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赢:我还是喜欢研究大气



期间,释放出重磅信号:“科技向民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攻防、科技造福国民。”这其实也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时至今日,雾霾治理依然是民众的关切重点,如何有效破解、尽快见成效,推动大气污染治理进入轨道效应?


为此,记者约访了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室副主任张兴赢。


3月4日晚上7点钟,在今年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的驻地北京会议中心,记者正给手机充电,身后有人快步走来,回头一看,正是穿着一身灰色运动装的张兴赢,没挂政协委员证,没穿正装,语速飞快,“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晚饭后我刚刚从外面跑步回来。”


言语之间,张兴赢脸上始终挂着微笑。正值期间,在庄严的大厅里,记者感觉像遇到了邻家小哥。


常人难以理解的选择


张兴赢1997年从闽北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山村里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攻读高分子材料专业,,然而他选择了放弃,同时放弃了在本专业继续深造,出人意料地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师从旅美归国的大气化学家庄国顺教授,开始了当时国内鲜有的大气颗粒物研究。


直到今天,本科同学聚会时还会有同学说:“兴赢,当初你真应该在航空材料领域继续深造,你看现在航天部门的收入比你高两三倍都不止。”


而在当年张兴赢放弃本科专业,选择从事大气化学深造的时候,老师也来劝他:“材料属于朝阳产业,你看看你去搞什么大气污染研究,将来就业怎么办?”


张兴赢谢绝了老师的好意,“我还是喜欢研究大气,我特别好奇我们每天都赖以生存的大气里面究竟有什么?又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对大气污染和气候变化能造成什么影响?”老师一愣,没再说什么。搞科研的确需要对研究方向有更强烈的好奇心。


如今他再向昔日的同学解释自己当初选择的理由,好友会笑着拿房子说话:“你看当时一块的同学进入航天领域,几乎都住着大房子,开着大车子,你这一家五口还挤着50平方米的房子。”


张兴赢乐呵呵地回话,“你看我不是很快乐么?小房子也可以承载属于自己的幸福啊,我更在意可以快乐地做我喜欢的事。”


其实,张兴赢也不是没有赚高薪的机会。当时跟随老师做研究的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都出国深造并且留在美国挣着美元。


2009年,张兴赢还曾经获得国际组织高薪工作的机会,但他拒绝了。有人戏谑地问他,“你住五十平方米的房子不愁呀?”“你看到我每天愁眉苦脸了?”


“倒是没有!”“又没有吃不饱、穿不暖、露宿街头,我觉得幸福感来自内心的充实和快乐,有时不由物质决定。”张兴赢这样解释。


接受《中国青年》记者采访时,张兴赢仍坚持自己的快乐理念:“回头看看这些年在自己所喜爱的事业道路上留下的脚印,我依然觉得十分快乐。”


别样的苦乐认知


2006年,张兴赢大气化学博士毕业,当多数国人还不知道什么是PM2.5的时候,中国气象局给他伸出了橄榄枝,7月到单位报到,8月13日,张兴赢就兴冲冲地跟随单位的野外实验队出发去敦煌参加卫星的野外实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第一次见到广袤无垠的戈壁滩,完成实验之余,张兴赢兴奋地在烈日下的沙漠里奔跑,一天下来他就知道滋味不好受了,回到驻地胳膊和脸都晒伤了,洗澡时生疼。


八月的大漠气温将近四十度,地面温度高达六七十度。尽管气候炎热,却需要穿上专用野外服,把自己裹得严严密密,原理类同于把夏天冰棍用厚厚的隔热层包起来不会化掉,人在厚重的野外服里,才不会被太阳晒伤。


而且实验队员的野外服必须是深色的,因为实验需要测量太阳光,浅色衣服有反光会影响数据的精度。


这样的工作环境下,他们每天早晨四点多出发,为的是搜集太阳升起那一瞬间的数据,晚上也要十一点才能回城。中午吃完热西瓜小便,没有厕所,大家形成了规矩:顺着考察车头,男左女右。


条件艰苦的考察,张兴赢连着去了三四年。2013年,他已经从一个试验队员成长为领队,第一次带队在国内开展针对温室气体观测卫星的野外科学观测实验。他说从事这些工作,打心底里没觉得是一件苦差事,因为在他的世界里,“研究大自然的奥秘是非常好玩的一件事”。


张兴赢说其实也有不爽的时候。2016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发射,这是全世界第三颗碳卫星。为了配合卫星的在轨测试工作,他在2017年4月再次率队到敦煌戈壁开展实验。


四月的大漠,没有了八月的酷暑难耐,蓝蓝的天空时常有美丽的云彩飘过,可卫星野外实验的最大“劲敌”就是云,因为实验必须在晴空无云的条件下才可以开展。


作为实验领队的他每天早早起来望着满天云彩,只能在驻地原地待命,“苦不堪言”,还好他们坚守了半个月,最终拿到了宝贵的观测数据,完成了科考任务。


用科学的数据,破谣立真


2013年,雾霾好像一夜来袭,北京城里,人们发现空气刺鼻得难以忍受。,不明真相的人们甚至质疑炒菜产生的油烟也是PM2.5的重要原因。从2001年读博期间就长期致力于研究PM2.5的张兴赢很想告诉人们大气污染的真相!


