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论文答辩成功举行


概要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于6月5日举行了“2018届旅游管理学术型硕士毕业论文答辩会”。答辩分上下午两场举行,上午场由北京林业大学张玉钧教授担任答辩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张天新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张茵副教授、王忠君老师担任评委会成员,丛丽老师担任答辩秘书;下午场由蔡君教授担任答辩评委会主席,北京林业大学李湛东教授、张玉钧教授、张茵副教授、李丽娟副教授、马宝建副教授担任评委会成员,丛丽老师担任答辩秘书。参加答辩的9名学生分别是郭娜、杨珺婷、笑姗、程静琦、张琪、贾倩、静慧、郑月宁和曾燚。

答辩中,学位申请人将各自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汇报;评委会老师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以问答为主,建议为辅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些中肯的修改意见。

最后,经过答辩小组老师的商讨,答辩委员会一致同意9名学生均通过旅游管理硕士学位答辩!


答辩会内容简述


郭娜

遗产旅游目的地场所记忆和场所意义研究——以武夷山为例

导师:蔡君

郭娜以场所记忆作为研究遗产地坐地关系研究的新视角,选取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对当地居民与到访游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其场所记忆的差异,探讨场所记忆对场所意义塑造的作用与影响。在实证研究部分,以问卷形式分别对居民和游客两个群体就基本信息、场所记忆及传递、场所意义测量等方面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材料。不同于以往对集体记忆注重理论研究与质性研究,郭娜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武夷山场所记忆进行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场所记忆水平上,居民对各载体的记忆水平普遍高于游客,影响居民和游客场所记忆水平的因素既有共同性因素,也有独特性因素,其中自然风景是影响居民和游客场所记忆的共同性载体;在场所记忆的传递上,居民以茶为主要要素进行代际传递,游客以山水风景为主要要素进行社会传递;在场所记忆与场所意义关联性上,场所记忆对场所意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场所、场所意义及场所记忆三者相互推动、相互促进。


杨珺婷

网络媒介景观现象及其对旅游者决策的影响研究——以武夷山为例

导师:蔡君

杨珺婷选取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结合网络信息采集技术、内容分析法、游客问卷调查法,从网络媒介景观现象识别出发,分析旅游中网络媒介景观特点,并将其量化为网络媒介景观要素,使其成为具体可感知的指标,研究这些网络景观要素对旅游决策的影响。“网络媒介景观”沿用了“媒介景观”术语,以景观“生产者”和景观“受众”为基本构成,具有伪真实性、目的性、视觉化与符号化、传播性等特性。研究利用八爪鱼采集器、ROST Word Parser软件采集武夷山网络旅游信息,分析武夷山网络媒介呈现方式和特点:武夷山官方、游客、商家均参与旅游网络媒介景观生产,并以信息内容、页面设置、互动沟通的形式加以呈现。利用游客基本信息、旅行特征、互联网使用习惯等问卷数据,杨珺婷归纳出网络信息景观、网络设计景观、网络影响力景观和网络评价景观等四类景观构成对旅游者决策产生影响。


笑姗

泰国水上市场形象感知——以安帕瓦水上市场和大城水上市场为例

导师:蔡君

笑珊从游客对泰国水上市场的形象感知角度出发,选取泰国代表传统水上市场的安帕瓦水上市场和代表新开发水上市场的大城水上市场为案例地,基于游客满意度理论,运用IPA分析法,通过相关文献研究和水上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选取8个方面,30个指标对游客的形象感知进行量化,通过问卷调研研究游客对两个水上市场的形象感知,指出目前泰国水上市场旅游目的地形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其问题分别从物理形象、美食形象、商品形象、交通工具形象、服务形象、价格形象、安全感形象及当地居民态度形象等8个方面提出泰国水上市场形象感知的对策和建议,其中,针对安帕瓦水上市场,论文提出应控制水上市场的承载力,保持水上市场的原真性,并提高当地居民对家乡的爱护意识,而大城水上市场应提高水上市场的文化历史解说牌,增加双语标志牌。在未来的发展中,泰国水上市场应改善目前交通工具不便利的状况,控制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标准,提高游客的安全感。


程静琦

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冬奥会赛后利用研究——以延庆赛区为例

导师:乌恩

程静琦选择期望价值理论对延庆冬奥会的赛后休闲利用进行研究。期望价值理论是预测行为的重要理论,适用于在赛前对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赛后休闲度假研究的情况。研究旨在基于期望价值理论,为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赛后休闲度假区的规划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经研究构建得到出包含5个期望价值维度和24个参考项的期望价值体系;通过验证得到,宣传环境、参照群体和个人认知这三项控制因素对期望价值体系中各维度的期望价值(均为得利期望价值)呈正向影响关系。通过分析控制因素中的具体感知题项,得到针对旅游、休闲或度假和冰雪运动进行宣传,赛区赛后休闲度假区的形象定位应从“提升身心健康”和“提供良好环境”两个角度出发,能有效提高游客期望价值的;后基于期望价值体系,对潜在游客群体进行细分,并分析得到各游客细分群体的行为偏好和社会人口学特征。


