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零背后——林景的毕业论文


以溶瘤病毒为例,论“毒”与“药”的共性

 

姓名:林景

学号:*******

指导老师:陈子苓

 

 

摘要:

在普遍人的观念中,“毒”与“药”的概念泾渭分明,损害人体健康的物质被称之为“毒”,而可以治愈疾病的物质则被称为“药”。


甚至不少医者也在潜意识中受这一错误观念的束缚,严重阻碍了医疗技术的发展。实际上,“毒”与“药”并无本质区别,治病或害人只在于用法和用量的差异。


以肿瘤治疗为例,现行的放射性疗法和化学疗法均有利弊,而与其拘泥于传统方法止步不前,不如另辟蹊径“以毒攻毒”,利用病毒及致病蛋白质进行“感染治疗”:早在20世纪初期已有病例记载,狂犬病病毒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宫颈癌组织的生长;2014年美国梅奥诊所报告,麻疹病毒对进入扩散期的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试验治疗确认有效。


本文将以溶瘤病毒的临床实验为例,论证“毒”与“药”本质并无差别。

 

关键词:溶瘤病毒,肿瘤,癌症,临床实验,毒理,药理

 

导师评语:

另辟蹊径并无不可,但“溶瘤病毒”仍处于实验阶段,以此为例未免偏颇。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梅奥诊所的临床效用仅有一例起效,原因是该患者免疫系统已被骨髓瘤破坏,无免疫能力。此时病毒疗法虽然起效,但仍存在感染风险。


另外,多数用于实验的病毒株减毒后仍然具有很大毒性,需要经过进一步实验改造,以确保靶向性,从而降低风险,盲目推广并不可取。


作为医者,在进行治疗方案取舍时需全面考虑,慎重决定。切忌急功近利。


建议重新考虑论文选题。

 

陈子苓批语

                                                                              “唰啦”一声,套在乳胶手套里的手指揪住边角,稍稍用力将纸张从文档中扯了下来。


草草扫过评语他冷哼一声,不屑地撇了撇嘴:“切,这老头子……”


稿纸团成一个小球,落进垃圾桶,滚了两圈,被一只渗血的趾爪挡住了路。


纸团下,密密麻麻,堆满着白鼠的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