,在英国一年下来已经会和同学自然对话;结果回国读了两三年,又慢慢对英语不感兴趣了,英文阅读也没怎么开展,看来光靠读“双语学校”,英文其实不能多指望。


而双语学校的中文,其实也颇传统。


比如阅读理解对作者意图揣测只能按照“标准答案”;作文“三段论”的八股化和辞藻堆砌,也离真正的中文之美相差甚远。


就这么读到小学三年级,我和太太动了为儿子换学校的念头。经过颇为不容易的考试流程,儿子才转进了另一所知名民办小学。


又过了几年,面临到“小升初”。


学校开会的时候,老师一口气说出了不少新主题:人户分离如何开证明、双语学校学生学籍问题、填报志愿是否服从分配、按什么顺序优先分配……


坐在台下的我心想,为什么没有人提前和家长解释清楚这些方法和门道?让我们可以早做准备?




我发现,泛焦虑的父母多,但真正去做全面了解的少。即使是懂行的父母,每次升学前,面对一年一年变的政策和形势,大家也都有点讳莫如深,带着一丝丝“你懂的”的味道,各自埋头做功课。


一年一年下来,累积的秘密越来越多。


于是,我只好自己动手调查了解,写了文章《为什么教育资源最丰富的上海,小学家长比哪里都焦虑》, 后来又写了《上海小升初的五道光谱》,尝试剖析上海从“公立”到“民办”到“国际”的扑朔迷离升学路径。


我也开始被外界称为“爆款”教育作者——但事实上,我只是一个想了解更多形势的负责任的爸爸。



有钱,却进不了民办学校


过去三十年来,“人往高处走”——往大城市去的原则深入人心。


无数青年从小城市一步步升级到大城市,他们之中,大部分是通过教育完成这个城市层级流动。等到他们结婚成家,也自然地把孩子生在大城市。


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要面对一个和自己小时候完全不一样的,陌生无比的基础教育系统。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海归,包括外国人也把孩子带到上海接受教育。


上海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了香饽饽,倒也不难理解:在国内买任何优质的东西,都远远贵于国外,食品如是,教育也是。


尤其在上海这样一个全球都市。无数人通过学历和经验值把自己砸进来,却总忧虑自己的孩子可能最终留不在上海,或者在上海成为所谓的“社会底层”。


即使不“往下看”,他们也会无止境地“往上比”——从藤校到美国夏令营,从机器人大赛到花样滑冰,“别人家的孩子”总是跑得很快,自家的娃一不留神就落后了,而且这一落后就可能导致多米诺骨牌式的一步步被动。




所以,上海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不惜靡费巨资。


但现在,光有钱并不能解决问题。


中产阶级的消费习惯,是踮一踮脚尖勉强够得上的消费也要跟上。所以在上海,民办教育的学位太火爆了。


由于是非公办教育,民办学校有一定的权利对学生进行入学选拔。想进民办的学生越多,选拔就变得越加白热化和神秘化,一席难求导致了考查学生家长和要求填写祖孙三代背景这种怪现象的发生。


:公办教育本来应该是主体,怎么能让民办教育抢了风头?


今年1月20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2018年度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政策,决定推进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


也就是说,在考生通过网上系统填报志愿的时候,公办民办学校是一起报名的——而不是像以往,民办学校往往早于公办学校多达几十天乃至数月便报名录取。


同时,也对民办学校的招生做出了很多限制性规定,比如不能进行考试、面试,仅仅允许进行“校园开放日”等活动,而且时间也比公办学校的开放日晚了近一个月。



重锤落地,。至少在牌面上,让不少对竞争白热化的民办教育不够“坚定”的家庭彻底选择了公立(他们中颇有一批是买了学区房但是想让孩子试一试民办的)。


但从另一角度来说,也有人认为今年才是就读民办的好时机,因为竞争对手少了。


而且民办学校肯定不会“坐以待毙”,校园开放日是他们提前内定录取的好时机。


早在七八年前,我孩子考民办小学的时候,学校里挂的横幅也是“欢迎参加‘校园玩一玩’体验活动”,根本不提考试两字——这里面,水很深。


另一方面,小升初的过程中,取消了大量的数学杯赛,也让家长们叫苦不迭。


如果你觉得教育部门“减负”,家长还不领情,是他们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其实不然,因为民办初中仍会选拔招生,没了数学杯赛成绩这个明显指标,家长们更加抓瞎,不知道用什么标准去接近心仪的民办初中——毕竟,他们是应试教育的一代人,更习惯有一个明确的标准、一个可以努力的目标。



