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风采|后大学时代的行与思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后大学时代的行与思

                   通讯员:煤炭运销事业部  刘晨

6月1日是矿大校庆日。转眼从学校毕业,来伊泰工作已经快六年了。

尽管离开校园六年,但我时常会想起大学的时光,甚至有时候误以为自己仍然还在校园中。我想,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上班和上学实在是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比如说同事就像同学,领导就像老师,而每到一个新的岗位,就相当于新修了一门课程,至于我们做的具体业务,就相当于作业。这样看来,伊泰就是另外一所大学,而我们就是身处于“后大学时代”。

一、伊泰:没有天花板的舞台

刚到公司时,大概是因为我是矿大毕业的,便被分到了煤矿工作。纳林庙煤矿二号井有三个工作面,我都去过;我还上过筒仓,去过塌陷区;但我并不是一个技术员。后来我调到了准东铁路公司,伊泰所属的准东线、呼准线、酸周线,我都跑过;但我不是跑火车的。去年年初,我调到西营子发运站,在那里,种过蔬菜大棚,学过捆绑车门,并且还把公司其他的发运站,如准格尔召发运站、暖水集装站、唐公塔集装站、酸刺沟发运站都走过。再后来,我又调到了煤炭运销事业部,去过秦皇岛港、黄骅港、天津港等,看到了翻车机、登上了大海轮。但这些都不是“正常”工作状态下的我。实际上,我是一个文字工作者,是一个行政工作人员。我想,之所以我有机会到煤矿、铁路、集装站、港口等地方工作和学习,正得益于伊泰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舞台。作为一名伊泰的学生,我需要做的,就是每到一个新的岗位,都要充满好奇心地去熟悉业务,充满热情地去做好工作。

二、行: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刚到纳二矿时,我是企业文化联络员,只需要做企业文化相关的工作。后来领导感觉我的工作量不饱和,就逐渐给我增加了党建、精神文明、文书、绩效、劳资、人事、会务、接待,甚至是保安、车队、物业等方面的工作,成为一个综合业务员。事情一下子多了很多,最初的时候,总是感觉乱七八糟,而且常常丢三落四。后来我想了个办法,就建了个EXCEL表格,把每天要做什么,做了什么都写进去,形成一个工作日志。同时将所有的业务分门别类地用不同的文件夹进行管理,形成一个简单的工作资料数据库。过了没多久,公司企业管理部开展收集合理化建议的活动,我和办公室张毅主任一商量,他鼓励我把我的工作方法写成建议报过去。于是我就写了《关于倡导同事们建立工作日志和工作资料数据库的建议》。企业管理部很快回复了我的建议,奖励了我。于是我写建议的动力就更大了。在之后的差不多两年时间里,我总共提了差不多20条建议。后来整理时发现,我的建议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是与我本职工作相关的建议。例如关于写工作日志的,关于企业文化的。二是虽然不是我本职工作,但我感兴趣的具体业务。例如建议成立伊泰支教团,还有关于修复OA系统漏洞的。最后一个,可以说是站在管理者角度提的建议。我在想,公司开展收集合理化建议这个活动已经一年多了,那么一年来有多少人提过建议?提过哪些建议?采纳了多少建议?这些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基于此我写了《关于在集团报、OA等平台刊登部分合理化建议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企业管理部领导的高度认可,被奖励了1000元。2014年年底,企业管理部在总结合理化建议这个活动时,我因为被采纳的建议最多,被评为“明星”,得又到了2000元奖金。

我在纳二矿建立了工作资料数据库后,发觉技术含量太低,加上那时候“大数据”提法很热,于是就想着考个这方面的研究生,提高下理论方面的知识,学成归来,争取把工作资料数据库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当时我的室友也有考研的打算,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勉励,都很顺利地考上了研究生。

学校为我们这些在外地工作的学生专门开设了季度班,每个季度集中上课10天左右。于是我就平时不休假,等到上课时再请假回学校。课程还没全部念完,我被调到了准东铁路公司。尽管在那里不能够集中休假,但是领导得知我在念在职研究生,每次请假,领导都一路绿灯,非常支持。

在准东铁路工作期间,除了每隔一段时间回学校读研究生课程,我还在工作之余学了一段时间蒙语。这个起因于一个玩笑。那时候我的室友是个蒙古族安达,他晚上睡觉早,还经常说梦话。而我因为加班多,回去时候他通常已经睡下了。一次,我回到宿舍刚躺下,就听见他又说起梦话,而且是蒙语!我便幽了他一默,说:“你说的啥?至少得先翻译成汉语我才能回答你吧!”过了一段时间,准格尔旗民委组织蒙语培训班,我便报名了。当时的动机很简单,就是能够学点蒙语,听懂室友的梦话。当然,想通过两三个月就学会精深的蒙语是不可能的,但像“你好”、“谢谢”等简单的词汇我还是学会了,到蒙餐店吃饭时,我还能跟服务员进行简单的交流。

