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社会学坊 在河海写社会学硕士毕业论文是一种什么体验?——一篇论文致谢

从调查到论文


本文见刊于《河海社会学(研究生版)》2015年春季刊,作者为河海大学社会学系2012级硕士生谢江平)

一、论文的素材从哪里来

2008年进入大学学习社会学专业,四年后顺利考入河海大学社会学,开始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时,我踌躇满志,犹如“昨夜西风凋碧树”,自以为望尽了“天涯路”。我以为经过了大学四年社会学专业的学习和本科论文的写作训练,自己已经上道了。不论是社会学理论还是调查方法,都已经熟知;但是当我写毕业论文后,才意识到我所学和所知的只是冰山一角。

回头看自己的论文从选题到最后成文的过程,一路都是跌跌撞撞,最后结了现在这个果,我只能说这世界上没有如果。从起点到终点的这俩点中间可以有无数种线连接。当我们选择了其中一条路并走到终点,这一路上肯定在很多时候都会想,其他的路上会不会有别样的风景,甚至我们有时候会为曾经的选择感到沮丧甚至后悔。但是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用后来者的眼光来看曾经的选择或决定,我们应该相信我们自己所作的选择是在当时的情景下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写硕士论文好比做菜,找到了好材料,做出来的菜就不会太差。例如如果找到一只鸡,不论是取全部材料作为一盘鸡还是自取其中一只腿,最后怎么做都是一道大荤;而如果只是找到一些花或草,没有非凡的技艺和佐料,最终可能只是一盘乏味的菜。社会学以社会现象或问题为研究对象,有无限的可能,真可谓是“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但是在这片“万花园”中,最终找到什么材料作为毕业论文的素材,除了个人的努力外,不能说没有运气。

找到想要的素材并把它作为一道菜的过程,有时候就像是游泳,是需要靠自己在水中扑腾,才能最终学会;老师能做的只是指点、观望和等待。一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独立思考和行动。当我以为做好准备,跳下水以后才发现,这里的水很深。

从历年的社会学论文题材来看,大致可分为来自他乡和家乡两类,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情况。有些人对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写起来比较流畅;有的人进入异地他乡,反而能其中发现很多深刻的东西。我认为,不论是哪一种,论文的选材应该源于生活,但论文的写作要高于生活,因为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既要有丰富的题材,同时又要对题材有全面、准确的把握。我个人的题材产地选择在家乡,因为我觉得只有生活中真实发生,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才会有很多深刻的体会,才会有很多话可说;否则要对凑足五万字的一片论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的论文素材来自我的成长经历和在社会学专业上的一些见识。我在农村长大,大概五六岁的时候就跟着爸妈一起去干农活。每年夏天对我来说都痛并快乐着的时光。坦白地说,在上初中、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不喜欢上学,因为校园生活枯燥而禁闭。从初中到高中的校园生活,都让我感觉很压抑,一天都是上课,课后还有写不完的练习题,除此之外,每天都是在不足一平方千米的校园里,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暑假对我来说就是解放,每天都可以不用写作业,可以放牛、抓鱼、钓青蛙等等;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农活。其中最主要的要忙双抢——割早稻、栽晚稻。我们每天早出晚归、面朝水田背朝天地干活,到晚上睡觉时,脖子等暴露在外的地方火辣辣,而胳膊、腿等整个身体内都是酸痛。

有一次在割水稻时,我跟我哥说着:“要是我们能成为神仙,变出一把镰刀,不用弯腰,镰刀就自己会动,把水稻割完就好了……”一边干活的妈妈听到我们的聊天,就很认真地告诫我们说:“好好读书,不然你们一辈子就都是这样,没有出息,只能跟在牛后面,弓着背,天天都有这样的日头晒,还有……”我当然清楚地知道农村生活的辛苦;但是在那里我的心却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跳动。为此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也不知道未来的生活会是怎样。

后来事实证明,我们的生活有多种可能。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初中,周围的同学一直在变。同学来自同一个村子到同一个乡镇再到同一个县城。在每一次升学的过程中,都看到很多熟悉的同学离开了学校,开始外出打工。我不知道那些同学的打工生活是怎样,但是至少不是像我妈妈曾经告诫我的那样,在家种田。

