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发表27篇CSSCI期刊论文,他是如何做到的?学术论文拆解营第二期


一、写作是学者的生活常态


学术写作,永远是学者在学术界谋生存的头等大事。有学者甚至撰书《不发表,就出局》来描述这种生存状态。


写作,既可能是“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苦思,也有可能是“七天憋出六个字”的无奈,但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随性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痛快。


学术写作融入了研究者的情与理、道与术、生活与思想,是夹杂着七情六欲和人生百态与甘苦的过程。


不得不承认,对任何人而言,学术写作的过程都注定不会一帆风顺。有的时候,你刚刚想到一个选题,还以为自己有某些理论创建,去知网一搜索,发现早就有人捷足先登,发表了同类文章;有的时候,兴冲冲做了调查,拿回一堆经验材料,却怎么也找不到突破点,一团浆糊卡在大小脑之间;有的时候,论文写到一半,突然有如进入冬季枯水期,才思尽断,难以为继;有的时候,文章写完了发给导师却要求更换选题,于是感觉生无可恋,想一头撞死在教学楼的罗马柱上。


二、学术写作的道与术


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似乎比其他人有更高的天赋,眼看他发核心,眼看他发c刊,眼看他评副高,眼看他评正高,眼看他拿社科,眼看他上“杰青”,成为别人艳羡的论文高产户和学术大赢家。


他们全靠天赋吗?不大可能。天赋诚然存在,但往往天赋越高的人,反而越努力,越讲究方法。学长也见过天赋很高,却也把一篇博士论文拆分成10篇文章发表的事情。

 

他们全靠套路吗?也不大可能。全靠套路的人,可能走的很快,但基本走不远。这就有如施耐庵《水浒传》里的被武松打死的老虎,只有一扑一掀一剪三招,套路被人全然看破,就无法在学术江湖上谋求名号了。


学术论文是道与术的结合。有术无道,则缺乏灵气;有道无术,则失去规矩。道可道,非常道。道的部分,或许连写作者自己也难以说清楚,只能通过旁人的感知和悟性去理解。术的部分,则有如古文中的“八股”,是一定有套路存在的。这部分,一定可以言说,也一定可以由个人经验上升为公共经验。

三、论文拆解营要做什么?


学术中国向来以推动学术发展为己任,我们既然已经看到了学术群体的写作痛点,没有理由无视,也没有理由再等待。学长想想自己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似乎都没有专门的学术写作课程,也没有导师手把手教自己如何写作。写作基本全靠自己的摸索。那种在暗夜里寻灯的孤独感和无助感,那种对写作学术共同体的渴望是极其强烈的。这既是学长的痛点,想必也是很多人的痛点。既然论文写作是道与术的结合,既然道可以感悟,术可以言说,我们何不请不同领域的写作者和期刊编辑来谈谈道与术?


因此,学长想通过学术中国的平台,邀请不同领域和专业的写作者和期刊编辑,以论文拆解营的名义,把论文写作这回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清楚。当然,靠某一个人是无法完全说清楚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也是学长为什么要邀请各领域的写作者的原因。


学长再次提醒,你可以怀着需求所谓干货的心态而来,但是我们负责提供的只是“鲜货”。诚如前述所言,学术写作由道和术两部分组成,有些东西,必须靠自身的感悟,只有自己理解了,才能变成真正的干货。拆解营所能提供的,是融合了写作者的人生经验和学术思考在内的对自身论文的回顾和分析,一篇文章是如何构思的,是如何定题和修改的,经验材料是如何上升为理论建构的,行文中有哪些感悟和方法,投稿的时候有什么故事,投稿人和审稿人之间的互动,等等。


任何一次分享,只要有一个点对你有所触动和帮助,我们就很高兴。如果有两个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就更加高兴。如果有三个以上的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会非常高兴。拆解营要展示的是写作者的构思过程和反思过程,是让你了解一篇论文是如何成为它发表时候的样子的过程。拆是为了建,拆解的过程也是建构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写作者的拆解,达成你自身的建构。

四、第二期我们讲什么?


大家或许还记得第一期那个美丽的哈佛大学访问学者任敏老师。她的率真和热情,鼓舞了众多的学友重拾写作的信心和乐趣。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讲述了她发表在《社会学研究》上两篇文章的过程。那种纠结、冒昧、期待、兴奋相交织的感觉,让所有的听众都感同身受。任敏老师告诉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文章就是要硬着头皮写,写着写着就成了,放着放着就黄了。


是啊,不管怎么样,先开始写吧。


论文拆解营的第二期,学长请来了一个神秘嘉宾——老踏


此人,是一个七岁女孩的70后爸爸,是一位全国排名进百高校的教授,是一名国内口碑前五高校的在站博士后。


此人,曾经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幡然醒悟,开始各种奋起直追。


过去10年,老踏把如下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学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再到现在的博士(后)。


职称,从助教到讲师、副教授,再到现在的教授。


出版两部学术专著,发表8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有32篇论文发表在CSSCI期刊上。


独立主持9项科研课题项目,其中包括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老踏发表的部分学术成果,摞起来估计可以达到“著作等身”)


他是如何实现这些不可能的,学长并不清楚。但学长知道,老踏做平板支撑,是可以坚持到10分28秒的。

什么?平板支撑做到10分28秒,这不可能。


什么?5年发表27篇CSSCI论文,我不相信。


老踏认为,正是这样一些“不可能”、“不相信”的主观判断,才让我们的梦想被观念挟持,难以实现。而这些所谓的“不可能”、“不相信”,都不过只是“不努力”的借口。在本期论文拆解营中,老踏将把他发表27篇CSSCI论文的经验和盘托出,毫无保留。他将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学术成长之路,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战——有人愿意陪你共担风雨,和你一起面对。老踏,一个平板支撑可以做到10分28秒的大叔,一个对科研孜孜以求苦中作乐的学者,他的故事,不容错过。


(看到这张图片,我大概相信了10分28秒的说法了)


以下是老踏的分享提纲,学长已经感受到一种满满的“鲜货”气息扑面而来:


一、选题技巧

兴趣点+关注点

专业方向+研究经历

泛读+精读


二、写作准备

心理准备:提高抱负水平

文献准备:占有核心资源

目标准备:了解预期发表期刊

 

三、写作技巧与顺序

题目:规范+精确+酷帅

摘要:核心观点的集合展示

关键词:3-5个专有名词

论文框架:总分总、三段论、并列式

正文:自成一体的风格

注释:不得不说,不能不说

参考文献:权威多元

 

四、注意事项

追问自己:论文的学术增量在哪里?

伤不起的底线:别想投机取巧

形式和内容同样重要

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

 

12月12日晚7点半,老踏与你不见不散!


主讲人:老踏,一个70后伪文艺老炮,一个科研狂人和平板撑达人。在他幽默诙谐的背后,隐藏着一个醉心学术、勇于突破和勤奋钻研的小宇宙。他也是微信公众号老踏科研联盟(ID:tarenerxing)的创始人。他希望和大家一起在学术的道路上耍起来,开心做学术,结识有缘人。



题目:5年发表27篇CSSCI期刊论文,他是如何做到的?

讲座时间:12月12日  19:30-21:30

讲座方式:知深直播(语音加PPT)

注:具体直播观看方式请在微信公众号“知深”后台回复“直播”。

 

报名费用:9.9元/人


▲长按上方二维码识别报名


温馨提示:

1、本次课程无需加群。

2、本次课程提供三天回放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