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我们并不是要批评科学家发表论文,而是要学会学习

按:我们并不是要批评苏联科学家发表论文,而是要学会学习,很多东西我们不懂,多学就慢慢理解了。方法,方法,方法论。

——任正非


苏联科学家发了这篇论文

竟是送给美国最大的礼物


F-117是世界上首个批量装备的隐身战机,美国借此首创隐身技术先河。


但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真相却是:F-117关键技术竟来自苏联!




F-117研制启动前后,负责设计工作的洛克希德公司臭鼬分部遇到了很大技术困难,特别是如何计算复杂的飞机机身产生的雷达反射回波的大小。这一信号的大小有一个关键性的指标:雷达反射截面积。

 

臭鼬分部中的雷达科学家丹尼斯?欧维霍瑟为这一问题绞尽脑汁,一时毫无头绪。于是他决定去翻阅资料,找点灵感。有一天,欧维霍瑟突然看见了一篇来自苏联的论文,不禁眼前一亮!

 

这是一篇美国空军根据苏联1964年一篇公开科学文献翻译的雷达论文。作者是莫斯科无线电学院的彼得?乌尔菲姆瑟夫,标题为《边缘无线电波绕射理论》。乌尔菲姆瑟夫详细阐述了计算任意物体外形雷达反射截面积的方法。他甚至拿出了具体的算法,已经可以作为计算机演算的编程基础。这一论文虽然极为关键,但苏联许多层面上的专家和官员,甚至克格勃人员都不认为这超越了计算机的能力范围,所以没有军事价值,甚至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确实,当时的计算机没有这样的计算能力。最终苏联复杂的审查机构里,没有人反对这篇文章在苏联公开科学文集上发表。



彼得·乌尔菲姆瑟夫


就是这一漫不经心的疏漏,在差不多十年之后,被另一个超级大国的科学家欧维霍瑟抓住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欧维霍瑟立刻感觉这一苏联论文描述的方法就是自己正在苦苦寻找的利器!他立刻按照这一方法,拿出了将飞机外形分割为许多小的表面,逐步精确的计算出个部分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的总体方案。借助于美国超强的计算机能力,加上臭鼬分部的技术人员巧妙的避开了三维物体带来的复杂程度、只计算二维平面的构思,最终臭鼬分部得到整个飞机雷达反射截面积的计算方法。



欧维霍瑟


不久后,臭鼬分部又进一步改进了这一方法,把一架飞机的表面分解为大量三角形,也就是目前常用的物体多边形化计算技术。




,在1975年就得到了较为出色的计算机飞机雷达反射截面积计算方案。欧维霍瑟算出初步结果后,兴奋的向上级报告这一好消息。公司上层询问他:我们的隐身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等于一架民用小飞机呢,还是一架喷气式飞机呢?欧维霍瑟得意的说,只有猛禽的眼睛那么大。公司上层大吃一惊之余,进一步增加了投入,极大的推进了F-117的设计进程。

   

这时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F-117的外表是一个大量菱形组成的立体结构。欧维霍瑟带队掌握的运算、设计方法,基础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物体分解为大量三角表面。

   

虽然欧维霍瑟已经获得了巨大的突破,但他还是不得不更加努力的说服洛克希德公司内部对这一超前设计的反对人士。许多人根本不相信飞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能那么小,就连洛克希德的功勋设计师凯利约翰逊也表示了强烈质疑,欧维霍瑟不得不逐一进行展示验证。这一怪异外形的设计,带来了气动控制上很大的困难,最终依靠和F-16几乎同时首创使用的电传操纵技术,才解决了控制这一复杂气动布局的问题。1975年,F-117的前身概念验证设计“无望钻石”出现了。




为了彻底说服包括凯利约翰逊在内的公司大员,欧维霍瑟把“无望钻石”和D-21隐身无人机一起进行了雷达反射截面积测试。D-21是1960年代最好的隐形无人机,其中一架D21落入了中国手中,目前在北京展示。测试结果让凯利约翰逊也服了,“无望钻石”的雷达反射截面积只有D-21的一千分之一。约翰逊只好认错,不过他挑战同事们把这个复杂的钻石形飞机设计出来,真的飞上天,他才真的认输。


这一怪异外形的设计,确实带来了气动控制上很大的困难,最终依靠和F-16几乎同时首创使用的电传操纵技术,才解决了控制这一复杂气动布局的问题。最终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F-117成为了世界上第一种成功的、真正的隐身飞机。

 

那么苏联科学家乌尔菲姆瑟夫呢?他很晚才知道自己的论文被臭鼬分部用上了。苏联解体后,乌尔菲姆瑟夫先后在莫斯科大学、锡耶纳大学等学府任职,目前过着半退休半顾问的生活。


本文转自铁血社区,转载请注明出处。



心声社区是华为的罗马广场

长按二维码关注心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