当地水稻收割工具的改变,不断冲击着我的认识。在高中的时候看到我们的水稻脱粒机迅速更新换代,在短短的一两年里,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开始用小型的自动脱粒机,我一直想不明白平日节俭的村民,那样喜新厌旧,为什么那么着急换装备。进入大学后的每个暑假,我都会回家参加农忙,在帮爸妈减轻点负担的同时,也面忆苦思甜一下。有一年暑假的一个上午,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块水稻田里割早稻,十几米外来了一台收割机,十几分钟就把旁边两亩多的水稻割完了;随后一个村民过来把一包包的稻谷搬上车,他的早稻就这样割完了。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四个人估计没有割0.1亩的水稻。之后当我看到“当你辛苦游过一片水域上岸时,却发现潮水退去,别人很快就走上岸来”这句话时,之前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随后几年,收割机越来越多,我家也开始请收割机了割水稻了。收获水稻的时间也越来越短,从以前的半个月到一个星期再到两三天。前两年的一个暑假,有一天我听说我家一个亲戚也买了台收割机,这件事再次让我感到震惊。收割机一下子像开进了我的心里。

因为《江村经济》,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做家乡论文的种子。高中毕业后,我急切地想摆脱一切束缚,因此我选择了远走高飞,最后到了距离家乡几千公里外、差异巨大的沈阳上大学。在那里我看到了一本书——《江村经济》。当时我只知道这是一本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必读书。我快速地翻阅完,发现里面说的一些人和事与我们村差不多,当时想着既然有人可以把一个村庄的那些事写成一本书,那我也可以把我们村的一些事情好好写写,尤其是有关收割机的事情,因此我怀着这样的愿望,决定了论文的选题。

二、从论文的选材到田野调查

论文的选题,有人说是挖矿。我觉得是挖石头,并把石头慢慢打磨,雕刻成玉器的过程。论文素材选择,开始就像是一个挖矿,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盲目,先进行外围的观察并尝试挖一些样品后,综合评判已有的发现,对看不见的下面进行推断,确定是否要继续。在拿到一些样品后,需要检测其“品位”后,决定是否有开发的价值。老师们一路走来,经常深入田野调查,日积月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判断样品品位的行家。我们学生作为后来者,听听他们的意见或许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论文的调查和写作,需要激情和理性的转换,这期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社会学的文献中,关于调查方法和故事类的文章不少,但是最后每个作者都需要自己走自己的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像是在黑暗中摸索,内心中有各种紧张、焦虑、无助;但是这都是每个人硕士生都必须经历而且独自面对的事情。

都说兴趣是做好的导师,做事情如果一开始都没有兴趣,那能否坚持完成都是问题。当我把准备的论文选题和一些调查材料给我的导师看过后,他很快对我选择的那块矿石的品位进行分析后,没有马上否定,只是说没有什么特别可写的,没有什么新意。我当时一点都不懂,只是觉得很受打击,我那么想做的一个主题却被老师说的一无是处;但是我还是坚持说我想继续这样写,老师也没有否定。我当时认为,只要没有坚决反对的事情,就可以去做。一年级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我就开始了田野调查。

我选择的调查地点是我家所在的村,主题是收割机进村。尽管地点和事情都是那么熟悉,但是把所见、所闻转化成文字,并按照一定的结构呈现出来,是需要有深入的思考,并借鉴一些已有的研究;否则在你写之前,感觉有很多可写的东西,但是写了之后却发现不知道有什么可说和该怎么说。

我第一次田野调查,除去在家农忙的时间,前后大概一周左右。现在回头想来,完全是只有激情,没有一点准备,既没有想好自己想知道什么,也不知道已有的研究。因此调查过程中,尽管写了一些调查笔记,但是当我要把材料按照一定的逻辑整理出来时,发现都是破碎的,最后比较凌乱地写了一篇调查报告。写报告的过程其中痛苦,但正是有这样的痛苦,逼迫我去反思。我在写作的过程中,边写边思考,不断发现自己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该如何改进。我开始意识到需要好好看看期刊了,因为我对已有的研究了解太少。我需要也可以借鉴一些前人的研究,而不必全部都重新开始。因此我回学校后,开始抓紧时间看文献。

第一次尝试的失败和中间的一些经历,让我再次出发时不再那么慌张,慢慢找到方向。我通过一些关键词找到了一些文献,通过一些文献发现其他的一些新的文献,就这样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加阅读。随着期刊阅读到一定的量后,对已有的研究,不管的方法还是发现,都会有一些了解。这时候回头再看自己的调查报告,就能明显感觉到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为了避免下次调查中又盲目进入,我拟定了几个比较粗略的提纲,并思考其中的一些可能深入调查的点。