我工作之余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所读的种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以及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自然科学等。我的目标是向俞敏洪学习,每周一本,至今读了260多本。每次整理书单时,我都会像数钞票一样数书,因为心里坚信知识就是财富。读书让我收获很多。第一个收获是锻炼意志。考研时,我花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备考,那时候就拿出约1000页的《》,每天读10页,这样,等我读完《》,我也考上研究生了。三年后,该写毕业论文了,我又花了四个月时间写论文,当时就搬出了四卷本的《资治通鉴》,每个月读一本,等读完《资治通鉴》,我也毕业了。再一个就是去年年初,我调到西营子发运站,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我要求自己业务不熟悉就不休假,那时候我找出了三卷本的《资本论》,每天早上七点起来,先阅读50页,然后再去煤场、村里熟悉业务。50多天后,《资本论》读完,我也基本熟悉了业务。读书的第二个收获是获取智慧。我在读《》时总结出“三心”,即信心、耐心、爱心。什么意思呢?当时我想,我们这么努力地工作,将来一定会过上好日子的,这就是“信心”;但是好日子不会说我今天努力,明天就能过上,量变到质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又需要“耐心”;而我们在做事、做人的时候,又需要保持一颗善心,尽可能地多帮助别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帮助别人多了,别人也会帮助我们,这样我们才能更顺利地过上好日子。我在读稻盛和夫的管理学作品时,把阿米巴经营模式在西营子蔬菜大棚上进行了尝试。蔬菜大棚共有4个,我让每个科室各承包一个,从播种到收获,我从不同维度进行考核测评,此举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各科室种植的积极性。再一个就是我从管理学经典之作《基业长青》中读到了“要造钟,而不是报时”。在西营子时,除了生产经营上的事情,其他业务都属于办公室负责,事情比我在纳二矿时更加繁杂。于是我设计了一个“业务进展一览表”,把所有业务的接收时间、要求的结束时间、具体负责人以及每天的进展情况列进去。我安排办公室一个业务员,每天下午五点开始给各个业务的具体负责人打电话,把业务的最新进展情况更新到表中,而我只需要打开最新的表格就能知道全办公室的业务开展情况了。这个“业务进展一览表”不仅让我从具体繁杂的业务中脱身,还有其他强大的功能,比如每月月底,我跟办公室副主任给大家打绩效时,只要打开这个表格,谁做的多,谁做的少,谁的效率高,谁的效率低,一目了然。等我离开发运站时,有办公室同事评价我是“非常公平的一个人”。第三个收获是结识朋友。我离开准东公司行政部时,给创客空间捐赠了50本书。过了没多久,一位外面的王姓作家去准东公司参观,在创客空间看到了我的书,很是惊讶,便通过团委书记加了我微信,后来我们成了很好的朋友,常常在微信上探讨读书的感悟和做人的道理。另外一个是读书会。我跟几个同样爱读书的同事成立了一个读书会,一有时间就聚在一起沟通最近的读书心得,谈论公司的管理改革。由于我们在公司不同板块的不同岗位,所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公司的管理改革,更好地发现管理改革的利弊得失。

三、思: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

随着在公司接触的人和事越来越多,我对工作也有了一些思考。在读书会或其他一些场合,我会跟朋友们一起探讨。

我们很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工作以来,有时候我会听到一些同事说,这个事情不属于我负责,那个事情不是我们部门管的。我在想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呢?工作的分内和分外是怎么区分的呢?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我们被自己当下的岗位、部门束缚了,我们就很难用全局观念来思考问题,很难拥有大格局,也很难把自己培养成综合型人才,很难胜任不同的岗位,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失去很多成长进步的机会。

再一个问题是,我们的形象有多重要?关于这个问题,我有切身的感受。我是比较幸运的,作为一名新员工,入职之初在纳二矿遇到了一个非常关心我的办公室主任,对我的工作、学习、生活无微不至,于是我就感觉伊泰是一个很温暖的企业,心里也愿意在这里好好奋斗。但是,另外有一些同事就不太幸运,他们的直接领导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导致他们对整个公司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工作一两年后就辞职了。刚进单位的新员工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公司的高层领导,感受他们的智慧与人格,所以,新员工对公司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每天打交道的身边的同事,特别是直接领导。等到后来我在西营子发运站当上办公室主任后,就特别注意这一点,常常告诫自己,在与新员工打交道时,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缺点,损害了公司的形象。

今年恰逢公司成立30周年。5月初,公司组织了以“百年伊泰 基业长青”为主题的青年论坛,各个板块的优秀青年约80人齐聚一堂,共话公司发展。大家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对公司和个人的未来充满了信心。而我在聆听大家发言时更多的是在思考:我们的优秀能坚持多久?

六年前刚入职时,公司安排了一些优秀的青年员工跟我们分享成长经历。几年过去了,其中一些人还是很优秀,依然走在我们的前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可另外一些人已经沉沦,我们已经很少见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的声音了。现在,这些被领导认可,被同事羡慕的“优秀青年”,又能坚持优秀多久呢?两年后或者五年后,公司再组织类似活动时,还会看到多少熟悉的面孔呢?“路遥知马力”,我们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吗?我跟朋友们多次探讨过这个问题,但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答案,这里,也把这个问题留给读者,供更多的同事、朋友思考吧。 

编辑:赵姝豫

审稿:赵姝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