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读博札记(二):第一篇论文的初稿终于完成了

随笔 | 第010篇   --   总 | 第032




今天终于把第一篇论文的初稿写完了,也终于又有空来写篇公号。其实不是篇有营养的文章,各位如果碰巧点开了,又不忙,可以看在我心情比较好的份儿上,容我啰嗦几句。

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大概是去年5月定下来的——用agent-based model做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模拟。简单说,就是先搭建一套碳市场的模拟平台,未来再在它的基础上,做一些碳市场设计和评价有关的研究。相比其他同学,自己定方向算是很晚的了。因为研一一直上课,研二做硕士论文,之后又准备考博士。硕士论文是一个博弈方面的工作,用它顺利毕业后,觉得工作做得不够好,于是没有整理成论文发表,而是直接投入到新的方向中。所以,硕博前两年过去,连一篇在投的文章都没有。不过好在自己对最终选定的方向很感兴趣,觉得也比较适合自己:我的数学基础很差,以及,虽然研究的是“市场”,经济学方面却连三高都没学过,对微观经济学很感兴趣,但至多敢自称为“票友”。如果说仅有的一点比较优势(注意,不是绝对优势),就是心思相对细致,不怕麻烦和琐碎,把握问题的框架意识还可以。我选择的方向,在研究方法上本质是做“模拟”,而不是对数学要求比较高的“优化”,同时,模型又比较大,细枝末节的琐碎东西较多,既需要整体把控,又需要细节落实,因此,我觉得相对适合自己。此外,这个方向需要编程,我自己希望强化一些这方面的能力,又有学计算机的女朋友可以在我遇到坑的时候拉一把。

我大概是从去年6月开始思考模型构建,之后放了个暑假,回来后,跟老师商讨设计的问题并修改,并决定用Python来建模,再之后就开始学Python了。大概到了去年9月,写下了第一行代码,一直到今年8月份,偌大的模型,终于定下了一版结果。整个程序大概有几千行,也没细数,其实不算大,但对之前没写过超过100行程序的我,还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写完过来回头看,真是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写过来的。

还记得去年年底本来写好了第一个版本,但实在太烂——用一个list类型加上append实现了所有计算,效率很差,结构也在不断的修改中越来越乱。于是我学习了numpy,并在过年期间过年时从零开始重新写了一遍。当然,也根据之前版本的结果,做了进一步的修改。之后,为了能更方便地存取数据,又学习了mysql;为了让程序稳定地跑到结束,又在台式机上装了linux……当然,这个过程中多亏了女朋友的帮助,躲过了不少坑。刚看文件夹才发现,尝试过的方案林林总总,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大大小小竟然有70个模型版本。

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整得这架势跟毕业感言似的,其实现在也只是完成了第一篇论文的初稿,而已。况且,这第一篇文章距离正式投出去,及可能的幸运的接收,还有很长甚至以年计的时间。但是,真心地说,这个过程中我已经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满足感。这个方向模型比较大,又要现学编程语言,上手本身就比较慢,而我的工作节奏本身又比较慢,以至于做了一年出头才达到这个程度。当然,这里面有我自己拖延的原因,但我相信未来的工作会顺利一些。

对于工作的质量,虽然离高质量的研究还差很远,但我敢坦诚地说,在建模的过程中,在方案的选择中,我尽力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尤其是文献综述部分,也是如此。我要感谢我的两位导师,能耐心地给我那么多时间,让我自己探索,选定方向后,依然给了我无比的耐心,等待我一点点做完。我是课题组的异类,平时不去实验室,自己在家干活儿,每周去开组会就好。写程序的时候小组会还经常请假,也因为想参加同学婚礼请过大组会的假,想来惭愧。回顾硕博三年,课题组同学们亲密友好的氛围,以及老师的宽容与耐心,对我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就算未来的博士生活发生什么坎坷,也只能说是我个人的原因。我会坚持自己对工作的标准不放松,写一篇是一篇,哪怕是要因此延期。既然要走这条路,也就不在一朝一夕。

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但有时还会想起,向前回顾一点,本科时,作为一个工科专业的学渣,大二结束时决定跨考管科的研究生,并走了大运得到保研名额,然后又机缘巧合地来到这个课题组,认识了一帮友爱的同学和亲切的老师,是一条怎样美妙的旅程。我一直都觉得这是我的多得,是上天对我的偏爱。网上经常看到各种变态的导师,生活中也有所耳闻,回想自己当初的经历更是倍感庆幸。还记得一位师兄(已经是课题组的小老师了)曾在前年年终的总结会上说,“我对我学生的期待很简单,就是开开心心地来,开开心心地走。”现在想来,依然很温馨。

这两年经历了种种,但也时刻感到生活的善意。有朋友帮助,有老师提点,有爱人陪伴,有家人支持。其实,一篇论文是小,更重要的是我终于能够安心选择一种未来的生活——“信”对我来说其实并不容易,而我又是那么在意。唯一的遗憾是无法与爷爷分享此时的快乐,但我相信他若泉下有知,也会为我感到欣慰的。

前路漫漫,唯有努力,才能不枉费眷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