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名家”“前沿论坛”栏目论文摘要


点击标题下「民族艺术杂志社」可快速订阅



“学界名家栏目论文摘要

《民族艺术》2018年 第1期

由博到专 由博返约—— 我的治学之路

●李荣启

李荣启,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和完成了十几项国家级、部级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重点课题。已出版专著有《女性与美》《艺术语言论》《文学语言学》《艺术概论》《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等 9 部;合著有《生活中的色彩美》《文化国力论》《中国先进文化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等 14 部;发表论文、文章、译文共 200 余篇,论文论著均有获奖。

李荣启治学思想述评

●陈亦水

摘 要 李荣启是中国应用美学、文化研究、艺术语言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术领域的研究专家,在中国文艺美学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都著有大量研究成果。经过社会调研,李荣启发现生活美和艺术美的创造都离不开色彩,而色彩作为人类生活中的特殊语言,具有丰富的符号象征性、标记性和情感表现性,进而从色彩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阐述色彩的物理属性、审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有的文化附加值。她的《生活中的色彩美》为建立科学系统的色彩美学体系,推动色彩美学研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从事文化艺术理论研究的学者,李荣启的学术研究始终注重关注当下时代,凸显问题意识,她与周浩然合著的《文化国力论》是国内第一部从文化力开发的视角系统研究国力的论著。此外,她还系统探索文学语言、艺术语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诸多理论问题,其研究成果《文学语言学》《艺术语言学》等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并广受学界的好评。

关键词: 李荣启;艺术语言学;文艺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美学

文章编号: 1003-2568(2018)01-0011-06 中图分类号: H0-05/G0 文献标识码: A

作 者: 陈亦水,博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在站博士后、讲师。 邮编:100036

“前沿论坛栏目论文摘要

《民族艺术》2018年 第1期

寓 教 于 艺

●彭兆荣

摘 要: 艺术教育对于艺术人才的培养至为重要。对于艺术教育而言, “向自然学习”是第一位的;而“模仿”——无论模仿自然,抑或是“描红”经典对于学习者都是重要的。在我国,临摹可视为一种“附遗产”,许多遗产的真迹已经失传,幸得有了历史上的墨拓。艺术的社会化素有传统,然中西方各有轨迹。中国的近现代艺术受益、受害于西方甚多,今天,一个重要的任务即重新反省、反思和“质检”这一艺术历史的“话语”问题。

关键词: 自然;模仿;描红;教化;艺术教育

文章编号: 1003-2568(2018)01-0029-05 中图分类号: J0-02 文献标识码: A

作 者: 彭兆荣,博士,四川美术学院“中国艺术遗产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邮编:401331

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18年 第1期,请以纸质版为准

 欢迎个人转载,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如有媒体或其他机构转载,请发送微信留言,或与我们联系,取得授权。


配图由文章作者提供,部分来源于网络,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微信号不对图片的原始来源负责。
欢迎订阅

订阅方式

● 可以通过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8-58,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5-1052/J,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1003-2568。

● 可以汇款至广西南宁市思贤路38号 民族艺术杂志社订阅,请注明订阅期数。

● 可以通过中国邮政微信公众号识别二维码订阅


投稿方式

● 投稿邮箱:

minzuyishu001@126.com

● 联系电话:0771-5621053

● 地址:广西南宁思贤路38号 民族艺术杂志社

● 邮编:530022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民族艺术》电子版微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