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丨13级本科生何杭琦同学SRTP论文被国际SCI期刊《Tectonophysics》接收

        4月初,由浙江大学海洋学院13级本科生何杭琦同学负责的SRTP小组发表了论文《Subducting continental lower crust and crustal thickness variations in the intermediate seismic zone of Pamir-Hindu Kush inferred from Moho underside reflection pmP》,该论文被国际SCI期刊《Tectonophysics》接收,影响因子2.7。就此,我们采访了何杭琦同学以及他的SRTP指导老师何小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对该项目的介绍吧!

Q

谢培妍:可以简单介绍一下你的研究内容吗?


何杭琦

我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地震波探测帕米尔地区的地壳厚度。其主要原理是根据地震波在地壳上下界面反射波的倒时差,以及相应的地震波速来计算地壳厚度。研究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就是寻找包含有倒时差和速度信息的有效地震波数据,然后利用相关的软件处理和分析波形数据。


Q

谢培妍:是什么原因让你接触并且决定研究这个课题的呢?


何杭琦

大二下学期,何小波老师正在给我们上海洋地球物理的课程,我们觉得讲的内容蛮有意思的。正好那时候SRTP项目正开始报名,我们就想跟何老师做一些相关的研究。何老师根据我们的情况提供了这个项目,是想让我们比较容易入手,能从这个项目中学习到有用的技能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听了何老师的介绍,我们感觉听起来不难,而且能从这个项目中学点东西,所以决定研究这个课题。



Q

谢培妍: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一些什么样的麻烦?指导老师都给你提供了哪些帮助?


何杭琦

首先,由于研究所用到的软件都在Linux系统下运行,学习软件的操作对于当时用惯Windows系统的我们来说是个挺大的困难。对于这个问题,何老师亲手教我们软件的使用,很有耐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缺少关于地震的基础知识,对于一些研究问题和方法不是很懂。何老师跟上课一样,会给我们讲解这些专业知识,也会给我们找一些相关的文献。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找到很好的地震波速计算方法。那段时间里,何老师经常和我们去探讨这个问题,他会引导我们去提出解决方法并进行尝试。我们几乎每周都会开组会,老师会跟进我们的进度。


Q

谢培妍:在研究完成以后有什么样的感触?


何杭琦

完成这次研究以后,感触很多。首先,我要感谢何老师在整个过程的中的指导。何老师十分耐心,认真负责,引导我们去了解科学研究并且学习科研的方法,这也是SRTP项目的宗旨所在。其次,我们从整个项目中也学到了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了解了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了科学研究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所以要从中寻找乐趣才能坚持这份工作



同时我们也采访了指导何杭琦同学完成该项目的何小波老师,何老师在项目进行和论文投递的过程中都给予了十分耐心的指导。


Q

林晨涛:投递论文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呢?

何老师:这篇论文成果其实在去年10月的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上被作过报告。论文在发表的过程中投递过不止一次,论文从2016年11月开始投递,论文数据经过不断地修改优化,到了今年4月初才被国际SCI期刊《Tectonophysics》接收。


Q

林晨涛:对于SRTP您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意见吗?

何老师:不管是最开始的选题还是最后不断地改稿,都是一个让学生自我提高的过程。在项目进行过程中,老师的不断跟进以及学生自己的努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采访:谢培妍 林晨涛

被访:何杭琦 何小波

文:谢培妍 林晨涛

编辑:左章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