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干临床 基层医生晋升论文不做硬性要求

摘要
人社部发文,职称不用论文换,基层医生终于可以踏踏实实干临床了。
来源:健康界 作者:况扶华

7月初,人社部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未来对基层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不再用论文、科研等作为硬性要求,而把工作总结、教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成果等作为替代。

30多年来用于衡量医生水平的论文评价标准开始动摇。从基层医务人员开始对论文评价标准“动刀”,未来会怎样拓展也令人浮想联翩。

职称是怎么来的?
我国职称制度始于新中国成立伊始,借鉴苏联对科学技术人员的管理模式,实行技术职务任命制,但当时并未形成制度。直到1978年开始,新的职称评定制将医生们的人生目标绑定在了评职称三个字上。

职称不但代表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行业学术地位,而且直接绑定福利待遇。但医生们却常常吐槽,职称评定标准与实际工作之间脱钩,评职称在很多时候成为额外的负担。

医生职称制度其实是一套医生能力评价体系,本来应该反映的是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然而我国却选择了论文这种并不能真正体现医生能力,却容易量化的评价指标。

为什么会选择论文作为评价指标?
为什么会选择论文作为评价指标?这估计与我国整个科技评价体系有关。从宏观层面,卫生管理机构评价医院的综合水平时,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和质量就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论文的压力从院长那里开始分解,分配到每个医生人头上。甚至有的医院因为医生专注于临床,未能发表论文,竟然被医院列入黑榜,张榜公布。

我国大部分县医院以下的基层卫生机构,根本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但却同样应用科研论文来评定职称。医生们为了评职称,各种买卖论文,围绕论文发表滋生出了庞大的产业链。

关于职称评定改革的呼声早已经存在多年。人社部这个文件可算是国家层面的一次正式表态。人才评价标准的改变也将影响到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的医改。

用论文评回来的职称并不能代表医生的工作能力。但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究竟该如何评价,在打破旧制度的同时,必须有新的合理评价标准出台。同时,结合临床工作实际开展的临床研究论文写作对于提升临床水平意义深远,在实践中如何鼓励开展也值得探讨。

作者
况扶华 健康界高级编辑
关注医疗界教育科研动态,医师职业发展的友伴。


本文系健康界原创,转载需授权

商务咨询:010-82736610-8877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擂台赛!