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后记(初稿)

兔走乌飞,时光飞逝。不经意间,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回首走过的路,感慨万千,那些渐渐远去的瞬间,依旧在脑海中闪现着。北大三年,人生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此时此刻,坐在图书馆四楼阅览室里,望着窗外被昨日的春雪洗礼后的静园五院的屋顶,以及早春嫩芽初上的树木,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像泉涌一般在脑海中激荡。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那么在这场比赛中,有的人跑得非常顺利,而有的人却气喘吁吁,历尽了千辛万苦才最终到达终点。我就属于后者,每当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我既庆幸又感慨。苦难对于人生来说,是最为宝贵的教益。我想,当年我如果不坚持下去,我的命运就会停留在那里,任凭时光流逝,我也不会获得岁月的馈赠,甚至会沦落为无人知晓的灰尘,一阵风吹来,消散的无影无踪。

2007年的秋天,我提了两个大包的行李,从绿皮车的车窗中爬进了火车里。在还没有高铁的年代,满是油烟的车厢中,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早已没有了坐票,直挺挺地站在厕所旁的一小块可以下脚的地方,9个小时,一动不动。达到终点烟台站的时候,身体早已经麻木了,根本不觉得累。那是我第一次上大学,去了海边小城龙口的一所学校。高考的不如意,让我只能处在最低的起点上。在踏入校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人生或许就这样了。即使有雄心壮志,也无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那三年中,我每天早上早起去湖边背诵韩语,练习英语,没课的时候就在图书馆里看书,周末经常和几个好友去海边喝酒。焦新雨、王显伦、刘伟、郝昊、王斌、李悍中,刘成泉等,这些人的名字如今仍然深深地印刻在脑海里。我仍旧记得,好几次喝酒到夜里十二点多,出了饭店门,来到沙滩上,面对翻滚的波涛,借着酒劲,唱起了动人的歌谣。那是一段意气风发、天真烂漫的岁月。回到学校,宿舍楼门关了,我们就悄悄溜进教学楼的教室里,打开电视,继续我们的欢乐。山东人的豪情与仗义,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是一段永远让人回味的时光。

18岁的那个年纪,我以为生活永远都是如此的美好,没有狂风暴雨的冲击,在暖房里,我们尽情地书写属于特定年龄的快乐篇章。2010年毕业之际,我选择了继续求学,因为,我依旧不甘心,未竟的梦想时刻萦绕在我的脑海里。要问那未竟的梦想是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只能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感觉,觉得人生远可以比现在精彩万倍。

20119月,济南西郊,长清,山东师范大学,我有开始了第二次大学生活。在这个女生占比接近9,男生只占1的师范校园里,我继续着内心深处无法说清的梦想。这是实现蜕变的两年。当年从最低的层次进入更高一级的时候,人的思维会在瞬间被打开。我们常说,平台决定高度,确实如此。没有我这种坎坷求学经历的人,是难以体会到的。山师长清校区的校园是美丽的,加上众多的妹子,一年四季都洋溢着快乐的味道。在这里,我延续了原来的学习精神,除了韩语课程之外,其余时间都是泡在图书馆里。我与图书馆的缘分大概就在这时候开始了吧。在这个平台上,读书才更有动力。因为,在你的周围都是很优秀的人,他们的学习劲头都很足,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到熏陶,进而更加发愤图强。我很庆幸,能够随着心走,坚持到了现在。在这个稍微高点的平台上,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加入了中国,成为一名党员。

在这里,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张临第,舍友,山东龙口人,英语专业,作为宿舍的“党委书记”,是我们精神上的领导,最终毕业后考取山东大学法学院,跨入了法学大门。郭广盈,大舍长,韩语专业,山东济南人,老郭学习刻苦,让人敬佩,最终去了天津师范大学韩语翻译梦想。陈振振,韩语专业,山东潍坊安丘人,学习刻苦,时尚,喜欢互联网,最终自主创业,现在在济南也小有成就了。陈天翔,英语专业,山东青州人,翔哥人老实,实在,睡在我的下铺,经常放有声情色小说《》,自娱自乐。李文成,英语专业,山东潍坊人,英语听说能力强,经常冒充低年级学生参加社团,哄骗师妹(笑),后来京混,加入某培训机构,已经完成了脱胎换骨。齐兆贤,韩语专业,山东济南济阳县人,喜欢当老师,口才一流,经常在班上给我们上英语课“英语总共有三个句子……”,后考取延边大学,成为学术人才。尹世浩,韩语专业,山东临沂莒南县人,喜欢上网,喜欢韩语,喜欢韩剧,喜欢看电影,喜欢重口味的电影,喜欢玩跑跑卡丁车,后回家乡工作,建设美丽的沂蒙红色老区去了。我们关系处的非常好,大概都是山东人的缘故,不拘小节,仗义疏财。现在毕业这么多年,都一直联系着。