中产父母开始反思


在我的调查中,我发现上海和北京的基础教育模式与观念其实大相径庭。上海民办教育强,国际化观念浓。北京还是公立名校全面占优,国际学校在观念上是富人的游戏。


但无论上海还是北京,家长们都被焦虑感深深绑架了。


北京由于没有全面实施公办学校初中部分离的政策,公立重点初中虽然明面上不能进行招生考试,但私底下用各种方式提前进行选拔,反而滋生和培训机构利益输送等各种怪现象。


在民办教育不足以挑战公立教育的北京,公立教育成为高考式的独木桥,学生早早被奥数等应试教育捆绑。而上海,在政策的影响下,也正往这种趋势靠拢。


虽然在欧美,读私立学校,一直也是富人的游戏,但相对来讲,他们的公立教育基础还是好的。学校里通常有大量的图书,鼓励阅读,鼓励创意表达。(虽然中国家长会诟病他们数学比较差,但数学怎么学也是见仁见智。所以BBC才会拍那部让中国老师到英国教数学的纪录片。)


但我们的公立教育,却太重视标准划一的结果,而不是创造性的过程。




不过,正当上海的家长们最近屏吸准备迎接今年四月入学报名的大场面时,一篇微信爆文又引发了热议。


这篇名为《不要迷恋“高大上”的魔都双语学校,那可能只是个传说》的文章认为:上海的诸多双语学校,英文、中文都教不好,“双语”成了一个陷阱,“魔都”几乎无校可读。作者的孩子准备赴英国读书了。


文章发出了一个潜台词般的信号:你们虽然争得头破血流,但其实都是个“坑”而已。


这样的文章发表之后,“弹”比“赞”多。很多读者认为,以英国的英语教育来比上海双语学校的英语教育,就像用上海的中文教育去比英国的中文教育一样荒谬。


但,这却也代表了上海中产父母对教育本质的一种反思


上海一家民办双语学校的家长在微信群里抱怨: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出了一堆对子让孩子对。


她焦急地说:“蝴蝶、梧桐和河马究竟要对什么?老师也没给出多少背景介绍和讲解。这样盲目的对对子有什么意义呢?”


很多双语学校,并不教授掌握一门语言所需要的独立阅读能力、创作性和批判式写作能力。中英文应试高分,和成年后是否掌握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其实并不划等号。


或许,教育很难超越一个社会的发展阶段、超越人们大脑中的观念范式。


为了应试压力,所有人都去追随有迹可循的模式,大多数的校外辅导班也都在强化这些高分模式。很多海归为了让孩子延续自己的“荣光”,即使是选择海外教育路线,也天天在刷分,为的是孩子能去藤校——实际上是走了一条“洋高考”的路。




对于海归们来说,再次出国让孩子接受教育,或者简单以移民来解决问题的方法都并不是最佳——如果移民,意味着是对孩子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判断,在这个中国世纪,你要让孩子如何具备中国竞争力?


我个人认为,融入中国社会、融入中国规则、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中国的一二线城市,培养一个具有全球视野,有一定专长的孩子——其实不是没有办法,只要你不焦虑,不盲从。


事实上,众多专家都在警告,孩子们在今后的三十年,要面对一个和现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人工智能将取代流水线工人,个性化发展将会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只是,我们正处在一个漫长切换期的历史过程中,或许并不是那么多家长都能及时清醒,去做一些目前看来多少有些冒险的素质教育尝试。


教育焦虑这个魔咒,切中的其实是中国中产害怕阶层下滑掉队的痛点,也是成功学被互联网放大化之后的泛阶层焦虑,更是媒体助推的结果。


如果你足够有定力和方法,就当这一切都是吵吵嚷嚷的咖啡馆背景音乐吧。


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




往期文章精彩推荐:(直接点击浏览)

荐读 | 施一公: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生?

2017年高影响论文(Top Papers) 分布

PaperRSS:硕博生,怎么不能关注这个号?

