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发表,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5

class

SCI论文发表,这些经验值得借鉴!

掌握文章写作规范是完成SCI论文最基本的写作要求,如何理清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如何提炼创新点,精准地表达研究成果,如何选刊是SCI论文能否被接收最重要的几步。

那么,想要完成一篇SCI论文,有哪些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呢,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论文发表的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多投稿IF<0.50的刊物


这些期刊大多是新刊物、或者常年低端徘徊的刊物,竞争力差,投稿命中率高。尤其是大量中国人在此灌水的刊物,命中率会莫名其妙的高。这是千百万中国人,靠长时间的摸索而证明的一个事实,值得信赖。


但也有个风险,时间久了,个人简历上都是小影响因子论文,灌水爱好者的臭名,贴上就此揭不掉。


2.多投稿国外开源的刊物


开源刊物是近年来新事物,容易投稿成功,这也是这几年大家形成的共识。同样是IF=4.0上下的刊物,开源刊物与非开源传统刊物,投稿难度相差甚大。但这几年,开源刊物有从混乱转向正规的趋势,投稿难度有所上升,但毕竟还是容易投稿。


开源刊物并非是每个人都能玩的事儿,需要高额的出版费用,因此,成为中国有实力、有财力的科研玩家的最爱。这有个风险,开源刊物通常在严肃、权威场合,饱受非议,可能因此而招惹事端,葬送宝贵的学术机遇。


3.多参加国内组织的组稿


很多刊物,中国人不是很容易发。但是,聪明的中国人有的是办法。例如,很多刊物很希望有强力学者出头,组织专刊或者特刊,编辑从中可以得到片刻的休息和解脱。对于嗅觉灵敏的学者来说,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专刊或者特刊,也是有同行评审的,但把握的尺度肯定能不同程度的人为操作,也比平时松了很多,只要差不多就能蒙混过关了。


当然,这个也有风险,时间久了,履历上发表的论文都带个S,总让人感觉是个投机取巧之人,感觉不是名门正派、缺大家之风。


4.多撰写综述与评论论文


综述论文是一个不需要材料、差旅、测试等实际费用的一个类型的论文,投入就是个人时间,因此,这成为很多缺少科研项目的SCI爱好者的首选。但能写好一篇综述论文,并非易事,时常功归一篑,无疾而终。


评论性论文,短则1/3、1/2,长则1——2个版面,发表的刊物通常IF特高,可谓投入小、收益高,是爱好冒险、剑走偏锋的SCI爱好者的最爱。哪怕失败一百次,只要成功一次,就能名利双收,投机特质彰显无遗。


这也有个缺点,评论性论文容易招惹是非,深陷争议,通常论文是发表了,但毁誉参半。这需要有个强大的大心脏,如果是玻璃心碎一地,那就只能苟延残喘地苟活于世,似乎也不是很有尊严的事儿。发多了评论性论文,还给人一种不务正业,缺乏在某个领域深入系统、扎实深厚的不好印象,当然,这都是次要的。


5.向高产的研究方向转移


有的学科天生苦逼,从数量上看,发表SCI论文有很多先天性的缺陷。在论文为王的时代,看着一位一位学者,依靠SCI论文登堂入室,成为冉冉升起的学术明星,依靠SCI论文功成名就,这时难免心生妒意。你未来十年大约能发多少SCI论文,基本上有个大概的估算。如果没有什么竞争力,就要考虑“穷则思变”。


如果坚守自己的专业,从SCI论文数量上没前途,那么就要研究重心战略性转移。可以完全性的转移,开辟自己新的研究方向。也可以采用学科交叉的方式转移,给自己留有余地,给自己一个台阶下,也可以美其名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发展。

仁创医学编译

www.rcedit.cn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