宿舍楼靠着山,每当下雨的时候,我都喜欢一个人跑到山上去,俯瞰山师大校园。水气氤氲,烟雾迷蒙,诗意盎然。也是从那时起,我喜欢上了诗歌。本科期间写了200多首诗歌,如今回首看去,那些诗歌的技艺实在幼稚的很,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青春岁月的喜怒哀乐。我曾经为了一个女生写了N首诗歌,在一个阴风冷雨的傍晚,表白失败,毕业时我把诗歌打印出来,塞到她的行囊里,看着她去了遥远的地方。往事已去,青春岁月,若没有这些调味料,岂不单调了很多?周末的时候,我们几个男生就去商业街吃火锅,去园博园踏春。有时候,和韩国外教老朴一起,去KTV通宵唱歌。老朴特别能喝酒,听说在山师本部翰林大酒店住所藏着很多酒,未曾见过,不敢瞎猜。老朴给我们上韩语写作,每次都在黑板上抄一黑板韩语散文,让我们自己按照韩国的格式去抄几十遍。当时很难理解,现在看来,却是受益良多。马志成老师,刘伟老师,李殷浩外教,导员贺梦萌、袁华龙老师,已经众多老师们,正是在你们的教育和培养下,我再次站在了最高的舞台上,我将永远铭记。

北大之路走得非常艰辛。在经历了几次失败后,最终来到这里。每次想起那些吃馒头蘸方便面调料充饥的日子,内心都充满了感激。感激上天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不易,实现梦想的不易,让我告别了年少轻狂,让我更加理性的面对社会、面对生活。

生活实属不易。那段灰暗的日子里,我蜗居在济南市区的边缘一个城中村里,我给自己的房间取名“风雨斋”,下雨时,打开屋门,就能看到雨珠落地的实景。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为了考研,做自由职业,每月才赚1000元,除去200元房租,30元水电费,剩下的都不敢乱花。吃饭也是省了再省,很多时候自己清水煮面条。一些人可能不理解,以为钱很好赚。俗话说“屎难吃,钱难挣”。富人无法理解穷人的生活,穷人也因贫穷限制了自己的想象力,因而也无法理解富人的生活。社会就是如此。那段时间,家族里一些人对我的坚持很不理解,认为差不多就行,回家盖房娶媳妇,在县城上个班就行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我没有受到过任何的资助,也没有任何人关心过,除了我妈之外。我大概也看清了一些人,当你落魄的时候,无人问津;而当你功成名就的时候,他们又都凑上来了。这次考取天津的工作,立马通过各种渠道找我,跟我联系。人性大抵如此吧。

20153月,春暖花开,我到北大面试。承蒙韩语系各位老师的厚爱,录取了我这个出身不好的人,给予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记得面试时,导师南燕老师在我回答了一个问题后,说要自信一些。至今这句话仍镌刻在我的脑海里。我想,既然来到这里,就应该从零开始,自信地面对三年研究生生活,进而自信地面对未来。的确,在我们班,确实没有一个像我这样具有特殊求学经历的学生,起点低,自卑,也在所难免。好在北大是一个极度包容的地方,我每日起早贪黑泡图书馆,在感兴趣的领域努力的奋斗,以便对得起北大以及韩语系三年来的培养。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南燕老师,南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了悉心的指导。研二去韩国交换之前,南老师就要求我在韩国寻找资料,确定题目,列出提纲,开始初步的写作。在初稿完成后,南老师在百忙之中提了很多意见,指出了论文中存在的格式以及逻辑上的问题。其次,感谢金景一老师,张敏老师,王丹老师,琴知雅老师,文丽华老师,林成姬老师,李婷婷老师在论文开题报告会上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另外,还要感谢研二的张品同学、曾雪玲同学帮我在韩国查找资料。韩国外国语大学的辛博博士、韩国世宗大学的王冠桥博士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对我的论文写作提供了一些帮助,在这里我要向他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研究生期间的同学刘畅、张磊、徐显力、于琛、吴红飞、申明钰、洪瑾瑶、张楠、曹梦玥,很高兴能从你们身上学习到不少东西。尤其是舍友刘畅,作为北大嫡系,在朝夕相处中,他敏捷的思维、自信的表现以及谦虚的态度对我影响很大。同门申明钰,良好的文学修养以及闪光的智慧无不对我有很大的启发。张磊卓越的学术能力,让我敬佩;徐显力的博学,让我崇拜;同是山东人,于琛的乐观仗义让我感动;红飞积极进取、不甘平庸的精神让我感触很深;瑾瑶的落落大方、乐观向上的品质给人深刻的印象;张楠的勤奋刻苦让我非常佩服;梦玥的聪明伶俐、积极进取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另外,其它舍友黄海林、李金剑,你们的无私帮助都让我感动。

回首来路,燕园三年,时光虽短,受益颇丰;展望未来,漫漫人生路,不忘初心,踏荆而行。


                (2018年3月18日作于北京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