在调查过程中,几乎每一刻都在做与调查有关的事情,都需要不断的去做、去想,对于习惯了散漫的我,是一种折磨;但是坚持下来就会有成长。其中有几点深刻的体会,在此略述一下:

一是调查前有充足的准备,不仅对已有的研究,而且对调查地点的方方面面的信息都有了解,才能把调查落到实地,而不会只是走马观花。尽管定性研究要求不要有太多的假设,但是并不是对要研究的东西一无所知,否则在进入田野后难以获得想要的信息。

二是在调查过程中,需要边想边问,多想多问,快速把获得的信息在脑中处理。陈老师每次在访谈中,都会特别在意说到的数字,并很快与曾经的积累或常识联系起来。因为一句话可以有多重说法,但是数字是相对客观的,对与错可以很快判断出来,以此可以推断被访者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

三是在调查结束后,不能懈怠,需要趁自己对刚调查的信息比较熟悉时,抓紧处理,趁热去写出一些文字,因此把自己的一些思考或火花确定下来。否则时间一长,一些记忆会渐渐模糊,热情也会慢慢消退,想要再重新捡起来,不仅非常费心,而且很多信息都会被遗漏。在这一点上,我是有过很多次切肤之痛。

除此之外,在调查中,需要寻找恰当的时机。我在调查过程中,一直很纠结该如何解释自己的调查目的,不同的对象,需要给不同的解释,这其中的分寸,不好拿捏。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个晚上,我把家里的农活忙完,就跑到县城里找跨区流动收割机手,想了解他们的个人情况和流动过程;但是他们听完我的解释或看完我的学生证后,都拒绝了,有的甚至是神情紧张,话也不让说就挥手拒绝。这次调查非常失败,让我很受打击;回家后我反思了一下,我那样去调查太鲁莽了,晚上本来就是人的警惕性最高的时候,而且他们忙了一天,肯定很累了,所以不会拒绝才怪。

之后有一天晚上,我竟然轻松的就成功地与几位跨区流动收割机手进行访谈,弥补了之前的遗憾。有一天我去我姐夫家。他家在镇上住。我出门时看到周围停着几台跨区流动的收割机。我姐夫正和一位收割机手聊天,问他们明天是否去收割水稻的事情。我就走过去,等他们聊完,我接过话继续聊了一会;随后在他家门口的水井边,有一位跨区流动的收割机手正在洗衣服,我就坐在旁边和她闲谈,非常轻松地就完成了访谈。

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每个人都是理性的,同时也是自利的,通过社会交换增加彼此的收益,无意中推动社会进步。在晚上十点多,那个镇上渐渐安静下来,忙碌了一天的人都开始睡觉了。我发现很多跨区流动的收割机手铺着凉席就睡在屋檐下。有的睡在托运收割机的卡车上。尽管已经是夜晚,但是气温还是很高,有位收割机手开了一会车里的空调,车里另一个人就让他关了,还说出来就是赚钱的,能省就省……看着这些跨区流动收割机手,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动。跨区流动收割机手为了赚钱而来到当地农村,但却带动了当地农民的水稻收获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本地收割机手的增多,减轻了农民在水稻收获时的劳动和时间。

有人说:太想学太极的人和不太想学太极的人,最终都学不好太极;那些想学但是却不那么急切的人,才能最终学好。总结我的田野调查过程,也是同样的道理。最初我太急切想获得调查资料,直接找各个相关者访谈,有时候尽管拿回来了很多信息,但是却很难理解、消化;有时候还会被这样的急功近利蒙蔽了心智,丧失了基本的判断力。任何一件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和这样或那样,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东西联系着,因此只看到它本身是无法真正懂它。当我急切地去抓住它的时候,就算抓住了,却提不起来。

在家乡做调查,先从身边熟悉的人,例如父母或亲人开始。这样可以带着熟人的面具,又以研究者的视角,能快速进入现场。通过对身边的“当事人”了解,尽可能去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随后再扩展到周围其他村民,以补充之前的不足或可能存在的偏见。或许我本性里就有一些叛逆,亦或是把亲人作为调查对象,心里很别扭,在调查过程中,一开始我并没有按照老师提供的办法,而是直接找村民;经过了几次碰壁和尴尬后,我开始回头找我爸妈了解情况。尽管开始的时候有些不自然,但是我努力把访谈当成聊天去做,在聊天中发现有意思的地方才去追问,访谈就不再只是访谈了。在这里非常感谢我妈妈一遍遍的给我讲村里的情况,尤其是在人口和水田面积上,我们进行了反复确认。此外,非常感谢其他村民,在田间地头或回家的路上,与我闲谈村里的那些事儿。