张琪

市民绿色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及宣传教育研究

导师:乌恩

张琪的研究以绿色生活方式为研究视角展开论文,绿色生活方式转型对于人们提升生活质量,丰富精神世界,改善环境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的大的,但是现阶段我国绿色生活方式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关于市民的绿色生活方式现状如何,以及如何开展宣传教育来帮助市民实现绿色生活方式转型还没有较多的研究结论。研究通过对绿色生活方式内涵、实证调查以及宣传教育,大众传播效果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了解到国外对绿色生活方式的研究已经积累了相关经验,发现环境教育和大众宣传是主要的宣传教育方式,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国开展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教育。之后研究便围绕着对市民绿色生活方式现状和宣传教育偏好两方面展开调查,获取第一手数据,并利用因子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交叉分析等方法提取数据结论,为我国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教育提供建议。


贾倩

森林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黑里河自然保护区道须沟生态旅游区为例

导师:张玉钧

贾倩认为森林旅游体验是深层次的森林旅游活动,可将旅游体验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到森林旅游中,探讨森林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并基于体验质量评价为森林旅游地发展提供思路。她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森林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作出假设。选取内蒙古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道须沟生态旅游区作为实证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从旅游者的角度展开森林旅游体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与满意度评价,并对调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将其调整为森林资源与环境、旅游活动内容、景区设施与服务3个体验公因子,涉及28个影响因素;并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探讨了旅游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体验公因子、总体满意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得出不同年龄和学历水平的群体对旅游活动内容的评价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收入水平的群体对景区设施与服务体验评价存在显著性差异,性别与职业对三大体验公因子没有显著影响,三大体验公因子和旅游体验的总体满意度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人口统计学特征对总体满意度均无显著性影响;其次,通过均值比较分析旅游者对各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和实际体验满意度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运用IPA分析法对问题进行分类总结得出,道须沟生态旅游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设施与环境的协调度和布局的合理性、景区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两个方面,以及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项目大多集中于旅游活动内容体验方面。最后,她基于体验质量评价的调查分析结果,从保护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旅游体验活动设计、完善景区设施与服务等方面提出道须沟优化发展的路径,并提出以资源调查与体验适宜性评价为基础,以市场特征与体验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体验设计为核心,包括审美、娱乐、教育、康养、遁世五种体验类型的森林旅游体验产品开发模式。


静慧

泰国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机制研究——以茵他侬山国家公园为例

导师:张玉钧

静慧是一位泰国留学生学术型(科学)硕士,其认为社区是国家公园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国家公园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泰国茵他侬山国家公园为例,研究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发展的机制,包括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形式、内容 、过程、角色、规模等,采用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实地调查、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社区居民、旅游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

研究认为泰国茵他侬山国家公园的成功经验包括培养社区居民中村长和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国家公园和社区采用科学与传统方法保护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通过国家公园委员会协调国家公园和社区的关系;重视社区居民的收益,禁止社区外的企业家;形成生态旅游发展和资源保护的互动与治理;为政府与社区建议等。最后,总结了社区参与生态旅游的机制。该研究丰富了中国国家公园经验借鉴方面的研究,并对泰国茵他侬山国家公园未来的社区参与及生态旅游发展提供建议和决策依据。


郑月宁

基于游客感知价值的历史名园管理研究——以北京中山公园为例

导师:张玉钧

郑月宁认为历史名园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性和特殊性,其管理存在特异性。作为历史名园的直接使用者,游客感知价值能反映公园价值的体现情况和多方面管理要求的实现程度,为管理提供依据。她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界定历史名园的范畴,从价值研究、保护管理等文献总结历史名园的资源、功能及管理特性;其次,梳理游客感知价值相关文献,了解游客感知价值的维度划分、与游客行为意向的关系、在景区管理中的应用;再次,针对历史名园构建游客感知价值评价量表;之后,进行案例研究,在北京中山公园利用量表进行实证调查,使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重要度-表现程度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最后,基于游客感知价值探讨历史名园管理策略。研究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历史名园游客感知价值由六个维度组成;(2)环境品质和文化景观是游客在选择历史名园时最看重的两个因素;(3)历史名园管理应以资源保护为前提进行管理,加强历史文化氛围营造,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加强宣传展示和环境教育;开发学习型体验型旅游产品,减少淡旺季差异;联动发展,促进游客参与历史名园共同管理;(4)国家和省市层面应在以下方面为历史名园保护和管理提供支持:出台专项保护管理法律法规,强化保护力度;设置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实现动态适应的保护;多元化资金来源,管理运营分开。


曾燚

基于游客感知的大理古城原真性价值评估研究

导师:张茵

曾燚同学认为原真性是文化遗产旅游地的重要属性,原真性体验是游客前往此类旅游地的动机和基础。随着古城古镇热的不断升级,不少古城古镇由于一味迎合游客需求,出现严重的商业化、同质化问题,目的地的原真性逐渐受损,有的甚至消失殆尽。以往对于原真性的研究主要为定性分析,研究尝试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原真性进行价值评估。大理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是目前国内保存较完好的古城之一,也是最为著名的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大理古城同样面临原真性受损等问题。本文以大理古城为案例地,在对原真性、CVM 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试图采用 CVM 评估大理古城原真性价值。论文首先对大理古城的原真性文化加以分析,而后通过面访问卷调查,了解游客对于大理古城原真性的感知状况;进而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基于游客原真性感知,选用支付卡梯级法,构建支付意愿(WTP)评估的假想市场。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最后针对大理古城在建筑原真性、文化原真性、旅游纪念品原真性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原真性保护管理建议。





编辑:陈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