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论文发表后的评审?


摘要


论文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吗?当我们持这样的态度,就会认为,我们在论文发表前虚心接受批评,并纠正所有错误;发表后,就不再接受任何评头品足。这种态度阻碍了科学进步。


祝嘉欢 胡志刚大连理工大学 

注:图片来源于谷歌


很多人认为学术论文必须是正确的,这其实是给学术论文设定了一个过高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标准。而且,这种完美主义设定,对于科学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事。其实,我们应该把学术论文看作是检查科学发展方向是否正确的路标,而不是默认为它们一定是正确的。因此,对于已经发表出来的论文,进行后评价和后审查,就变得非常必要。


什么是后评审?


后评审(Post-publication criticism)指的是论文发表后的评价甚至是批评[1]。在论文发表之前,只有少数几个审稿人和期刊编辑能够看到论文;在论文发表之后,所有科学家都可以看到论文的文本,这时候,如果他们对于论文本身有所质疑,那么所提出的评审意见,就属于后评审。


PubPeer网站就是这样一个后评审的网站。它创建于2012年,是一个允许科学家们对已经发表出来的论文,进行匿名评价、审查甚至是举报的“可怕”网站。不论是数据捏造、实验造假还是论文抄袭,在PubPeer网站上都无所遁形。2014年的日本科学家小保方晴子的论文造假事件中,PubPeer上首先出来了关于数据异常的最早讨论。


后评审为什么不受欢迎?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是论文录用前的评审意见,论文作者的态度和回应通常都极其谦恭,哪怕审稿意见有些刻薄,甚至明显外行。但是如果论文已经发表,论文作者可就不想看到别人对于论文的一点点批评了。


科学家们本身的清高和脸皮薄本身是一个原因,而更主要的原因是——这种公开而且匿名的评审,不仅有可能造成论文的撤稿,还会影响他们的声誉,甚至是工作机会。所以,不是后评审中的批评本身让人讨厌,而是科学家们给科学论文赋予了太多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如果他们能够接受这种批评的科学意义,即将它们看作是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捉虱子和去糟粕的一个过程,那么这些严苛的甚至是有些疼痛的纠错过程,或许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怎么给学术论文纠错?


在PubPeer上,用户必须至少发表过一篇可被PubPeer收录的论文,才能注册账号。不过,注册之后的所发表的评价都是完全匿名的。这也是为什么PubPeer经常会受到公信力方面的质疑。由于一次被认为是无端的批评,PubPeer甚至还因此遭遇过一次诉讼。


PubPeer最近一次引起关注,是有人利用自动化程序对5万多篇论文中的统计结果进行了检验和纠错。这个叫做StatCheck的程序,号称可以自动找出论文中出现的统计错误,比如P值、t值等等[2]。这一大规模的纠错实践,虽然看起来有些滑稽,但是未尝不是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至少,。


怎么看待科学论文的后评审?


我们应该欢迎那些合理的学术批评,当然也谴责那些利用社交媒体匿名进行人身攻击和骚扰的人。科学家们的“发表合法批评的自由权”应该得到保护,也需要保护。学术论文中的错误本身并不可怕,因为即便是错误的科学发现,也可能促进科学的进步。


人类会生病,科学论文也会。无论如何严防死守,错误还是会像细菌一样,不可避免的进入到科学文献中。讳疾忌医当然不可取,但是发现别人错误后的幸灾乐祸也不是绅士行为。一些粗暴的、欠妥的攻击性语言,可能会给被人难以弥合的持久伤害。


在这个社交媒体的时代,科学工作的分享和讨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欢迎专业的,富有建设性的批评意见,但是受批评者也应该提前进行一些心理建设。



参考文献


[1] Post-publication criticism iscrucial, but should be constructive.Nature.540,7–8 (01 December2016).doi:10.1038/540007b

[2] Baker, M. (2016).Stat-checking software stirs up psychology. Nature News, 540(7631), 151.

 

相关阅读


同行评议的新方式:从幕后走向台前


CALL FOR PAPERS

欢迎向林墨推荐论文(发送PDF)或投稿(撰文1500字),一经采用,林墨向您支付稿酬,并具名致谢,投稿方式:linmo_wx@163.com

林墨是一个公益的学术新媒体。我们努力追踪全世界的以科学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并分享给学术界。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林墨动态。


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入林墨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