此外,我要特别感谢两位当地的收割机手,帅师傅和陈师傅。我一个表弟的二伯是当地的一位收割机手。当我表弟听说我要找收割机手“采访”时,给我引荐了他二伯。这事情来的是那么快,以至于我那时都没有做好准备,只能按照一个大概的提纲去和帅师傅访谈。那天下午我在一片田野中找到他。他正在给晚稻打药,听说我想了解一些关于收割机的事情,就停下手中的活跟我聊。由于我准备不足,还有些羞涩,不能较好把握节奏,造成在访谈时思路很混乱,加上对他们村的一些背景信息不了解,导致最后的访谈其实很失败。

但失败是成功之母,我通过这次访谈,逐渐了解了收割机手的一些背景信息,为下一次访谈积累的经验。我在调查完我们村及周围的一些农村后,感觉还是比较迷茫,觉得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心中很痛苦。在这次调查没有进展时,我去一个老乡家里玩,当作是休息。他们村与我们村相距很远,且有很多地方与我所在的村庄差别挺大。在和他瞎聊的时候,我的同学听说了我正为写论文收集资料,想了解当地收割机手的情况。他给我引荐了他们村的一位收割机手。在那里聊了很久,那天晚上又和我同学他妈聊了很久,对他们村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在随后的信息整理中,我发现了他们村与我们村的情况不一样,经过一番对比后,我才意识到我忽略了我们村的很多信息。这些信息都太熟悉而被我无意中忽略掉。对比当地不同的农村,我才发现当地收割机手背后其实是需要很多条件为支持。例如所在村的特殊情况、收割机手家庭情况等。

除了这些访谈信息外,一些数据信息也非常重要。在这里非常感谢一个初中同学。在调查中的一个下午,我在路上碰到他,和他简聊了一会,才知道他大学毕业后在附近的一个乡镇上做村官,主要工作负责当地收割机等农机的信息登记等。我从那里获得了一些当地农村购买收割机的信息,为我跳出具体的农村,去发现收割机的分布提供重要帮助;随后我在县农机局获得了更为全面的数据,支持了我之前的一些观点。

三、论文的写成——虐心千百回

调查后的写作,也是一个痛苦而漫长的摸索过程。一代大文豪钱钟书先生在写《围城》时,都是每天坚持写八百字,最后才有了《围城》这本书。我等凡人,更需要坚持和努力,每天都坚持写一点。有时候尽管思索了半天,却只写了寥寥几句,那也比一个字没写好。因为只有写出来,即使写的再烂,也是一种尝试,让你知道这样写不可以,日后才会不再走这条弯路。

论文写作,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在调查结束后,我提前回学校,开始整理调查收集到的信息。尽管我获得了很多信息,但是我还是没有找到一条非常清晰的线索,只能尽可能找到材料之间的一些相关或其他关系,把它们堆砌起来。我开始写到3万字左右时,感觉继续写下去非常困难,因为其中很多事情都已经说过,没有其他可写的东西。我只能回头去看已经写过的材料,发现其中有很多事情没有讲清楚,就开始不断去扩充材料。在这个过程中,生怕别人看不懂,把一句话掰成几句话,再把一些前言、后语等加进去,就这样最后终于编到了五万字。到这时候我的心就有了点底,至少不用再担心字数了。

论文的写作过程,不是一次性能完成的事情,中间会经历不断反复,否定之否定,需要勇敢放弃,才能逐渐找到答案。我努力写出来的东西,结果我的老师说他需要的是一张饼,而我却揉了两个面团。我开始不以为然,也很不服气,自己经过那么长时间的努力才写出来的东西,最后怎么什么都不是呢!尽管有很多情绪,但是我也不想多想,已经逼着自己写了那么久,确实很累了,就自己放假,休息了一段时间。当我再拿起来看时,发现确实有很大问题;但是该怎么修改呢?两个面团,那就是要舍弃一个?那样还能写成一篇硕士论文吗?尽管心中满是问号,但是没有其他办法,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主动切割掉一部分,但并没有丢掉,而是把其中的一些材料转化后,用来支撑剩下的部分。在这个再造的过程中,我舍弃了很多为了凑字数而堆砌的文字,重新去梳理,逐渐理清了思路,渐渐找到了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把材料串联起来。经过这次大修改后,老师觉得基本满意,我也松了一口气。