2018年顶级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预测!

《Nature》重磅!哈佛著名华裔科学家再度开发出革命性基因编辑工具!

史上最全的30个生物实验技术及原理

教育减负:一场寒门的灾难

32岁海归女博士临终感言:别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研究生为何成为弱势群体了?

这些期刊已被SCI剔除!投稿需谨慎!

留法博士写擀面论文火了 博士: 只为幽默一把

西湖大学:耶鲁大学许田教授加盟;西湖区兑现施一公等团队两亿元

重磅:1个亿,河南首富捐款西湖大学

美国教授开除中国研究生:我就不该录取你!

一年内连发三篇Nature ! 准80后女科学家回国7年,拿遍各种奖励

有一种科研叫“中国式科研”!

:学问外的一切只是副产品

专业电子书神器:Library Genesis,但愿此网站万世不倒

油菜花茶,邀君来品—江西农大青年教授成果转化篇

重磅Nature: 中国科学家领衔完成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变异

Nat commun:中国科学家揭示名贵中药材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制

年薪60万起!130万安家费!重大高薪引进专业人才

中国院士第一县:走出26位院士,近百位大学校长,一万名教授!

有一种科研叫“中国式科研”!

院士临终一幕,让人恸然落泪:他是99%国人不识的顶尖科学家

重磅!中国科学家2天发表4篇CNS文章

【名师谈】万建民:给学生“跳一跳”才够得着的压力和空间

2018高校博士招聘:沈阳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西华大学

综述 :2017 年基因编辑、大数据育种和单倍体技术

浙大医学生SCI论文致谢林俊杰-追星追出新高度!

2004年-2017年自然生命科学领域(金额>100万)项目分析

北大校长致歉信: 很抱歉,在校庆大会的致辞中读错了“鸿鹄”的发音。

院士临终一幕,让人恸然落泪:他是99%国人不识的顶尖科学家

8大植物学主刊,发现中国学者总共发表了4080篇文章

2018高校公布预算:清华大学仍是全国唯一所预算超200亿元高校

2017审核增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名单公布

23岁发Nature,24岁拿牛津博士学位,25岁上教授博导,28岁成为副院长

浙大医学生SCI论文致谢林俊杰-追星追出新高度!

Nature子刊:华人团队带来CRISPR新突破 1个月就能完成多年工作

考上西湖大学博士有多难?

最新:浙大原副校长褚健出狱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支持!

厉害了:悬赏10万元钱,捉拿大学校长

地方人才引进:因条件太严苛,博士购房补贴照样拿不到!

2018年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名单公示

Cell:长期被误解 非编码RNA存在“认知黑洞”

杭师大110周年校庆 马云打算在母校做两件事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年轻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科研

新发现!害虫啃过的水稻变得更好吃

喜讯!裴端卿研究员入选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外籍会士

重磅:38亿收购981个公众号 这家农药兽药企业打的什么算盘?

麻省理工学院的张锋、哈佛大学的David Liu、以及麻省总医院的Keith Young的Beam公司获A轮融资,基因医疗提速

阿里新增两名“国家千人计划”科学家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年轻人只有这样才能做好科研

这位“土产”90后博士,毕业直接被聘为985高校教授

莫嫌平台低!民办高校发了Science!

Cell 年度十大论文终于出炉,你读过几篇?



温馨提示:


    为方便PaperRSS粉丝们(目前突破 1.5 w+)科研、就业等话题交流。PaperRSS微信公众平台特建立了全国博士就业交流群。群成员主要为美国、欧洲、日本、清华北大、、地方大学硕博在读生以及企业经理,HR;涉及各学科领域方向。欢迎各位加小编微信号(IGDB2010)申请加入。PaperRSS为你打造一个高质量的科研、就业交流圈,PaperRSS与你一起扬帆起航。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姓名-单位-研究方向,谢谢。此外,若高校或科研单位、企业(含博士后)想在此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可以后台联系小编,微信号同上。



本公众号:PaperRSS (欢迎关注)




点下方蓝字“阅读原文”,进入本硕博联谊网站(wx.bsbly.com),加入互选池,参与发帖/应征,缘分就在下一秒!





点阅读原文进入本硕博联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