科学是严肃的,科学家更是理性的,不是靠发朋友圈发泄情绪,而是要靠科学的数据和结论说话,破谣立真。


可当时国内并没有系统的PM2.5监测数据,传统的卫星监测图片受云的影响看不清雾霾,张兴赢把1978年以来的国际卫星资料监测数据和自己博士论文研究中采集的PM2.5数据结合起来,经过对三十多年数据的梳理,终于发现了雾霾的行动规律秘密:卫星紫外波段的光谱信号可以有效地捕捉雾霾的强度和影响的区域!


“雾霾的主要成分是硝酸盐、硫酸盐还有含碳的成分,用我导师的话来概括是三分天下。”说起雾霾,张兴赢如掌上观纹,“研究发现的这个卫星紫外波段,对水汽和云都不敏感,却对含碳颗粒物和矿物质特别敏感,正是揭露雾霾行踪的法宝。”


从2013年1月到2015年上半年,张兴赢整整花了两年多的时间,仔细研究分析卫星和地面观测的数据,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反复核证,之后撰写成英文论文,投到国际知名刊物《Atmospheric Environment》,这是全球大气研究领域最权威的杂志之一,很快收到国外同行专家的积极评价。


2015年8月正式刊发,短短几个月该论文就受到了高度关注,并被国内资源环境战略智库称赞,他们以“科学家用卫星回溯中国三十多年的雾霾史”为标题,做了报道,一时间,。


张兴赢对记者说,这是他这几年做科研最满意的成果。其实他很低调,在采访中,张兴赢只是向记者介绍了他的研究内容,始终没有讲述自己的职务和在大气科学研究领域获得的各项荣誉。但在网络时代,这一切都已不是秘密。我们不妨看一下他的成绩。


奋斗者不被辜负


2007年,入职第二年,张兴赢第一篇关于卫星遥感监测中国区域大气二氧化氮的研究论文《近十年中国对流层NO2变化趋势、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来源解析》被《中国科学》杂志刊登发表,这篇文章是中国第一篇利用卫星遥感研究我国二氧化氮污染的学术论文,至今已经被下载浏览500多次,被他人引用约50次。


与时,张兴赢成功地运行当时我国唯一一台从德国购置的地基高光谱观测仪器,建成了我国第一个专业的地基高光谱观测实验室。2007年12月,他被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


2008年3月,张兴赢被时任中国气象局郑国光局长选中,作为他担任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联合主席的助理。


一年后,张兴赢被任命为卫星气象研究所副所长,领衔我国自主卫星大气成分遥感应用研究。先后参加了中欧“龙计划”大气遥感合作,欧盟第六(FP6)和第七框架(FP7)国际合作项目,并且作为FP7项目的中方首席科学家,领衔开展卫星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在中国空气质量监测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带领团队成功地推进了我国风云三号气象卫星高光谱大气成分载荷、十二五“863”重大项目“碳卫星”和国家多颗大气环境观测卫星的立项。


为此,张兴赢荣获北京大学颁发的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颁发的第八届中国环境科学青年科技奖。


2013年1月,张兴赢带领团队首次实现我国自主“风云”气象卫星对雾霾的全天候定量探测。随后成为当时国际上唯一在轨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的中方卫星数据使用和验证项首席科学家,深入开展卫星温室气体探测和全球碳排放研究。


而作为当年全国气象系统最年轻的研究员,他还荣获中国气象学会颁发的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2015年8月,张兴赢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青联委员。


2017年,张兴赢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瞄准卫星温室气体高精度定量遥感技术开发及其在城市群精细化碳排放估算这一前沿领域,为政府开展工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提供智力支持,被任命为国家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工程应用系统副总工程师。


这一系列的荣誉和光环,都已经被镌刻入我国卫星大气环境科技发展进程中。未来五年,作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他还将为国家气象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同心协力,精准治霾


采访结束,张兴赢在起身送记者出门时,随口讲起一件乐事。2014年,,参加宣讲团到全国各地宣讲。可是他准备的宣讲稿交上后,有人觉得稿件没有泪点!


张兴赢说:“可能一些岗位的先进人物事迹,确实可歌可泣,可我真的只是努力且充满兴趣地从事我所热爱的工作和职业,而且我觉得自己很快乐,没有什么可歌可泣充满‘泪点’的故事呀,你看我工作的同时,也努力地规划好自己的生活,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妻贤子孝,父母安康。


再说了,我小家幸福了,孩子培养好了,也是我对社会尽的一份责任呀。”就这样,,用自写的朴实讲稿参加了多场宣讲活动,出人意料,他毫无泪点的“先进事迹”却赢得了满堂彩。


事后人们总结:他是对事业和生活都在心灵层面追求精彩的年轻人,谁不喜欢幸福快乐的榜样?


《中国青年》:作为治理雾霾专业人士,你怎么看当前的雾霾治理?


张兴赢:从2013年起国家开始重拳出击治理大气污染,2017年我国重点区域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相比2013年下降了30%,从卫星监测评估看,大气中的主要污染气体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也都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短短五年,治理效果喜人。英国、美国等国家早年在治理大气污染时都是用了二三十年的时间。


《中国青年》:对未来的大气污染治理,你有什么预期?


张兴赢:有乐观的理由,,虽然现在大自然自我修复能力有所降低,风力整体减弱,但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很高,比美国、欧洲当年治理大气污染时有更好的技术条件。


同时大家也要有耐心,环境控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污染物峰值从高点降一半容易,但再降难度就加大了,类似于经济学上的盈利边际递减效应。


所以新的五年更需要社会多层面同心协力,科学精准治霾,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我们能呼吸更清洁的空气,饮用更干净的水,齐心协力让脚下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变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