论文的写作,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好师傅,会根据璞玉的成色和形状等特点,独具匠心构思好,后再开刀雕刻成作品;在雕刻前心中已经有了最后的模样,雕刻只是逐渐不断修饰,精益求精的过程。作为一个学生,是很难做到全盘构思好再行动,只能是一边摸索一边尝试,不断调整,最后慢慢接近的过程。好在一篇论文不是做一件玉器,碎了就没了,论文可以不断重构。

论文写作,需要有理有据,有一分材料才能下一分结论。时间很快就到了论文预答辩,其中有一位老师说我的论文思路还算清楚,但是没有社会学的味道。我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但是这个味道该怎么才能出来呢?老师说:“论文写作需要有激情,但是下结论需要理性、慎重,有些话即使非常想说,但是没有材料支撑还是需要咬住不说。”我在写出这篇论文后,曾经狂妄的认为可以去和孟德拉斯、A•恰亚诺夫、斯托瑟、黄宗智等大师对话一下。但是就像高晓松所说:“人之所以和动物有区别就是有匮乏感,因为人总是高看自己,因此人总是不满足,容易自满,甚至被欲望所俘,自我膨胀。”在之前的论文写作过程中,我有时候被这种野心蒙蔽了,忘记了曾经想写这篇论文的初心——记录家乡农村水稻收获方式的变革及它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想到这些,我对论文再次进行修改,把那些主观臆断和无依据的信口胡说,努力去掉。到现在,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我觉得距离我最初的愿望比较接近。这时候我好像有点明白什么叫做“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篇合格的论文,除了结构清晰外,还要语句通畅,逻辑一致,这还需要一番修改。有一次老师以论文写作为读书会的主题,把师姐的一篇论文拿来做“典型”。我们通过逐字逐句的阅读、评阅,发现其中确实有很多语病或逻辑问题。陈老师非常愤慨地说:“造句、写作这些都是小学生该掌握的东西,现在你们读到硕士、博士了还是不会,我还得当一次小学语文老师……”那次读书会让我感觉很惭愧,回来把自己的论文拿出来看,发现了非常多的语病,还有很多逻辑问题。按照陈老师的要求,每一段开始写一个中心句,然后看一看一节中的中心句,前后是否有逻辑问题。我按照这样的方法,开始对论文再次进行修改,发现有些段落纯属重复,还有些前后矛盾,我再次修改。这次修改过后,才逐渐觉得我所想与所写之间还是有很多不一致;但是我不知道该怎么修改。

只要有创新的分析的视角,没有不能写的材料。我这篇论文的材料,非常一般:更准确地说是乏善可陈,而且没有多少社会学的味道,更多是技术经济类的东西。而农业技术进步,是上世纪就已经深入研究过的主题,而且主要是在技术经济领域。当我发现这些时,已经没有时间让我走回头路了,最后只能硬着头皮,想尽办法把论文写出来。当我把论文逐渐写成时,对我所写的东西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努力去转换视角,寻找突破。可惜到最后,我还是没能找到这样一个视角,让我实现从普通到专业的超越。这是一个很难的过程,我只能怀着这样的遗憾毕业了。

最后我想说一下关于论文意义的事情。首先我的论文肯定和其他社会学的个案研究意义,难有普遍性的经验;其次作为一个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一篇毕业论文是一次综合的训练,它将会是我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记,最后这篇论文也算是了了我个人的一个心愿,用自己的学所写一篇关于家乡的文字,虽然它将很快就淹没在爆炸般的网络信息中。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迷茫和无数次的灵光乍现,像是曲径通幽,在最后,一个声音从远处传来: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出发。在论文的调查和写作过程中,走错和走歪都是难免,我庆幸我自己最后回到了最初的那个心理的起点上。

尽管我将离开陪伴我成长的那片田野,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感谢她,并祝福在那片土地里付出无限努力和汗水的农民、收割机手。

(最后在这里特别说明,其中有很多有关论文调查和写作的“至理名言”,是我导师陈阿江教授在读书会或其他场合跟我们反复提到;在这篇文字中有很多处是直接或间接应用,未一一标注,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